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杰
- 作品数:66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柔性稀土锆酸盐高熵陶瓷纤维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锆‑稀土离子乙酰丙酮聚合物及其制备、柔性稀土锆酸盐高熵陶瓷纤维膜及其制备和应用,涉及陶瓷纤维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锆‑稀土乙酰丙酮聚合物为一维链状结构,具有较高的可纺性,用于制备稀土锆酸盐高熵陶瓷纤维膜时,不...
- 许杰位明月冯晓颖王恒昌杨润伍高峰
- Ba_(0.6)Sr_(0.4)TiO_(3)/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介电性能
- 2022年
- 采用流延热压工艺制备Ba_(0.6)Sr_(0.4)TiO_(3)(BST)/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薄膜,研究了PMMA含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BST相能够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归因于PMMA与PVDF良好的相容性,2种聚合物之间的界面不分明;随着PMMA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先降低后升高,耐击穿强度和介电可调性先增加后减少。PMMA含量(体积分数)为15%的BST/PVDF⁃PMMA_(15)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介电常数为23.2,介电损耗为0.07,耐击穿强度为1412 kV·cm^(-1),在550 kV·cm^(-1)偏压场下,介电可调性为26.2%。
- 吴思晨郭艺婷刘书航刘振楠史芳军李宁许杰高峰
- 关键词:钛酸锶钡介电性能
- 一种近零烧结收缩氧化铝基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特种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铝基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氧化铝基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铝粉、金属铝粉、玻璃粉、分散剂和水混合球磨,得到浆料;将浆料和固化剂混合后除泡、成型,将得到的湿...
- 许杰王寒可邵悦琦冯晓颖高峰
- 薄壁管数控弯曲精确成形过程参数优化研究
- 本文针对薄壁管数控弯曲成形特点,基于实验、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提出对多种成形参数采取逐步优化到精确优化的优化策略及实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系统研究了薄壁管数控弯曲参数优化设计的关键技术和优化策略,分析了各参...
- 许杰
- 一种水基凝胶流延成型的钛酸锶钡织构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基凝胶流延成型的钛酸锶钡织构陶瓷,涉及电子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钛酸锶钡织构陶瓷包括钛酸锶钡粉体和钛酸锶钡片状籽晶,在流延工艺下使钛酸锶钡片状籽晶沿流延方向在钛酸锶钡粉体中定向排列,形成具有织构组织的陶瓷;...
- 许杰王语鉴郭艺婷赵佳刘书航孟轩宇高峰
- 一种低收缩莫来石基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收缩莫来石基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特定的矿物粉料(红柱石、蓝晶石和硅线石中的一种)作为原料,采用发泡‑凝胶注模法,利用原料在高温下的相转变产生的体积膨胀效应来抵消...
- 许杰林朗夏晨赫王恒昌杨润伍位明月高峰
- 介电频率稳定性钛酸锶钡/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 一种介电频率稳定性钛酸锶钡/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以Ba<Sub>0.6</Sub>Sr<Sub>0.4</Sub>TiO<Sub>3</Sub>粉体作为填料,以聚醚醚酮粉体作为基材、以聚醚砜粉体为界面改性剂,通过...
- 高峰刘书航郭艺婷吴思晨许杰张萍楼志豪
- 锌硼硅-氧化铝微晶玻璃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5
- 2009年
- 以具有低软化温度的ZnO-B2O3-SiO2(ZBS)玻璃和Al2O3为原料,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ZBS-Al2O3微晶玻璃,并分别研究ZBS-Al2O3微晶玻璃的烧结特性、显微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玻璃含量的增加,ZBS-Al2O3微晶玻璃的烧结温度降低,介电常数(ε)先减小后增大,而绝缘电阻率(ρ)则相反,介电损耗(tanδ)、热膨胀系数(α)和硬度(Rh)均减小。0.7ZBS-0.3Al2O3的微晶玻璃具有最佳综合性能:烧结温度为950℃,1MHz下的ε=6.5,tanδ=0.8×10-3,ρ=2.64×1013Ωcm,α=5.42×10-6K-1,Rh=595MPa,达到了电子封装基板材料的要求。
- 许杰高峰
- 关键词:微晶玻璃烧结特性介电性能尖晶石结构
- 微纳米钇稳定氧化锆空心球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本文以 ZrOCl2·8H2O 和Y(NO3)3·6H2O 为原料,以乙酰丙酮和乙醇为溶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微纳米钇稳定氧化锆空心球.采用SEM,XRD 及TEM 等手段对空心球进行表征,并阐明空心球的成球机理.研究结果表...
- 许杰郭佳张可娜高峰
- 关键词:氧化锆空心球水热法
- FDM增材制造BST/PVDF-ABS复合材料的正交实验研究
- 2025年
- 钛酸锶钡(BST)/聚偏氟乙烯(PVDF)基功能复合材料因其出色的介电可调性和机械加工特性而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通过传统工艺制备BST/PVDF复合材料难以成型复杂形状,极大限制了其应用。本文采用熔融沉积增材制造工艺(FDM)制备BST/PVDF-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复合材料,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探究工艺参数对材料体积变化率、密度、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打印温度高于240℃后,尺寸稳定性变差,相对密度减小,工艺参数的重要度依次:打印温度>平台温度>打印速度,当打印温度为240℃、平台温度为100℃、打印速度为30 mm/s时,BST/PVDF-ABS复合材料具有最佳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其介电常数为11.20,介电损耗为0.0138,抗拉强度为35.03 MPa。本文阐明了打印参数对介电性能的影响机制,丰富了陶瓷/聚合物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技术,为设计和制备结构-功能一体化器件提供了技术基础。
- 彭铭宇刘书航魏子尧冯晓颖卢铭鑫李岱恒许杰高峰
- 关键词:熔融沉积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