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成林
- 作品数:30 被引量:50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细胞型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Ⅱ活力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细胞型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Ⅱ(PAF-AHⅡ)活力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PAF-AHⅡ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120例不同病程、梗死面积及病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PAF-AHⅡ活力,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组病程1d、2-3d、4-7dPAF-AHⅡ活力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病程8-14d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程1d、2-3d、4-7d大面积脑梗死组的PAF-AHⅡ活力比中、小面积脑梗死组明显增高(均P〈0.05),病程8~14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程≤7d脑梗死患者的PAF-AHⅡ活力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1,P〈0.05),病程8-14d脑梗死患者的PAF-AHⅡ活力与病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PAF-AHⅡ活力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并对判断脑梗死的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 陈蓓蕾袁成林许俊张桁忠张雄
- 关键词:酶活力脑梗死
- Tourtte综合征神经心理研究及临床观察
- 1999年
- 应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对18例Tourtte综合征儿童行心理测评并对其症状应用泰必利进行治疗,测评结果示Tourtte综合征儿童多有心理异常,表现为神经质行为和违纪、违拗行为。示TS病因为综合性的,治疗上除应用药物控制外,应加强精神行为及心理支持治疗。
- 赵海宁袁成林
- 关键词:泰必利神经心理儿童
- 158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发病与季节气温及年龄的关系被引量:13
- 1999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与季节、气温及年龄的关系。方法对158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出血组543例,缺血组1041例)发病时的季节、气温及年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组病人在1、7、11月份,即低温、高温或气温骤变时发病率增高(P<0.01),且尤以气温突降时明显(P<0.05)。缺血组病人在6、7、8、9、10月份,即夏季发病率增高(P<0.01),尤以气温突升时明显(P<0.05)。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年龄87.9%在50~70岁。结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冬季、夏季,尤其气温骤变时易发生急性脑血管病。
- 陈丽明袁成林李军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气温年龄
- 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理及其防治被引量:10
- 2001年
- 许俊袁成林张桁忠李晓波景坚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心肌酶谱
- 血小板活化因子、花生四烯酸代谢在偏头痛中的意义被引量:8
- 1995年
- 本文对57例偏头痛发作期和间歇期的患者进行了血中的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栓烷B_2、6-酮-前列腺素F_(1α)测定。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意义。提示这三者参与偏头痛的病理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 袁成林刘绪宏许俊
- 关键词:偏头痛血小板活化因子花生四烯酸代谢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多种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vWF,FⅧ:C及各种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极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并分析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及70例健康人血液vWF,FⅧ:C,FIB,ATⅢ,PT,APTT,TT和PT-INR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vWF和FⅧ:C水平较高。且vWF和FⅧ:C水平较高者更易进展为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FIB,ATⅢ,PT,APTT,TT和PT-INR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凝血系统激活。检测血液vWF,FⅧ:C水平将有助于我们诊断和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陈蓓蕾李晓波袁成林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凝血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 多种疾病高凝状态血浆TXB_2、6-酮-PGF_(1α)、VWF、AT-Ⅲ∶C测定意义
- 1992年
- 我们测定血浆TXB_2、6-Keto-PGF_(1α)、VWF、AT-Ⅲ:C 在多种疾病及手术等的变化,并从血小板、血管壁、血管内皮细胞及抗凝血酶等方面,讨论上述指标对高凝状态的诊断意义。对象与方法一、检测对象:对照组31例,无血栓性疾病及服阿斯匹林、避孕药史。疾病组313例:1.心脑、血管、呼吸等多种疾病162例;2.
- 顾健邓惟德沈詹岳张育顾沈阳刘扬郭德祥程英英袁成林刘晓强王晓铃王玲
- 关键词:高凝状态
- 前列腺素E_1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纤维蛋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凯时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治疗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凯时注射液治疗60例TIA患者,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观察,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凯时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室指标纤维蛋白原、血栓前体蛋白均明显降低,而对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无明显影响,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凯时注射液是治疗TIA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 俞龙徐耀袁成林
- 关键词:凯时注射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纤维蛋白原血栓前体蛋白
- 脑缺血后髓鞘基因表达变化的规律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从髓鞘碱性蛋白(MBP)mRNA、髓鞘少突胶质糖蛋白(MOG)mRNA等髓鞘基因表达的角度,探讨脑缺血大鼠髓鞘损伤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SD大鼠四血管闭塞急性全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2 d、4 d、7 d、14 d和28 d五个时间点及假手术组,每组8只;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观察海马组织中MBP mRNA、MOG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后2 d海马组织中MBP mRNA、MOG mRNA表达水平即已降低,至7 d时降低显著,并持续至28 d时达到高峰。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海马组织内MBP mRNA、MOG mRNA表达于再灌流后7 d、14 d、28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脑缺血-再灌流时间延长,大鼠海马组织MBP mRNA、MOG mRNA表达逐渐降低,呈现时间依赖性。
- 陈应柱鲍欢田野包仕尧许俊袁成林
- 关键词:全脑缺血海马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血栓前体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关系被引量:16
- 2005年
- 俞龙徐耀吴健袁成林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栓前体蛋白TPEG水T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