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莉

作品数:10 被引量:120H指数:5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4篇梗死
  • 3篇动脉
  • 3篇心室
  • 2篇心脏
  • 2篇转录
  • 2篇转录因子
  • 2篇脉搏波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核因子
  • 2篇核转录因子
  • 2篇核转录因子K...
  • 2篇发病
  • 2篇反应蛋白
  • 1篇胆固醇
  • 1篇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机构

  • 10篇宁夏医科大学...
  • 4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作者

  • 10篇薛莉
  • 2篇李爱焕
  • 2篇贾绍斌
  • 2篇梁婷
  • 1篇徐新娟
  • 1篇徐清斌
  • 1篇刘莹
  • 1篇朱建华
  • 1篇姚桂华
  • 1篇马菊琴
  • 1篇沙勇
  • 1篇霍勇
  • 1篇纳丽莎
  • 1篇孙佳艺
  • 1篇周子华
  • 1篇仇玉民
  • 1篇马瑞琴
  • 1篇徐方芳
  • 1篇林媛豪
  • 1篇樊冬梅

传媒

  • 5篇宁夏医学杂志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转录因子kappaB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中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因子-kappaB(NF-κB)活化程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重塑(LVRM)作用及其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分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首次AMI患者58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按simpson法计算出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并计算出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增加率(ΔLVEDVI),以△LVEDVI>20%将患者分为心室重塑组33例和无心室重塑组25例;另取20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三组PB-MCs的NF-κB活性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检测,血浆细胞因子TNF-α,IL-1β含量由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①AMI重塑组血浆外周血PBMCs的NF-κB核染色阳性百分率、TNF-α、IL-1β分泌表达均显著增加,高于无重塑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左心室重塑组患者外周血PBMCs的NF-κB核染色阳性百分率与TNF-α、IL-1β表达均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AMI后心室重塑患者外周血PBMCs的NF-κB活性是明显升高的,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分泌来参与心室重塑的发病机制。
樊冬梅薛莉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室复建核因子ΚB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ST)的发生率、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选择AMI行PCI治疗后发生ST的患者28例,围手术期均使用阿司匹林、硫酸氯吡格雷片或噻氯匹定双重标准抗血小板治疗和肝素抗凝治疗。结果因胃溃疡或出血未用或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发生ST8例,在经球囊扩张(PTCA)并尿激酶溶栓术中发生室颤死亡1例,发生ST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死亡1例。22例均于PTCA或PCI治疗血管再通。2例经冠脉搭桥术(CABG)治疗好转。2例可能的ST在术后24h内出现心绞痛,心电图示ST段抬高,肌钙蛋白升高,经加强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后病情好转。多因素logist回归显示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C型病变、支架的长度及早期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是发病的危险因子(P<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的ST形成发生率很低,但是预后较差。复杂的冠状动脉病变型类型和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差可能是ST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早期介入治疗可改善预后。
李爱焕薛莉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支架血栓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室电风暴的救治1例报告被引量:1
2009年
薛莉徐清斌仇玉民林媛豪贾绍斌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室电风暴
中国三甲医院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69
2014年
目的评估三甲医院心内科门诊的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及分布,分析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病风险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共入选中国36家三甲医院的心内科门诊高血压患者97 185例。利用美国Framingham心脏研究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评分量表对入选患者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入选患者年龄(61.2±11.9)岁,收缩压(139.9±19.3)mm Hg。合并存在糖尿病、心房颤动、左心室肥厚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6.5%、6.0%、8.7%和44.3%。整体吸烟率为16.7%,其中男性吸烟率为31.1%。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十年平均发病风险(12.8±12.1)%,男女的平均发病风险分别15.3%和10.3%。62.6%高血压患者合并存在多重脑卒中危险因素,男性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高危、中危、低危患者的比例分别为62.9%、22.1%和15.1%;女性高危、中危和低危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1.4%、21.9%和46.7%。各个危险因素中,未控制的收缩压对本研究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评分的贡献最高。结论有效控制血压依然是高血压患者降低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的最主要工作目标。
孙佳艺巢宝华徐新娟刘莹姚桂华薛莉周宪梁周子华朱建华霍勇
关键词:高血压脑卒中发病风险
平板运动试验与心脏变时功能不全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2009年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ing,TET)心脏变时功能不全(chronotropic incompe-tence,CI)对冠心病(CHD)患者的的诊断价值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165例临床拟诊CHD患者,先后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传统指标、CI及两项联合指标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进行比较;并根据CAG结果分CHD组和非CHD组,分析比较两组间心脏变时功能(chronotropic response,CR):运动中心率变化的各项指标和心脏变时指数(chronotropic response index,CRI)。结果(1)单纯以CI指标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与传统指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率高于传统指标(P<0.05);两项联合指标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传统指标(P<0.01)。(2)CHD组运动CR明显低于非CHD组(P<0.01)。CHD组3支冠脉病变者CR明显低于1、2支冠脉病变者(P<0.01)。CRI与冠脉病变分支数目(r=-0.699,P<0.01)呈负性相关。(3)右冠支、回旋支病变的CR均低于前降支病变(P<0.05)。结论CI指标是诊断CHD的重要价值的指标,可以提高TET对CHD的诊断率。CHD患者CI可以预测心肌缺血程度,预测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提示窦房结发生供血不足的可能性,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更快捷的准确信息。
徐方芳贾绍斌沙勇薛莉纳丽莎马瑞琴
关键词:心脏变时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病变平板运动试验
超敏C反应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A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0-5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02例。全部对象采用VP-1000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检测双侧臂踝脉搏波速(baPWV)同时测定hs-CRP及LDL-C,以baPWV≥1400 cm/s做为诊断As的标准,将入选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As)组和非动脉粥样硬化(uAs)组,对两组间hs-CRP及LDL-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s组hs-CRP及LDL-C均显著高于uAs组(P<0.01);As组baP-WV与血清hs-CRP及LDL-C之间呈正相关(P<0.05,P<0.05)。结论hs-CRP和LDL-C与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为原发性高血压As提供早期诊断依据。
梁婷薛莉王淑霞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踝臂指数、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4
2010年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联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期间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拟诊或已诊断冠心病的患者195例,以上患者均合并至少一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将入选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150例)和非冠状动脉病变组(45例);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冠状动脉病变组分为狭窄≥50%组(97例)和狭窄<50%组(53例)。采集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并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踝臂指数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并选择39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踝臂指数在冠状动脉病变组、非冠状动脉病变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在冠状动脉病变组、非冠状动脉病变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狭窄≥50%组和狭窄<50%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冠状动脉病变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冠状动脉病变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和对照组(P<0.01),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狭窄≥50%组与狭窄<50%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踝臂指数对冠心病无明显预测价值;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对冠心病具有高等预测价值,其截断点为1700cm/s;高敏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具有中等预测价值,其截断点为0.67mg/L。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8.0%,特异度为95.8%,误诊率为4.2%,漏诊率为2.0%,阳性预测值为99%,阴性预测值为92%,两者联合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结论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无明显相关性;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逐渐增大,对冠心病有高等预测价值;高敏C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病�
薛莉梁婷
关键词: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高敏C反应蛋白冠心病
心脏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9年
马菊琴王晓利薛莉
关键词:心脏X综合征发病机制
核转录因子kappaB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AM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因子-kappaB(NF-κB)活化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分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AMI组),25例体检正常人为健康对照组,两组PBMCs的NF-κB表达应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检测,血浆细胞因子TNF-α、IL-1β由放射免疫法测定。对两组指标进行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①AMI组血浆外周血PBMCs的NF-κB核染色阳性百分率、TNF-α、IL-1β分泌表达均显著增加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②AMI患者外周血PBMCs的NF-κB核染色阳性百分率与TNF-α、IL-1β表达均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AMI患者外周血PBMCs的NF-κB活性增高,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分泌来参与AMI的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和心室重塑等病理生理过程。
樊冬梅薛莉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急性心肌梗死
强化降糖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高血糖患者心室重构及血清炎性介递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 I)高血糖患者强化降糖与心室重构及炎性因子分泌的相关性。方法 66例患者分为强化降糖治疗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32例,强化降糖治疗组血糖控制在4.4~7.8mmol/L,常规治疗组血糖控制在7.8~11.1mmol/L。观察2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脏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室壁运动记分(WMS)情况。结果治疗后强化降糖治疗组LVEF、LVEDD、WMS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水平与治疗后的hsCRP、LVEF、LVEDD及LVESD均呈直线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73、0.389、0.397、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降糖治疗可明显改善AM I高血糖患者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AM I的炎性递质有关。
李爱焕薛莉
关键词:心室重构高血糖炎性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