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平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异丙酚对紫绀型猪心脏体外循环中心功酶及钙蛋白的影响
- 2005年
- 目的在紫绀型(右→左分流)心脏病(猪)动物模型的体外循环中探讨双异丙酚对心功酶及心肌钙蛋白Ⅰ的影响。方法42条健康白猪于第一次手术前(T0)抽血测定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H1)、磷酸肌酶(CK)、磷酸肌酸酶同功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心肌钙蛋白Ⅰ(CTnI)。做成紫绀型动物模型35条,将35条紫绀型猪随机分岁,2组,对照组(C组,19条)和双异丙酚组(P组,16条)。分别于第二次手术前(T1)、体外循环中主动脉开放后5 min(T2)、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3)抽血测定LDH,LDH1,CK,CK-MB, AST,CTnI。结果两组实验体外循环中T2,T3时段LDH,LDH1,CK,CK-MB,AST,CTnI比T1时段明显增高(P< 0.01)。双异丙酚组在T2,T3时段CK,CK-MB,AST,CTnI比T1时段明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两组间在T2,T3时段LDH,LDH1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紫绀型心脏病体外循环缺血/再满足满足灌注的动物模型中,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能明显增加LDH,LDH1,CK,CK-MB,AST,CTnT的释放。而双异丙酚能明显减少CK,CK -MB,AST,CTnT的释放,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怍用。
- 何小华秦勇朱新运陈萍许平
- 关键词:紫绀型心脏病心肌钙蛋白I乳酸脱氢酶同功酶心脏体外循环双异丙酚
- 巨大心脏的病理学分型及外科治疗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巨大心脏瓣膜疾病的经验。方法:参照心腔扩大指数,回顾分析巨大心脏临床资料,并将巨大心脏作了病理学分型。结果:左房型121例(617%),最为常见,手术效果好。左室型29例(148%),术后早期死亡率最高(241%)。右心型5例,较为少见。全心型41例(209%),多属病变晚期。结论:该种分型方法可以反映巨大心脏患者不同心腔扩大的程度和心功能受损的程度,与手术疗效一致;同时可作为手术方法设计的参考,对指导围术期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许平吴若彬张镜芳蔡增欣肖学钧何竟功
- 关键词:心脏扩大心脏瓣膜疾病病理学
- 右向左分流慢性缺氧型心脏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建立慢性缺氧型心脏病动物模型。方法 选取刚断奶小猪 16头 ,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行主肺动脉 左心耳吻合、肺动脉远端环束术 ;对照组开胸后不做吻合、关胸 ,术后 2组小猪均喂养 5周。观察两组术前、术毕、术后 1、5周动脉血气、经皮血氧饱和度 (SpO2 )变化以及术后 5周心肌抗氧化系统、心脏的病理改变 ,并进行对照。结果 实验组术后动脉血氧分压、经皮血氧饱和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 5周红细胞压积高于对照组、心肌抗氧化酶活力低于对照组 ,心脏 /体重比及右室厚度大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右向左分流心脏病模型符合临床上紫绀型心脏病的病理生理特点 ,为慢性缺氧型先天性心脏病畸形矫治术心、脑。
- 陈萍张镜方章晓华庄建陈欣欣陈寄梅许平
- 关键词:动物模型右向左分流外科手术动脉血氧分压经皮血氧饱和度
- 丹参在心脏保存中应用的研究被引量:19
- 1999年
- 目的 观察丹参对低温心脏保存的保护作用 ,探讨丹参与供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8只 ;Ⅰ组为对照组 ,Ⅱ组为丹参组 ,Ⅲ组为未灌组。采用零上低温冲洗浸渍法 ,保存鼠心 12h ,Langendorff灌注模型使心脏复苏。检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心肌酶的释放量、冠脉流量、心肌含水量、心肌组织MDA的含量。结果 证实保存后的供心在血流重建时发生再灌注损伤。丹参使低温保存 12h后的供心恢复良好的收缩、舒张功能 ,增加冠脉流量 ,减轻心肌组织水肿 ,减少心肌细胞酶的释放。结论 丹参对供心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 许平
- 关键词:心脏保存丹参心肌保护再灌注损伤
- 体外循环预充MPG对缺氧型心脏病心肌保护的影响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 (CPB)中预充自由基清除剂N - (2 -巯基丙酰基 ) -甘氨酸 (MPG)对慢性缺氧型心脏病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 幼猪 (体重 7~ 8kg)行主肺动脉-左心耳吻合、远端肺动脉环束术建立右向左分流的慢性缺氧型心脏病模型。喂养 3周后选取经皮氧饱和度低于 85 %的慢性缺氧模型猪 12只随机分为 2组 ;实验组G1(n =6 ) ,CPB预充时加入MPG 80mg/kg ;对照组G2 (n =6 ) ,CPB预充时不加入MPG ,余与G1相同。模仿临床心脏手术 ,低温CPB ,主动脉阻断 (ACC)后注灌冷改良St.Thomas晶体停搏液 ,6 0min后开放升主动脉 (CCR) ,后并行循环 4 0min撤离CPB。观察 :(1)自由基代谢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 ;(2 )抗氧化反应指标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力、总抗氧化能力 (T -AOC)。上述指标于启动CPB前、CCR后 5min、35min取右心房组织检测 ;(3)心肌生化指标 :心肌酶 (CK -MB、LDH)及肌钙蛋白 (cTnI) ,于术前、CCR后 5min、35min抽外周血检测。结果 (1)自由基代谢 CCR后G1SOD明显高于G2 ,MDA显著低于G2 (P <0 0 5 ) ;(2 )抗氧化反应指标 CCR后GSH -PX、T -AOC均降低 ,G2显著低于G1(P <0 0 5 ) ;(3)心肌生化指标CCR后各组心肌酶及cTnI均升高 :CCR后 5minCK -MB、LDH、cT
- 陈萍张镜芳章晓华陈寄梅许平
- 关键词:体外循环预充MPG心肌保护自由基清除剂
- 189例成人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成人房间隔缺损的经验。方法 自 1993年 1月~ 1997年 12月 ,对 189例 15岁以上成人房间隔缺损施行修补术 ,最大年龄为 5 8岁。自体心包补片修补缺损 5 8例 ,13 1例直接缝合。结果 住院死亡 5例 ,住院病死率为 2 65 %。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 1例 ( 0 5 8% )、心律失常 2 1例 ( 11 1% )、肺高压危象 3例 ( 1 5 9% )、肺部感染 13例 ( 6 88% )、心包积液 3例 ( 1 5 9% )。结论 成人房间隔缺损有其自身特点 ,通过掌握手术适应证 ,改进手术技术 ,加强术后监护处理 ,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
- 许平吴若彬张镜芳蔡曾欣何竟功肖学钧熊卫萍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心脏外科手术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