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谨

作品数:5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成像
  • 2篇主动脉
  • 2篇64层螺旋
  • 2篇64层螺旋C...
  • 2篇成像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磁共振
  • 1篇型心
  • 1篇血管成像技术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随访
  • 1篇主动脉病变

机构

  • 3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3篇蒋谨
  • 2篇陈加源
  • 2篇杨志刚
  • 2篇印隆林
  • 1篇孙家瑜
  • 1篇朱红梅
  • 1篇吴筱芸
  • 1篇陶客言
  • 1篇尚兰
  • 1篇李真林
  • 1篇李迎春
  • 1篇何丽

传媒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心脏磁共振对肥厚型心肌病应用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肌病,在普通人群中其发病率为1/500,HCM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发病机制是心肌细胞肥厚、排列紊乱、心肌纤维化及胶原沉积以及不稳定的心电活动容易导致恶性心律失常所致。近年来心脏磁共振(CMR)被广泛应用于HCM的诊断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CMR不仅能够准确评估心室功能、心室壁厚度,并且钆延迟强化(LGE)能够无创检测心肌纤维化及瘢痕。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LGE与HCM等多种心血管病的发生相关,并可以预测其发生。本文将回顾相关文献,总结CMR对HCM的应用价值,使CMR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何丽蒋谨尚兰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心脏磁共振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3
2012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主动脉夹层(AD)诊断及术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8例连续性AD患者行64层螺旋CTA,对所有数据进行MPR、MIP、VR等重建分析。结果:CTA结果显示依据DeBakey分类法,Ⅰ型夹层14例,Ⅱ型2例,Ⅲ型42例。所有患者均存在明确的撕裂内膜片及真假腔,动脉期真腔平均CT值较假腔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所有患者均明确显示了初始破口的位置,55例显示了一个或多个再破口,3例Ⅲ型患者未显示再破口。39例Ⅲ型患者初始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降部或降胸主动脉近端,其近端瘤颈长度、宽度分别为0.4~10.8cm(平均3.5cm)、2.2~3.6cm(平均2.8cm),瘤体最大径为3.2~9.2cm(平均5.4cm)。图像准确显示了所有患者主动脉重要分支受累以及假腔内血栓形成情况。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无创、快速、准确性高等优点,是主动脉夹层诊断及术前评价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印隆林杨志刚陈加源吴筱芸蒋谨陶客言李迎春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血管成像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病变腔内支架隔绝术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探讨64层MSCTA技术在主动脉病变腔内支架隔绝术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主动脉夹层(AD)及5例腹主动脉瘤(AAA)患者腔内支架隔绝术后接受了44次64层MSCTA检查。35例患者的图像后处理及分析采用MPR、MIP及VR技术。在全面观察分析图像的基础上,重点观察AD及从A的转归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30例AD患者中,28例假腔内大量血栓形成,2例少量血栓形成。5例AAA患者支架外瘤体完全血栓化。(2)1例无名动脉受累的AD患者,术后3次CTA随访发现无名动脉内血栓形成。1例肠系膜上动脉内血栓形成患者术后15d随访CTA发现血栓未溶解,3个月后再次复查则发现血栓溶解。1例术后随访发现右髂外动脉出现内膜撕裂。5例AAA患者中,1例右髂内动脉闭塞,1例右髂总动脉远端支架内血栓栓塞。(3)14例AD患者有内漏发生,其中Ⅰ型内漏8例、Ⅲ型内漏6例,1例Ⅲ型内漏3个月后再次复查,内漏消失。结论64层MSCTA以其快速、无创、准确性高等优点,结合多种后处理方法可以对腔内隔绝术的疗效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已成为主动脉病变腔内支架隔绝术后随访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之一。
印隆林杨志刚陈加源蒋谨李真林孙家瑜朱红梅
关键词:主动脉病变血管造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