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费晓舟

作品数:13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绍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腹股沟
  • 8篇腹股沟疝
  • 7篇修补术
  • 5篇疝修补
  • 4篇疝修补术
  • 3篇静脉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肝素
  • 2篇修补法
  • 2篇手术
  • 2篇术式
  • 2篇平片
  • 2篇前间隙
  • 2篇切口
  • 2篇外科
  • 2篇无张力
  • 2篇疗效
  • 2篇分子
  • 2篇腹股沟疝修补

机构

  • 13篇绍兴市人民医...

作者

  • 13篇费晓舟
  • 12篇唐黎明
  • 12篇孙一峰
  • 10篇徐妙军
  • 9篇王国华
  • 8篇黄洪亮
  • 8篇马玉亮
  • 1篇钟淑萍

传媒

  • 5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切口疝的杂交修补技术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在切口疝修补术中的优缺点和手术技巧。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绍兴市人民医院进行的11例切口疝杂交修补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例切口疝杂交修补术全部成功。杂交手术原因:腹腔镜下粘连分离出现肠破裂1例,8例因粘连严重,分离困难而中转;2例因疝囊巨大,需要整形转为杂交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70±4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6±30)ml;患者术后24、48和72 h疼痛视觉评估评分为(5.9±1.8)分、(5.1±2.0)分和(3.4±1.3)分。术后住院3~9 d,平均(5.3±1.8)d。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4±8)个月,术后浆液肿1例,无切口疝复发,无血肿、感染、肠漏及术后腹壁慢性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合理运用杂交修补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是安全可行的。
唐黎明王国华黄洪亮费晓舟徐妙军孙一峰
关键词:疝修补术
腹横肌后平片腹股沟疝修补法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初步评估腹横肌后平片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筛选绍兴市人民医院2018年1至6月,30例原发性单侧腹股沟疝患者进行预试验。手术中完成疝囊高位游离并回纳至腹膜前间隙,缩小内环口,分离腹横筋膜和腹横肌之间间隙,将原Lichtenstein腹股沟疝修补术中放置于腹外斜肌腱膜后的补片向后移位,放置于腹横肌后,固定。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结果 30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46.6±7.1)min,术中出血量(12.5±5.0)m L,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8±0.9)分,术后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3.4±1.0)d。术后随访平均(2.5±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初步的预试验证明全腹横肌后平片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但由于观察人群特殊、样本数小,随访时间短,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唐黎明孙一峰徐妙军费晓舟林志强刘春江
关键词:疝修补术腹横肌平片
Lichtenstein术式和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间隙术式在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Lichtenstein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式在传统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Lichtenstein组(29例)和TAPP组(26例)。比较二组术前、术中、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Lichtenstein组和TAPP组平均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6)min vs(53±6)min,P=0.338]。TAPP组相比Lichtenstein组,术后疼痛较轻[(1.9±1.0)分vs(3.0±1.3)分,P<0.001]。Lichtenstein组有7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感染、血肿、浆液肿、尿潴留),而在TAPP组有8例出现并发症(血肿、浆液肿、尿潴留),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5)。二组在随访期间均无疝复发。Lichtenstein组有5例(17.2%)在术后6个月时仍存在术后慢性疼痛,TAPP组3例(11.6%),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9)。结论对于应用传统修补方法 (无补片)复发的腹股沟疝的治疗,应该首选TAPP,但如果不能进行腹腔镜手术,Lichtenstein手术也是一种选择。
唐黎明孙一峰马玉亮王国华黄洪亮徐妙军费晓舟
关键词:疝修补术
利伐沙班对腹腔镜疝修补术后出血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对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患者术后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于绍兴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纤溶指标、术后出血事件及DVT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FIB、PT、APTT[分别为(3.08±0.51) g·L^(-1)、(12.02±1.19) s、(31.68±3.42) s]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92±0.46) g·L^(-1)、(10.05±1.27) s、(25.82±3.36) s](t=13.191,8.841,9.546,均P<0.05)。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D-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均P<0.05),且观察组D-D、PAI-1[分别为(7.98±1.47) mg·L^(-1)、(33.92±6.19) ng·L^(-1)]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75±1.68) mg·L^(-1)、(39.72±6.73) ng·L^(-1)](t=13.190,4.954,均P<0.05),观察组t-PA水平高于对照组[(13.02±1.83) ng·L^(-1) vs (11.59±1.79) ng·L^(-1),t=4.363,P<0.05]。两组出血事件及DVT发生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0%vs 4.91%、0%vs 4.91%,χ^(2)=0.480,1.367,均P<0.05)。结论 利伐沙班能有效改善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DVT的发生,安全性高。
费晓舟金淦马玉亮
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凝血功能
加速康复外科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日间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老年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无张力修补中的有效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绍兴市人民医院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日间手术80例老年患者纳入本随机对照研究,按SPSS 19.0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试验组进入日间手术流程,围手术期采用ERAS方法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日间手术处理。观察2组间相关手术并发症、手术康复情况和卫生经济学指标。结果最终试验组37例,对照组38例完成了研究。试验组术后恶心呕吐、术后6 h切口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2.7%)、23.96,明显低于对照组7(18.4%)、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2、Z=-5.643,P=0.027、<0.001);试验组术后尿潴留、阴囊水肿、血肿/血清肿及局部感觉异常分别为1(2.7%)、2(5.4%)、0、3(8.1%),与对照组5(13.2%)、5(13.2%)、1(2.6%)、3(7.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完成日间手术例数分别为(1.65±0.48)d、(9304.83±613.28)元、37(100.00%),与对照组(2.45±0.80)d、(10817.53±1473.48)元、27(71.05%)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70、t=-5.776、χ~2=12.551,P=0.028、<0.001、<0.001)。结论ERAS理念应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日间手术中,使患者痛苦更小、恢复更快、医疗费用更省,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有较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唐黎明徐妙军费晓舟张一铭林志强刘春江孙一峰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无张力修补术日间手术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探讨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探讨疝补片感染的发病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绍兴市人民医院疝外科收治的7例使用补片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膜前间隙修补3例,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1例,平片修补术3例。应用单纯聚丙烯补片5例,其中轻量聚丙烯3例;聚四氟乙烯材料1例,聚酯材料1例。根据感染的程度、材料不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全部去除补片2例;部分去除补片2例;开放换药3例。部分去除补片者予持续负压真空引流,完全去除补片者均予一期缝合,封闭式引流。结果全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后无疼痛和尿潴留。1例补片完全取出者切口有渗出,经换药后二期愈合,换药时间7d至6个月,中位时间4周,选择性使用抗生素3~14d,平均7.5d,随访时间2~42个月,平均18.5个月,部分或完全取出补片的患者未见疝复发。结论补片感染应以预防为重,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手术类型和材料选择不同的治疗措施。
唐黎明费晓舟孙一峰马玉亮王国华黄洪亮
关键词:腹股沟手术后并发症聚丙烯类
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评价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5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5000 U皮下注射,bi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5 BU静脉滴注,隔日1次(首剂10 BU),总量25 BU,2组疗程均为7 d。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无差别。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和84.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显效率68.75%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P<0.05),但治疗后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轻微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38%和6.06%(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安全、有效的。
王国华唐黎明马玉亮孙一峰黄洪亮徐妙军费晓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巴曲酶低分子肝素安全性
带线锚钉固定补片在髂骨旁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
2020年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固定补片在髂骨旁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行髂骨旁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1例;中位年龄为49岁,年龄范围为23~67岁。患者均采用带线锚钉固定补片将补片外侧固定于髂骨内侧行髂骨旁疝修补术。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引流管拔除情况、切口感染情况、慢性疼痛情况、疝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结果(1)手术及术后情况: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中均无输血,术中出血量为100 mL(20~300 mL);手术时间为(129±13)min,引流管放置时间为(13.8±1.9)d,住院期间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出院;住院时间为13 d(8~19 d)。(2)随访情况: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3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5例患者中,1例引流管在住院期间拔除,4例在出院后门诊拔除。5例患者均无切口感染,无慢性疼痛发生。1例患者术后1个月感觉切口周围麻木,随访期间无加重,未予特殊处理。术后6个月复查腹部CT,4例患者完成CT检查,均未见疝复发。结论带线锚钉固定补片应用于髂骨旁疝修补术中安全、可行。
唐黎明马玉亮孙一峰王国华黄洪亮费晓舟徐妙军
关键词:补片带线锚钉
小切口点式剥脱联合激光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点式剥脱联合激光治疗下肢慢性经脉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自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共有86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共计92条患肢),采用点式剥脱联合激光方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40~70分钟,平均48分钟,86例患者术后均康复,3例大腿内侧瘀斑。结论点式剥脱联合激光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黄洪亮唐黎明徐妙军马玉亮王国华费晓舟孙一峰
关键词: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激光
比较Lichtenstein术式和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间隙术式TAPP在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应用Lichtenstein术式和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间隙(TAPP)术式在传统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绍兴市人民医院总共有收治的56个病人被随机分成两组...
唐黎明孙一峰马玉亮王国华黄洪亮徐妙军费晓舟
关键词:复发性疝腹股沟疝复发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