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迟

作品数:41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心脏
  • 16篇心脏再同步
  • 16篇再同步
  • 13篇心肌
  • 11篇心肌病
  • 11篇肌病
  • 10篇心脏再同步化
  • 10篇心脏再同步化...
  • 10篇再同步化
  • 10篇再同步化治疗
  • 10篇同步化
  • 9篇心室
  • 9篇心血管
  • 9篇血管
  • 9篇肥厚
  • 8篇肥厚型
  • 7篇心血管病
  • 7篇心血管病学
  • 7篇血管病
  • 7篇血管病学

机构

  • 2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2篇北京协和医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贵州省兴义市...

作者

  • 41篇蔡迟
  • 31篇华伟
  • 24篇张澍
  • 10篇丁立刚
  • 10篇楚建民
  • 9篇牛红霞
  • 7篇王靖
  • 7篇刘志敏
  • 7篇王靖
  • 5篇樊晓寒
  • 5篇樊朝美
  • 5篇牛红霞
  • 4篇闫丽荣
  • 4篇李一石
  • 3篇段福建
  • 3篇王莉
  • 3篇赵世华
  • 3篇陈柯萍
  • 3篇杨尹鉴
  • 3篇王靖

传媒

  • 9篇中国循环杂志
  • 6篇中华心律失常...
  • 6篇中国心脏起搏...
  • 3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第二十五届长...
  • 1篇中国心脏大会...

年份

  • 3篇2022
  • 8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6
  • 9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超反应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超反应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CRT超反应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间CR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临床随访。CRT术后6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至Ⅰ级或Ⅱ级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定义为CRT超反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52例CRT患者,平均年龄为(58.8±11.6)岁,男性237例(67.3%)。随访6个月,共有97例(27.6%)患者表现为CRT超反应。与CRT非超反应患者相比,CRT超反应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小,LVEF更高,NYHA心功能分级更低,合并高血压比例较高,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β受体阻滞剂比例较高。随访6个月,CRT超反应患者较CRT非超反应患者LAD、LVEDd、LVEF以及心功能改善更显著,且术后QRS波时限更窄,双心室起搏比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OR=3.31,95%CI:1.83~5.97,P<0.001)、基线LVEDd(OR=0.94,95%CI:0.90~0.98,P=0.003)、LVEF(OR=1.05,95%CI:1.01~1.10,P=0.042)、NYHA心功能分级(OR=0.47,95%CI:0.28~0.79,P=0.005)、术后QRS波时限(OR=0.98,95%CI:0.96~0.99,P=0.008)以及双心室起搏比(OR=1.13,95%CI:1.05~1.22,P=0.001)均是CRT超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超过1/4的CRT患者表现为超反应,CRT超反应患者左心室机械重构及电重构指标显著改善。合并高血压、基线LVEDd、LVEF、NYHA心功能分级、术后QRS时限以及双心室起搏比均与CRT超反应相关。
蔡迟蔡敏思华伟牛红霞王靖任晓庆楚建民张澍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
208例中国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特点、预后及单纯型与混合型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并比较单纯型与混合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差异。方法对在阜外医院就诊的208例连续AHC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并对其临床特点、心血管源性病死率及心血管事...
闫丽荣陶永康顼志敏李一石蔡迟樊朝美
文献传递
左心室中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中国人左心室中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MV-HOCM)的患病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对阜外医院从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943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进行分析,把左心室心尖部至左心室基底部压力阶差≥30...
蔡迟王志民闫丽荣刘延玲陶永康项志敏李一石樊朝美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
文献传递
鞘中鞘联合双导丝技术易化左室电极导线植入一例被引量:2
2015年
一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植入患者,术中冠状静脉造影显示左室侧后静脉迂曲,且起始部与冠状静脉主干夹角锐利,导丝难以送入靶静脉。利用鞘中鞘联合双导丝技术,顺利将左室电极导线送入左室侧后静脉,极大的缩短了左室电极导线植入手术时间,减少了射线曝光量。
丁立刚华伟蔡迟牛红霞刘志敏樊晓寒姚焰张澍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左室电极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65例左心室中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目的:左心室中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MVOHCM)是肥厚型心肌病(HCM)中一种少见类型,有关其诊断、发病率、心血管死亡率和事件率的数据比较有限。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左心室中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方法:...
安硕研赵世华段福建王志民王红月蔡迟闫丽荣郭曦莹杨尹鉴李一石樊朝美
植入心肌收缩力调节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一例被引量:9
2015年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冠心病、心肌病等许多心血管疾病的最终转归,治疗手段有限,病死率高,预后差。只有少数患者在心衰晚期接受心脏移植或左心室辅助治疗。心脏再同步治疗( CRT)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治疗难治性心衰的有效器械治疗手段,但仅限于体表心电图QRS波增宽(〉120 ms )的符合CRT适应证的慢性心衰患者[1-2]。但在慢性心衰人群中约70%都是窄QRS波(〈120 ms)的心衰患者,无法从CRT中获益。心肌收缩力调节器( 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 CCM)是近年发展的一种已经在欧洲上市的、新的针对窄QRS慢性心衰患者的器械治疗。本文就国内首次植入CCM治疗慢性心衰的病例进行报道。
华伟樊晓寒王靖丁立刚刘志敏蔡迟陈柯萍张澍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收缩力调节器植入难治性心衰心脏再同步治疗
Danon病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Danon病是一种X连锁显性遗传性溶酶体病,以肥厚型心肌病、骨骼肌病和智力障碍三联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引起的心肌病变与典型的肥厚型心肌病相似。Ⅱ型溶酶体相关膜蛋白是一种高度糖基化的蛋白质,是溶酶体膜的重要组成成份,编码Ⅱ型溶酶体相关膜蛋白的基因突变是导致Danon病的重要病因。现对Danon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特点作一综述。
蔡迟樊朝美
关键词:发病机制
透壁消融指数指导下高功率射频消融对离体猪心的损伤效应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透壁消融指数(LSI)指导下高功率(50W)射频消融对离体猪心的损伤效应。方法应用光感应压力导管对离体猪心进行射频消融,消融功率分为低功率组(30W和40W)和高功率组(50W),通过调整导管压力(5g、10g和15g)达到相应的LSI目标值(5、6和7),分别测量消融灶的长度及深度,并分析LSI及消融功率与消融长度及深度的相关性。结果本离体实验共完成75个消融灶,所有消融灶在射频消融过程中均未发生气爆现象。相关性分析显示,当消融功率介于30W~50W时,LSI与消融长度及深度呈正相关(r=0.49和r=0.51,P均<0.0001)。当达到不同的LSI目标值时,消融功率与消融长度呈正相关(r=0.74,P<0.0001),而与消融深度呈负相关(r=-0.55,P<0.0001)。当达到相同的LSI目标值(LSI=5、6和7)时,消融功率亦与消融长度呈正相关(r=0.75、0.81和0.89,P<0.0001),而与消融深度均呈负相关(r=-0.73、-0.60和-0.75,P<0.0001)。与低功率组(30W和40W)相比,高功率组(50W)消融灶长度更长,消融灶深度更浅,形成宽而浅的消融灶。结论当消融功率介于30W~50W时,LSI与消融长度及深度呈正相关。无论达到不同/相同的LSI目标值,消融功率与消融长度呈正相关,而与消融深度呈负相关。
蔡迟王靖楚建民华伟张澍
关键词:射频消融高功率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与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患者远期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R)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远期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除颤器(CRT-P/D)的患者.患者在CRT植入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MR严重程度分为显著性MR组(Ⅲ~Ⅳ级)及非显著性MR组(0~Ⅱ级),并对其进行长期临床随访,随访终点包括全因死亡事件,心衰加重住院事件以及心脏移植事件.结果共入选20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0.1±10.5)岁,男137例(65.6%).CRT术前有94例患者为非显著性MR,115例患者为显著性MR.术后6个月,194例(92.8%)复查超声心动图患者中共有117例(60.3%)患者为非显著性MR,剩余77例(39.7%)患者为显著性MR.平均随访(23.2±16.8)个月,24例(11.5%)患者发生全因死亡事件,40例(19.1%)患者因心衰加重住院,另有4例(1.9%)患者进行心脏移植.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显著性MR与CRT患者临床预后无相关性(P=0.909),而术后6个月恶化为或持续为显著性MR则是CRT患者远期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显著性MR不是CRT患者远期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6个月时MR改善程度与CRT患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蔡迟华伟杨新玮丁立刚王靖刘志敏樊晓寒牛红霞李崇强陈柯萍张澍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二尖瓣反流临床预后
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术中并发冠状动脉夹层一例被引量:2
2021年
患者女性,52岁,1年前因频发性室性早搏(简称室早)行射频消融术,3月前室早复发,为再次行射频消融入院.术中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室早起源于左右冠状动脉窦交界处,消融后频发室早消失.然而,术中消融导管在标测过程中误入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致冠状动脉夹层,紧急植入2枚支架,术后恢复良好,平稳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为偶发室早,伴心功能减低,目前规范药物治疗,定期门诊随访.
蔡迟王靖楚建民牛红霞张海涛华伟张澍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室性早搏射频消融冠状动脉窦冠状动脉夹层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