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恒 作品数:8 被引量:24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博罗县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心肾综合征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心肾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心肾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和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生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技术能有效治疗心肾综合征,缓解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谢志恒 曾淑媛 蔡雪珠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 心肾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前延误时间(BDT)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延误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连续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8例,把发病时间到就诊时间的时程差计做治疗前延误时间(BDT)。将患者分为BDT≤120min及BDT>120min两组,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家庭经济情况、教育程度、既往心绞痛史、糖尿病史、夜间发病、住所地点及到医院的交通方式等因素对BDT的影响。结果对比两组统计结果显示,相对于BDT≤120min组,BDT≥120min组患者年龄偏大,女性比例大,有糖尿病史者多,既往心绞痛史者少,夜间发病患者多,经济状况、教育程度及交通状况也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性别、既往心绞痛史、夜间发病、交通、教育及经济情况均对BDT均有影响,其中年龄、既往心绞痛史、夜间发病以及急救车来院就诊是影响BDT的独立相关因素。 谢志恒 曾淑媛 黄伟芳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尿毒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2014年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26例患者标记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干预的38例标记为观察组。护理干预6周后,两组患者均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4)对生活综合质量进行评价,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除物质生活状态差异不明显外,观察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61.52±8.17)、(59.34±9.01)、(67.23±8.21)分]均高于对照组[(50.29±9.01)、(50.13±8.15)、(54.58±5.96)分](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11.21±1.69)、(10.72±1.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9.37±3.17)、(18.13±1.62)分](均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蔡雪珠 谢志恒 曾淑媛关键词:心理护理 尿毒症 常规护理 PCI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和静脉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PCI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死亡发生率、ST段回落情况、住院时间、近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左室舒张末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近期和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近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死亡发生率、ST段回落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PCI治疗可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改善心功能。 谢志恒 简航宇 杨世映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PCI 静脉溶栓治疗 血液透析在80例顽固性心衰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2012年 目的:对血液透析应用于临床治疗顽固性心衰(RHF)患者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80例确诊为顽固性心衰的患者,对其在继续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再加以血液透析(HD)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种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以及超声指标变化的情况。结果:80例顽固性心衰患者在增加了血液透析的治疗之后,无论是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还是超声指标变化的情况,都有非常显著的改善。结论:血液透析对顽固性心衰患者在心功能改善上,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 谢志恒关键词:血液透析 顽固性心衰 疗效 高通量血液透析在肺心病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在肺心病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及肾功能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Pa O2、Pa CO2、Sa 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BUN、Scr、β2-MG)及MMS均显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谢志恒 曾淑媛 蔡雪珠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 肺心病心力衰竭 疗效 安全性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用药基础上采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判定,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心电图疗效及硝酸甘油停减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疗效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33%(P<0.05);观察组患者硝酸甘油减量率和停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减量率和停药率,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可明显减少硝酸甘油用药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谢志恒 简航宇 杨世映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 麝香保心丸 冠心病 心绞痛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2014年 探讨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案治疗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pulm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heart failure,PHDCHF)患者的安全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广东省博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PHDCHF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对观察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对比2组疗效及透析过程满意度情况。结果2组行不同透析后,观察组患者对整个过程较为满意,评价在90分以上达到83.33%(25/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0.00%(1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中分子物质MMS含量较之对照组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能够大大缩短治疗周期,效果较佳,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谢志恒 曾淑媛 蔡雪珠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 肺心病 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