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晓燕

作品数:14 被引量:105H指数:7
供职机构: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妇女
  • 3篇健康
  • 3篇健康教育
  • 3篇宫颈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腺癌
  • 2篇患病
  • 2篇患病率
  • 2篇妇女病
  • 2篇妇女病普查
  • 2篇妇女乳腺
  • 2篇保健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状况
  • 1篇溢乳
  • 1篇溢乳症
  • 1篇饮食
  • 1篇饮食习惯

机构

  • 14篇珠海市妇幼保...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珠海市人民医...
  • 1篇广东省佛山市...

作者

  • 14篇谭晓燕
  • 5篇刘小宁
  • 5篇胡翀
  • 3篇赵静
  • 2篇叶延青
  • 2篇黄春英
  • 2篇石红英
  • 1篇冯碧清
  • 1篇张筱佼
  • 1篇李湘义
  • 1篇戚小兵
  • 1篇林芸
  • 1篇彭刚
  • 1篇李文典
  • 1篇黄辉文
  • 1篇劳金美
  • 1篇吴重聪
  • 1篇张燕
  • 1篇郭海燕
  • 1篇冯秀娟

传媒

  • 6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医学与社会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珠海市新时期的妇女病普查现状与对策
2006年
谭晓燕
关键词:妇女病普查妇女保健工作妇幼卫生工作普查普治妇女常见病妇女健康
珠海围绝经期妇女饮食习惯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调查珠海市围绝经期妇女饮食习惯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关系,提出合理的围绝经期保健措施。方法对520名40~60岁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由本文作者亲自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常喝牛奶及吃豆制品者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率明显低于不喝牛奶或不吃豆制品者(P<0.05)。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后只有28.6%的妇女就医。结论大多数的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意识不强,保健工作者应加强围绝经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提出符合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方案与措施。
谭晓燕
关键词:围绝经期饮食习惯围绝经期综合征
月经过少闭经溢乳症6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用溴隐亭治疗月经过少、闭经、溢乳症的临床效果 ,以及溴隐亭的治疗用量及疗程。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 1995~ 2 0 0 0年诊治 6 0例月经过少、闭经、溢乳症的临床资料 ,用溴隐亭治疗 ,先从小剂量 1.2 5 mg/日治疗 1周 ,第 2周开始增加剂量至 2 .5 mg/日 ,第 3周 5 mg/日 ,症状改善后逐渐减量 ,至少量 1.2 5 mg/日维持 1~ 1.5月。结果 :经用溴隐亭治疗后 ,3例垂体微腺瘤者症状消失 ,月经来潮 ;11例月经过少 ,3例治疗后 2~ 8周月经量增多 ,3例治疗 4~ 12周妊娠 (其中 2例为高PRL) ;5 1例溢乳患者 ,4 7例治疗后溢乳停止 ,4例明显减少 ;继发不孕 10例 ,治疗期间妊娠 6例 (其中 4例为高 PRL) ,治疗后妊娠 1例。结论 :溴隐亭是药物治疗垂体泌乳素瘤的首选有效药物 ,对高 PRL引起的月经量少、闭经及不孕治疗效果好 ,对某些不明原因的乳房溢乳、继发不孕可考虑使用溴隐亭治疗。
黎秀琼林芸谭晓燕
关键词:月经过少闭经溢乳症溴隐亭
11935例住院分娩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02年
对珠海市 11935例住院分娩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监测结果表明 ,珠海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2 4‰ ,高于全省及全国的发生率水平 ;男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女婴 (男 13 92‰ ,女 9 0 9‰ ) ,产母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大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也升高 (<2 5岁 8 77‰ ,35岁以上 18 5 2‰ ) ,出生季节及城市与乡村的出生缺陷发生无显著差异 ;出生缺陷的各类以巴氏胎儿水肿综合征居首位 ,亦是广东省的高发畸形。通过婚前医学检查及孕早期开展地中海贫血筛查加以控制 ,把好优生第一关 ,有效地降低及出生缺陷率。
谭晓燕刘小宁
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对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DNA)检测及追踪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28例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的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DNA)检测,对检测的HPV-DNA阳性患者(阳性组)和HPV-DNA阴性患者(阴性组)的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并对HPV-DNA阳性患者一年后的转归情况进行追踪。结果(1)228例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患者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DNA阳性)159例,感染率69.7%。(2)细胞学检查诊断:HPV-DNA阳性组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发生率17.6%(28/159),显著高于HPV-DNA阴性组1.45%(1/69)(P<0.01)。(3)阴道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28.3%(45/159),显著高于HPV-DNA阴性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2.9%(2/69)(P<0.01)。(4)HPV-DNA阳性患者一年后转阴率88.4%(130/147),11.6%(17/147)的患者持续感染,宫颈炎患者HPV-DNA转阴率最高92.2%。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DNA)感染者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高危人群,检测和追踪高危型HPV感染对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有重要的价值。
赵静谭晓燕张颖郭海燕
关键词:宫颈癌转归
珠海市2000年~2005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 掌握珠海市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动态变化,探讨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珠海市2000~2005年住院分娩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围产儿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132.85/万,城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55.82/万,乡镇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1.58/万.P<0.001 有显著性差异.前5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并)指、泌尿生殖系畸形、唇腭裂、外耳畸形.产前确诊率为24.6%.结论 出生缺陷监测是三级预防的重要措施,积极探讨致畸因素,加强乡镇的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刘小宁谭晓燕黄春英
关键词:发生率
珠海市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教育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珠海市城乡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知识教育的效果及需求。方法采用多媒体形式对珠海市不同地区1112名10~12岁学生集中进行青春期知识讲座,健康教育前后对青春期知识(满分26分)掌握情况及是否喜欢讲座进行了问巷调查。结果教育后青春期知识回答正确率大幅提高。健康教育前后总体正确率分别为30.6%和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12.61,P〈0.001);青春期知识总分在健康教育前、后得分分别为7.97±3.95和19.28±4.61,培训后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72,P〈0.001)。不同地区、不同青春期知识除心理保健及防护知识在培训前两组学生无统计学意义外(P〉0.001),其他内容培训前后均为农村组比城市组得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集中进行青春期讲座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是非常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学生生理卫生及心理辅导课程相对薄弱,学校等相关部门应配备足够的专业教师开展正规青春期健康教育。
张筱佼石红英胡翀谭晓燕冯秀娟
关键词: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珠海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调查珠海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了解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珠海市2006~2010年出生缺陷资料,对先天畸形儿的双亲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其危险因素,并对其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对比评估。结果干预后,珠海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出生缺陷顺位及构成发生变化,神经管畸形发生率降低。出生缺陷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流产史及流产次数、孕期接触化学制剂、生产畸胎史、父亲吸烟史、母亲孕期营养不良、母亲孕期情绪不良。结论影响出生缺陷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应建立多种形式的综合措施,做好三级预防工作。
张燕赵静胡翀张红忠曾淑萍李文典梁雄谭晓燕黄辉文金正平戚小兵
关键词:干预措施
珠海市2003~2005年妇女乳腺癌普查报告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珠海市乳腺癌发病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2003~2005年对珠海市城区54803名妇女进行普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乳房触诊、红外线扫描、超声、钼靶摄影检查。结果:发现乳腺癌19例(34.66/10万),41~50岁为高峰发病年龄组。乳腺癌的发生与年龄的增长、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年龄〈12岁、无哺乳史、月经紊乱、服用避孕药物、高脂饮食、饮酒、精神压力、乳腺增生病史等因素有关,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坚持定期防癌普查,加强乳腺癌2级预防,尽量避免和积极治疗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减少癌前病变。教会妇女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是乳腺癌防治的有效补救措施。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现的意义远大于目前任何一种治疗方案。
刘铁峰李湘义谭晓燕胡翀吴重聪
关键词:患病率妇女乳腺癌
珠海市正常人群妇女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24
2005年
目的:了解该地区妇女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状况,以及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及生殖道疾病的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13种高危型HPV脱氧核糖核酸(DNA),对该地区2003年6月~2004年7月1862例妇女进行普查。结果:高危型HPVDNA感染率为20.6%。宫颈高度病变及癌症(≥CINⅡ)的检出率为37.59/万。HPV感染的年龄分布存在着两个感染高峰。20~24岁及60~70岁年龄段的妇女HPV感染率分别为39.7%及27.8%。HPV感染与年龄的关系有显著性(χ2=17.52,P<0.05)。宫颈HPV感染随着孕次的增加有显著性增加(χ2=7.44,P<0.05),与产次的关系则无明显差异(χ2=4.61,P>0.05)。宫颈相关疾病的HPV感染明显高于正常宫颈,宫颈疾病糜烂者(24.2%)和肥大者(25.1%)总的感染率(49.2%)和尖锐湿疣(50.0%)的感染率是正常宫颈的4.6倍。结论:在普查中可选择重点人群(高风险人群)进行HRHPV的筛查,能够提高宫颈高度病变及癌症(≥CINⅡ)的检出率,适用于早期宫颈癌的筛查,并有效地降低普查成本效益。
谭晓燕赵静刘小宁吴丽容冯碧清黄春英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