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晓春

作品数:26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桃蛀螟
  • 4篇蜗牛
  • 4篇化合物
  • 4篇挥发性
  • 4篇活性
  • 4篇活性化合物
  • 3篇取食
  • 3篇种群
  • 3篇种群动态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异戊醇
  • 2篇引诱
  • 2篇引诱作用
  • 2篇原核表达
  • 2篇植物
  • 2篇质谱联用
  • 2篇质谱联用仪
  • 2篇驱避
  • 2篇驱避作用

机构

  • 20篇北京农学院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北京自然博物...

作者

  • 23篇覃晓春
  • 17篇张民照
  • 9篇王进忠
  • 7篇孙淑玲
  • 6篇张志勇
  • 4篇张爱环
  • 4篇杜艳丽
  • 2篇王丽英
  • 2篇郝少东
  • 2篇赵朝阳
  • 2篇李永丹
  • 1篇冀卫荣
  • 1篇王海香
  • 1篇陈艳
  • 1篇常凌小
  • 1篇赵晓燕
  • 1篇黄浩
  • 1篇董兆克
  • 1篇金文林
  • 1篇舍霞

传媒

  • 4篇北京农学院学...
  • 3篇昆虫学报
  • 2篇昆虫知识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科学
  • 1篇中国瓜菜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蝗虫痘病毒ELISA的建立及痘病毒间血清学关系的研究
用提纯的亚洲小车蝗痘病毒(OaEPV)的病毒粒子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以此抗血清提取IgG,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亚洲小车蝗痘病毒的病毒粒子,最低检出量为103个包涵体/ml裂解释放的病毒粒子。并用此技术研究了亚洲小车蝗痘...
覃晓春李永丹赵朝阳王丽英
关键词:血清学
文献传递
微波处理对绿豆象的杀虫效果及对红小豆发芽率的影响被引量:16
2007年
通过设置不同时间和功率的微波对裸露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L、)成虫、与红小豆混合的成虫、绿豆内幼虫及卵进行处理,以研究微波对绿豆象的杀虫作用及对绿豆象成虫产卵量、幼虫羽化率及卵孵化率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处理裸成虫的死亡率随处理时间及功率增加而升高。成虫在中高火和高火分别处理60s和50s以上时间时死亡率过半,为51.21%~99.92%。处理与红小豆混合的成虫死亡率随功率和时间变化趋势同相同处理的裸虫,但相同条件下与红小豆混合的成虫死亡率明显高于相同处理的裸虫。低火至中低火处理60s、解冻50s及中火至高火40s以上时间时成虫死亡都过半,为55.75%~100%,而中火处理70s、中高火至高火60~70s可使成虫全部死亡。微波处理具一定后续效应,处理的成虫虽没立刻死亡但随后死亡率仍比对照高。成虫高火处理50s后的第3天校正死亡率可达87.74%。微波处理还可降低绿豆象成虫产卵量、幼虫羽化率、卵孵化率及红小豆发芽率。成虫、卵和豆内幼虫对微波敏感性依次增高。红小豆在中低火处理60s、解冻50s、中火40s、中高火至高火30s以上时间时发芽率都低于一半,为0.21%~48.33%。微波对绿豆象杀虫效果显著,但使用时需考虑微波仪器、处理功率和时间、产品用途及含水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进行优化试验以取得最佳效果。
张民照金文林王进忠孙淑玲覃晓春张志勇
关键词:绿豆象红小豆微波处理杀虫效果发芽率
条华蜗牛破厣前后体内总糖含量的变化
2024年
【目的】了解条华蜗牛破厣前后体内总糖含量变化规律,为深入研究蜗牛破厣生化机理提供参考。【方法】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了两个体质量组条华蜗牛在破厣、休眠、取食或饥饿等条件下足和内脏的总糖含量。【结果】条华蜗牛破厣后体内含糖量升高,体质量组IV蜗牛足、内脏含糖量都高于相应体质量组I。破厣前蜗牛足内含糖量与破厣后的差异显著(P<0.05),而内脏的差异不显著。休眠蜗牛体内含糖量随休眠天数增加有降低的趋势,除体质量组I蜗牛足内含糖量休眠1 d后(27.62μg/mg)显著高于5 d~15 d外,其他休眠时间之间差异都不显著。蜗牛取食后,足和内脏含糖量变化趋势基本类似,都是取食12 h~24 h后增加,然后有所下降。除体质量组IV足外,取食24 h后都显著高于取食12 h和36 h。活动蜗牛体内含糖量随饥饿时间延长有降低趋势,饥饿36 h后含糖量均显著低于饥饿12 h。【结论】条华蜗牛破厣前后体内总糖含量变化与多个因素有关,总糖量变化规律反映了蜗牛破厣的生理生化特征。
张民照覃晓春赵晨张爱环
关键词:总糖含量体质量取食饥饿
亚洲小车蝗痘病毒血清学及增效性初探
该论文建立了亚洲小车蝗痘病毒(OaEPV)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并对其与意大利蝗痘病毒(CiEPV)、西伯利亚蝗痘病毒(GsEPV)、红胫戟纹蝗痘病毒(DkEPV)的血清学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OaEPV是否具有增效性做了...
覃晓春
关键词:血清学绿僵菌
文献传递
北京国家体育场周边趋光性昆虫物种多样性及优势度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2005年7月20日到8月15日通过灯光诱捕对北京国家体育场周边的趋光性昆虫做了物种多样性调查,分析了其优势度。结果表明:国家体育场周边的趋光性昆虫包含10目42科112种,以鞘翅目和鳞翅目数量最大;青革土蝽和黄鞘婪步甲为优势种;在8月6日优势种和所有昆虫的总体数量出现一个高峰。
李竹袁峰覃晓春黄浩常凌小
关键词:国家体育场多样性优势度
斑蝥素对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凋亡基因PP2A表达的影响
2014年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巢组织细胞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基因表达进行分析以研究斑蝥素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PP2A相对表达量与斑蝥素浓度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性,斑蝥素各浓度下PP2A相对表达量差异都不显著(P<0.05),处理24h后对照的极显著高于用斑蝥素处理的(P<0.01)。在相同斑蝥素浓度下,除25μg/mL外其他浓度处理24 h后PP2A相对定量显著高于6 h的(P<0.05)。研究结果说明,斑蝥素处理对卵巢细胞内的PP2A基因相对表达量有一定的影响,且与斑蝥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有一定关系。
张民照杜艳丽郝少东覃晓春王进忠张志勇
关键词:斑蝥素蛋白磷酸酶2A荧光定量PCR
对桃蛀螟具有驱避作用的挥发性活性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桃蛀螟具有驱避作用的挥发性活性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及应用,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顶空动态气体采样法分别收集花期和成熟期向日葵花盘挥发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收集到的挥发物分析,分别鉴定两个时期向日葵花...
杜艳丽郭洪刚张然张爱环闫哲覃晓春张民照
对桃蛀螟具有引诱作用的挥发性活性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桃蛀螟具有引诱作用的挥发性活性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及应用,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诱集源:以接种青霉菌的苹果为诱集源;步骤2,捕集挥发物:对接种青霉菌的苹果挥发物进行顶空捕集与洗脱;步骤3,鉴定挥发物:用气相...
杜艳丽张民照覃晓春艾鹏鹏王军张然
北京大兴春棚瓜类多食性害虫种类及动态调查被引量:2
2019年
了解北京大兴地区春棚瓜类作物之一西瓜害虫主要种类及发生规律,为及时提供害虫预测预报和防治依据。通过田间调查和黄板诱虫对大兴春棚西瓜害虫种类及种群动态进行连续2年调查。结果发现,春棚作物西瓜主要害虫种类都是多食性害虫红蜘蛛、蓟马和蚜虫。黄板诱虫量最高为蓟马,其次为蚜虫,为优势害虫,其他害虫占比都低于0.5%。田间发生较多为红蜘蛛和无翅蚜,连续2年占比分别都在58.07%和6.35%以上,为优势种。无翅蚜高峰期(5月上中旬)早于有翅蚜(5月下旬),6月中旬后减轻。黄板诱到的蓟马6月达高峰,并持续到拉秧。瓜棚花内蓟马6月中旬达高峰,7月因花量减少而有所降低。红蜘蛛2014年6月上旬达到高峰,其后持续降低。2015年有所加重,发生期也有所提前,5月即可轻微发生,6月数量急剧增加,中旬达高峰并持续到拉秧。5—6月重点防治蚜虫,6—7月重点防治蓟马和红蜘蛛。
张民照覃晓春布.布尔玛董兆克张志勇
关键词:西瓜多食性害虫种群动态
桃蛀螟性信息素结合蛋白Cpun-PBP1的cDNA克隆、表达谱及其与配体化合物的结合特性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s,PBPs)在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ée)嗅觉识别过程中的作用,明确其与配体化合物的结合特性。【方法】本研究利用RT-PCR结合RACE方法克隆了桃蛀螟一个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基因;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分析了该蛋白在桃蛀螟不同发育阶段及雌雄蛾间的表达差异;利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对Cpun-PBP1蛋白与16种配基化合物的结合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克隆了一个桃蛀螟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基因,命名为Cpun-PBP1(Gen Bank登录号:KP027486)。Cpun-PBP1开放阅读框全长510 bp,编码169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19.12 k Da,等电点为5.09,N-末端包括由起始位置开始的30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蛋白特征分析显示,该氨基酸序列具有昆虫气味结合蛋白的典型特征,即含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Cpun-PBP1在桃蛀螟成虫阶段表达量最高,且几乎全部在触角中表达,卵期微量表达,幼虫期和蛹期均不表达。通过构建Cpun-PBP1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并获得Cpun-PBP1重组蛋白。荧光竞争结合实验对2种性信息素组分和14种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结合力发现,Cpun-PBP1不但能有效地与桃蛀螟性信息素组分(顺-10-十六碳烯醛和十六醛)结合,结合常数分别为7.32和9.39μmol/L;还能与8种寄主植物挥发物有效结合;其中,与莰烯的结合能力最强,结合常数为3.76μmol/L。【结论】根据这些结果,我们推测Cpun-PBP1在桃蛀螟感受性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双重作用。
贾小俭郝少东杜艳丽张民照覃晓春王进忠王海香冀卫荣
关键词:桃蛀螟表达谱分析原核表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