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文锋
- 作品数:9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性治疗后续治疗的指导意义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对完成初期液体复苏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后续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74例需呼吸机支持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行液体复苏达到6h早期目标导向性治疗(EGDT)目标后,在PiCCO监测下继续复苏治疗,根据72h后的复苏效果分为复苏成功组与复苏失败组。比较两组第0、6、24、72h SOFA评分、EGDT目标参数[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尿量、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PiCCO参数[心脏泵功能指标:心排量(CO)、心指数(CI)、全心射血分数(GEF);容量指标: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I);肺水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后负荷指标: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净液体量的差异。结果 0h和6h时两组EGDT目标参数和PiCCO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及SOF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时两组MAP、尿量、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复苏成功组,复苏失败组的PiCCO容量指标(ITBI、GEDI)和EVLWI较高(P<0.05),ScvO2较低(P<0.05),乳酸水平较高(P<0.05),SOFA评分较高(P<0.05),液体负荷量较大(P<0.05)。72 h两组EGDT目标参数及PICCO参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复苏成功组,复苏失败组的容量指标(ITBI、GEDI、CVP)和EVLWI显著增高(P<0.01),尿量(P<0.05)、心脏泵功能指标(CO:P<0.05;CI:P<0.01;GEF:P<0.05)和后负荷水平(SVRI:P<0.01;MAP:P<0.05)及ScvO2(P<0.01)较低,乳酸水平(P<0.01)、SOFA评分(P<0.01)和液体负荷量(P<0.01)更高。结论对于完成EGDT后的感染性休克患者,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可及时全面和敏感地反映心脏前后负荷、心肌收缩功能水平和液体负荷程度,较准确地分析评价治疗策略和疗效,有望帮助临床实现最佳容量与最佳血流动力学效应,提高复苏成功率。
- 方明邓医宇江稳强詹文锋胡北柳学黄伟平李辉蒋文新曾红科
-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 胸腺肽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节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胸腺肽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分离COPD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诱导成树突状细胞,在体外通过胸腺肽干预树突状细胞分为四组,分别为COPD胸腺肽刺激组、COPD组、健康者胸腺肽刺激组、健康组,通过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的表达水平。结果:COPD胸腺肽刺激组较COPD组和健康者胸腺肽刺激组IFN-γ明显升高(分别P<0.05和P<0.01),而COPD胸腺肽刺激组较COPD组IL-4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COPD组较健康组分泌细胞因子也明显增多(P<0.01)。结论:胸腺肽可调节COPD患者IFN-γ、IL-4的分泌表达,有利于改善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
- 陈淼贾晔然詹文锋张红璇
- 关键词:胸腺肽树突状细胞免疫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进行无创颅内压(ICP)监测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9例次患者滴注20%甘露醇125 mL,在滴注前、滴注后30 min、1、2、3、4、5、6 h使用fVEP进行无创ICP监测,同时读取其实时脑室内压力监测值,比较两组数值之间的一致性与相关性。结果滴注甘露醇后有创ICP最大降幅达P50=41.9%(P25=20.1%,P75=52.7%),无创方法测出ICP最大降幅达P50=35.0%(P25=16.8%,P75=68.5%)。对各例次的有创ICP以及相对应的无创ICP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得出相关系数r=0.569(P=0.000),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出回归方程:无创ICP=0.592×有创ICP+72.180(P=0.000)。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1.491,P<0.01);测量方法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0.574,P>0.05);测量方法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F=2.086,P>0.05)。结论 fVEP可以较准确、无创地监测ICP值,在指导临床ICP增高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 叶珩霍家聪陈纯波孙诚杨航邓宇珺曾文新詹文锋曾红科
- 关键词: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
- 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G1790A或导致COPD易感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HIF-1α基因多态性于与COPD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Western blot、ELISA检测COPD病例组和对照组(各16例)人群肺组织标本中HIF-1a mRNA及HIF-1a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PCR-RFLP检测COPD病例组(120例)及健康对照组(112例)人群HIF-1α基因C1772T和G1790A的多态性分布;结果:RT-PCR结果显示HIF-1a mRNA在对照组和病例组中表达无差异(P>0.05);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结果示对照组HIF-1α蛋白表达高于病例组(P0.05),G1790A基因型频率分布有差异(P〈0.05)。结论:HIF-1α基因G1790A单核苷酸多态性或导致COPD病人易感,
- 李冰魏文婷陈淼贾晔然詹文锋张红璇
- 关键词:SNP易感性
-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可行性研究
- 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进行无创颅内压(ICP)监测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方法9例次患者滴注20%甘露醇125ml,在滴注前、滴注后30min、1h、2h、3h、4h、5h、6h使用fVEP无创ICP监测,同...
- 曾红科孙诚叶珩霍家聪陈纯波杨航邓宇珺曾文新詹文锋
- 文献传递
- 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重症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重症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诊断与病情评估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CHF患者(CHF组)和38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并排除心脏疾病患者(对照组),入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时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CHF组患者行肺动脉漂浮导管置管测定心脏指数(CI)和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结果 CHF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患者中,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不同LVEF分级、不同Forrest血流动力学分级的各亚组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浓度分别与LVEF、CI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重症患者左室功能状态,有助于重症患者CHF的诊断与病情评估。
- 詹文锋黄俊陈纯波曾文新孙诚叶珩詹伟锋江稳强
- 关键词:N-端脑利钠肽前体充血性心力衰竭
- 卡泊芬净治疗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评价卡泊芬净治疗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使用卡泊芬净治疗IFI患者85例,其中确诊43例,临床诊断31例,拟诊11例,观察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卡泊芬净治疗的痊愈率为36.5%(31/85),有效率为64.7%(55/85),真菌清除率为66.2%(49/7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7/85),不良反应轻且不影响治疗。结论卡泊芬净治疗重症患者IFI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可以作为重症患者抗IFI的首选药物之一。
- 詹伟锋张一臣陈纯波孙诚叶珩曾文新詹文锋江稳强
- 关键词:卡泊芬净重症加强治疗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
- 体外膈肌起搏对呼吸机诱导的膈肌功能障碍的影响
- 本研究以机械通气兔为研究对象,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对机械通气兔膈肌氧化应激状况和结构的影响.呼吸机诱导的膈肌功能不全(ventilator-induced diaphragmatic dysfunction,VIDD)是指机...
- 詹文锋张红璇
- 关键词:呼吸机体外膈肌起搏
- 文献传递
- 电刺激膈神经逆转机械通气诱导膈肌功能不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探讨电刺激膈神经对机械通气过程中诱导的膈肌功能不全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成年健康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自主呼吸组、电刺激组、机械通气组、电刺激协同机械通气组(协同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均给予气管插管18 h,自主呼吸组和电刺激组自主吸入空气,机械通气组给予潮气量1 ml/100 g机械通气,电刺激组和协同组经颈部电极外接导线进行电刺激。处死大鼠取膈肌组织,测量离体膈肌收缩力峰峰值与收缩最大速率,使用定量PCR法检测成肌分化抗原(MyoD)与肌细胞生成素的表达水平。结果协同组MyoD表达水平(吸光度值2^-ΔΔCt值)为(11.7±2.8),机械通气组表达水平为(40.9±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细胞生成素在协同组(2.6±2.8)、机械通气组(1.6±0.7)与空白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协同组与机械通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膈神经可能通过改变MyoD和肌细胞生成素的表达水平,部分抵消机械通气对膈肌功能的损伤,对膈肌有保护作用。
- 安广涪陈淼詹文锋胡北张红璇
- 关键词: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