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胆总管
  • 4篇术后
  • 3篇胆囊
  • 3篇胆总管结石
  • 3篇射频
  • 3篇结石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胆囊癌
  • 2篇胆总管探查
  • 2篇动脉
  • 2篇抑制剂
  • 2篇引流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胆囊癌
  • 2篇掌背
  • 2篇掌背动脉
  • 2篇烧伤
  • 2篇射频消融
  • 2篇术后残留

机构

  • 8篇包头医学院第...
  • 7篇内蒙古科技大...
  • 4篇包头市第八医...
  • 2篇包头医学院第...
  • 2篇包头市中心血...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包钢集团第三...

作者

  • 15篇贾国群
  • 6篇李凤娟
  • 3篇秦杰
  • 3篇秦杰
  • 2篇许大明
  • 2篇韩博
  • 2篇党永霞
  • 2篇常秋芳
  • 2篇石景森
  • 2篇闫斌
  • 2篇于跃利
  • 2篇万智恒
  • 2篇李彬
  • 2篇柴虎林
  • 2篇李霞
  • 2篇刘锦春

传媒

  • 6篇包头医学院学...
  • 3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医药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型Mirrizzi综合征合并胆总管结石致肝总管增粗异位误作胆囊切开一例
2020年
患者,女性,54岁。因反复右上腹胀痛3年,再发5 d,于2018年11月19日入院。近3年以反复发作右上腹胀痛不适,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恶心、消化道症状,无黄疸发热。5 d前再次发作,右上腹胀痛较前加重,偶有低热,故收住院诊治。查体:巩膜黄染不明显,右上腹肋缘下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墨非氏征阴性,肝脾未触及肿大。
贾国群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C-Met受体抑制剂Su11274对不完全射频消融术后残留肝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2021年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不足之处是容易发生残留癌[1],C-Met为肝细胞膜受体,可促进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2]。本研究旨在探讨C-Met受体抑制剂Su11274对RFA后残留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贾国群秦杰李凤娟
关键词:受体抑制剂肝癌细胞增殖细胞膜受体射频消融术后残留癌
Ⅰ型Mirrizzi综合征合并胆总管结石致肝总管增粗异位误作胆囊切开1例
2019年
Ⅰ型Mirizzi综合征是指胆囊侧壁与胆管侧壁粘连、囊内结石压迫胆管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与其它类型相比,这种类型综合征在临床上多见、但误伤率高。Ⅰ型Mirizzi综合征同时合并胆总管结石致肝总管上提增粗却在临床罕见,以下就此做一详述。
贾国群
关键词:MIRIZZI综合征肝总管临床综合征胆总管结石胆管
MEK1/2抑制剂U0126对射频消融术后残留肝癌细胞系HepG2-H作用的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MEK1/2抑制剂U0126对肝癌射频消融术后残留肝癌细胞系HepG2-H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运用肝癌细胞系HepG2体外制作射频消融术后残留肝癌细胞系HepG2-H,通过细胞增殖、划痕、侵袭实验,观察实验组(加入10μmol/L、20μmol/L、30μmol/L的U0126)和对照组(不加入U012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实验组(加入10、20、30μmol/L的U0126)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6929±0.08257)、(0.5084±0.06012)、(0.4549±0.07660),对照组吸光度值为:(1.1245±0.0797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迁移面积分别为:(5640.2±285.4)mm^(2)、(5082.4±237.7)mm^(2)、(4821.7±246.3)mm^(2),对照组的迁移面积为:(6053.8±269.2)mm^(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每高倍视野细胞计数分别为:(164.2±18.89)个、(138.4±18.06)个、(129.4±18.54)个,对照组的每高倍视野细胞计数为:(226.6±16.81)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0126可抑制射频消融术后残留肝癌细胞HepG2-H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贾辰昊李彬李凤娟柴虎林凌海锋贾国群
关键词:肝癌细胞射频消融U0126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治疗时间先后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2例和西医综合治疗组93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有效率88.71%,明显优于西医综合治疗组有效率66.6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满意。
于跃利贾国群石景森李凤娟闫斌韩博凌海锋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应用自制胆总管内引流管一期缝合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放置T型管与自制胆总管内引流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放置自制胆总管内引流管一期缝合患者(观察组)的病例资料,以12例同期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放置T型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3天血淀粉酶、直接胆红素、转氨酶、胆总管宽度、胆囊窝积液及腹腔引流量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天血淀粉酶、直接胆红素、转氨酶、胆总管宽度、胆囊窝积液及腹腔引流量等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自制胆总管内引流管引流效果可靠。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留置自制胆总管内引流管后一期缝合可作为胆总管探查术后的选择方案之一。
贾国群秦杰万智恒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CD147及Ⅳ型胶原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意义
2008年
目的探讨CD147及Ⅳ型胶原在胆囊癌中表达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2例胆囊癌组织及25例胆囊炎组织中CD147和Ⅳ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CD147在胆囊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胆囊炎组(P<0.01),而Ⅳ型胶原在胆囊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胆囊炎组(P<0.01);胆囊癌中CD147及Ⅳ型胶原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P<0.01)。结论胆囊癌组织中CD147的高表达和Ⅳ型胶原低表达及二者的负相关性,可以作为胆囊癌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客观参考指标。
贾国群于跃利石景森李凤娟闫斌韩博李洪文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CD147免疫组织化学
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指全厚皮肤烧伤
目的:探讨应用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指深度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掌背第12动脉皮瓣修复创面20例,掌背第3,4动脉皮瓣修复创面16例:36例均为局限性全层皮肤损伤创面。结果:36例皮瓣完全成活,其中有2例皮瓣远端发生表皮...
许大明常秋芳贾国群党永霞
关键词:深度烧伤手指缺损皮瓣修复
文献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端胆囊管微小漏1例诊治报告
2017年
胆囊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中胆漏是较常见的一种,其发生后的处理也较为棘手,尤其对于部分瘢痕粘连严重,胆囊三角发生水肿的患者,胆漏具有更高的发生率。在发生胆漏后的临床应对策略主以手术探查为主。
贾国群
关键词:胆囊三角瘢痕粘连窦道形成胆囊床
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指全厚皮烧伤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指全厚皮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掌背第12动脉皮瓣修复创面20例,掌背第3,4动脉皮瓣修复创面16例;36例均为局限性全层皮肤损伤创面。结果:36例皮瓣完全成活,其中有2例皮瓣远端发生表皮坏死,经过治疗后均痊愈;34例皮瓣颜色、质地、外形、运动和感觉功能良好。结论:应用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指全厚皮烧伤创面,可以就近取材,手术创伤小,便于操作,成活率高,术后皮瓣较美观,不影响手指功能,是修复手指缺损的较好方法。
许大明常秋芳贾国群党永霞
关键词:烧伤掌背动脉皮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