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文龙

作品数:24 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厅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标准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柑橘
  • 4篇小叶
  • 4篇小叶症
  • 4篇果实
  • 4篇病因
  • 3篇早熟
  • 3篇砂梨
  • 3篇纽荷尔脐橙
  • 3篇脐橙
  • 3篇荔枝
  • 3篇闽西北
  • 3篇矿质营养
  • 3篇果实品质
  • 3篇果树
  • 3篇病因诊断
  • 2篇叶片
  • 2篇早熟砂梨
  • 2篇鲜荔枝
  • 2篇矿质
  • 2篇矿质元素

机构

  • 24篇福建省农业厅
  • 2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福建省气象局
  • 1篇建宁县农业局

作者

  • 24篇谢文龙
  • 18篇李健
  • 15篇施清
  • 14篇谢钟琛
  • 7篇林诚智
  • 6篇李美桂
  • 6篇杨建榕
  • 2篇罗水鑫
  • 2篇张跃行
  • 2篇宁火根
  • 1篇张长和
  • 1篇胡菡青
  • 1篇陈惠
  • 1篇黄镜浩
  • 1篇陈福如
  • 1篇蔡子坚
  • 1篇叶佑平

传媒

  • 4篇福建果树
  • 3篇果树学报
  • 3篇中国南方果树
  • 2篇园艺学报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业科技
  • 1篇柑桔与亚热带...
  • 1篇亚热带植物科...
  • 1篇东南园艺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建果树品种结构调整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施清林诚智谢钟琛谢文龙
关键词:果树栽培面积
荔枝种苗培育
本标准规定了荔枝种苗的育苗、苗木分级、检验方法与规则、标志、包装与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荔枝嫁接苗、高压苗的培育。
蔡斯明施靖蔡建兴杨建榕林诚智谢文龙
鲜荔枝
本标准规定了福建鲜荔校的等级引用标准,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及包装、标志、储藏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荔技鲜果的生产和销售。
蔡斯明施清蔡建兴杨建榕林诚智谢文龙
福建果树品种结构调整现状与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施清林诚智谢钟琛谢文龙
关键词:果树生产良种繁育体系行政执法
杨梅肉柱坏死病病因初步研究
2013年
杨梅肉柱坏死病是杨梅果实生长期的最重要病害之一,迄今为止,该病害的病因尚不清楚,无法对症防治。基于多年的调查和前人的研究结论,通过嫁接传染试验和病果患部体视解剖镜观察,本研究证明:杨梅肉柱坏死病系杨梅果实瘿蚊为害所致。
谢文龙胡菡青陈琪辉李健
关键词:杨梅
闽西北早熟桃化学破眠与铺反光膜提高果实品质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以露地栽培的S-65油桃、白玉油桃及安农水蜜桃为试材,对氰胺类化学物质(石灰氮、朵美滋)、地膜覆盖解除早熟桃休眠的效果以及铺设反光膜对提升果实品质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破眠剂处理能使闽西北早熟桃提前开花4~10天,萌芽提前3~11天;石灰氮和朵美滋的破眠效果没有差别;覆地膜处理能提高地温,有助于解除休眠;花前喷施朵美滋并覆盖地膜能取得最佳的解除休眠效果。朵美滋+地膜+反光膜处理能提前鲜果上市期1周左右,而且能显著增大果个,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和果面着色程度。
谢文龙
关键词:早熟桃破眠剂反光膜果实品质
瘿螨为害引起的缩枝症组织解剖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2005年以来,在福建产区发现一新病症,表现为:春梢抽生期新梢与新叶不能正常伸展发育,枝条侧芽丛生大量芽体,芽体不发育为枝条或花芽,新梢与新叶皱缩呈球团状,最终枯死,导致树势衰退与减产。该病症暂称为"缩枝症"。通过对患部组织进行解剖观察发现:丛生芽体为典型的枝芽结构,寄生性瘿螨导致的螨瘿是造成缩枝症的直接原因。经初步鉴定,寄生瘿螨为桃下毛瘿螨(Acalitus persicae)。建议生产上防治对象为瘿螨。
黄镜浩罗水鑫宁伙根谢文龙蔡子坚李健
关键词:瘿螨
鲜荔枝
蔡斯明施清蔡建兴杨建榕林诚智谢文龙
柑橘叶脉开裂症与矿质营养的关系被引量:18
2011年
柑橘叶脉开裂症属于多病因的病症,缺Mg或缺B均可导致发病。对‘纽荷尔’脐橙[Citrussinensis(L.)Osbeck‘Newhall’]的缺Mg叶脉开裂症病株,在生长季4月采用1.0%硝酸镁叶面喷施矫治2~3次,可有效降低病叶发生。通过福建柑橘产区普查,由缺Mg引起叶脉开裂症占86.2%,其次为B与Mg共同缺乏,缺B仅占2.3%。不同品种缺Mg叶脉开裂的感病顺序为:纽荷尔脐橙>琯溪蜜柚,其它发病品种还有金柑、早熟温州蜜柑、瓯柑。采用易感品种纽荷尔脐橙与抗性品种椪柑互为中间砧高接比对发现,纽荷尔脐橙对Mg和B的吸收能力低于椪柑,对K的吸收高于椪柑,这可能是纽荷尔脐橙易患叶脉开裂症的原因。缺Mg和缺B病症的最显著的区别为,缺Mg叶脉开裂多位于叶片顶部"∧"形黄化部位;缺B叶脉开裂症病叶呈绿色不黄化;Mg、B缺乏症的病叶主脉和侧脉明显开裂与全叶黄化,或叶脉开裂达基部"∧"形绿色区域。
李健谢钟琛谢文龙吴兴明施清
关键词:柑橘
南方果树春季冻灾罕例调查被引量:7
2011年
2010年3月10日福建西北部果树生产遭受罕见的春季晚霜冻灾,闽东鹫峰山(N27°、E118°50')、闽中戴云山(N25°40'、E118°10')、闽西博平岭(N24°50'、E117°10')以北区域均遭受不同程度的为害;受冻果树包括柑橘、梨、桃、李、木奈、柿、梅等主栽果类在内共计7科18属24种2变种,当年产量损失约1/4.据成灾过程天气分析,此例春季果树冻灾为二类极端天气共同促成:(1)早春2月份平均气温显著偏高2.5℃,其重现率为51/6(约8.5 a一遇),致使果树物候期提前约15 d;(2)3月10日霜冻较当地平均终霜日(3月1日)后延10 d,且极端最低温在3月上旬的重现率≥51/1,致使多种果类花期或春梢期与晚霜相遇成灾.在闽籍果树史未曾有相似的灾害记载.据灾后的施救调查,南方果树春季冻后修剪应等待枝梢组织生死分明后,再依受害程度一次修剪到位,特别是藤本的葡萄、猕猴桃应待冻后数日视结果母蔓下位新梢的花穗、花芽萌发,再行修剪以避免伤流.由于春季的土温、水温已显著回升,遇辐射霜冻时采取烟熏、喷水或覆盖有较好的防冻效果.
李健谢文龙施清徐锦斌罗应贵邱发春陈惠
关键词:果树春季冻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