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绍愚 作品数:56 被引量:801 H指数:17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文学 历史地理 更多>>
“开—关”概念场中词汇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1 2019年 "开—关"概念场的词汇的历史演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概念场中词汇的历史替换。常用词的替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个词代替了另一个词占有了概念场中的同一个位置,因为原先的词和后来的词在概念场中的位置很可能是不一样的。二是概念场中的词(如"开")的词义演变,有些词在词义演变后进入了另一个概念场。文章对这些词义演变的途径做了考察和分析。 蒋绍愚关键词:概念场 词义演变 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 被引量:95 2006年 词汇是一个系统,词义也是有系统性的。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来分析词义,可以更好地归纳词义,并厘清词义之间的联系及其历史发展。以概念场为背景,考察各个概念域中的成员及其分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是研究词汇系统历史演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蒋绍愚关键词:词义系统 词汇系统 概念域 把字句略论——兼论功能扩展 被引量:79 1997年 本文根据脂批本《石头记》和《儿女英雄传》的材料来讨论把字句。一.对把字句,学者们看法不一。最常见的是认为"把"的作用是提前动词的宾语,但这种说法对很多把字句不适用,所以,有的学者认为把字句与受事主语句关系更密切,有的用"A 把B+C"来表示把字句,认为其语义特征是"由于 A 的关系,B 变成了 C 所描述的状态。"我们先对《石头记》和《儿女英雄传》的把字句作一个分析。我们用"把 N+VP" 蒋绍愚关键词:把字句 受事主语句 动结式 施事 动宾 施受关系 动态助词“着”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39 2006年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说:“总之,动词形尾‘了’和‘着’的产生,是近代汉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它们在未成为形尾以前,经历过一些什么发展过程,是值得我们深切注意的。”王力先生把“了”和“着”称为“形尾”,我们把它们称为“动态助词”。在现代汉语的北方话中,“了”是表示动词的完成貌的,“着”是表示动词的持续貌和进行貌的。文章所要讨论的是“着”的形成过程。 蒋绍愚关键词:语法化 《左传》《庄子》的无标记被动 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根据《左传》《庄子》的语料,对先秦的无标记被动作了分析。在先秦,及物动词通常是要带宾语的,不带宾语有比较严格的限制,即限于如下10种情况:1)连动共宾;2)“自/相”+Vt;3)“不”+Vt;4)“可/宜”+Vt;5)动词表类;6)动词指称化;7)动词表被动;8)宾语省略;9)综合性动词;10)其他。在这几种情况以外,如果一个及物动词后面没有宾语,而前面的名词或名词词组是这个动词的受动者,则这个动词就是无标记被动。无标记被动可以用“N+Vt+Φ”来表示。“N+Vt+于+N”是由“于”引进动作的施动者,使被动意义更加明显,但“于”不是被动标记。无标记被动也可以出现在下列句法位置上:1)用作使动;2)用作定语;3)无标记被动+“者”;4)单独成句;5)用作指称。无标记被动应与受事话题句区分开,受事话题句的述题实际上是一个具备主语和谓语的小句,这个谓语是表主动的。无标记被动应与作格动词区分开,无标记被动是表动作的,作格动词是表状态的。可以用作无标记被动的动词有一个大致范围:1)必须是及物动词;2)在动词的四种情状类型中,状态类的没有动态性、不能表被动,活动类的较少,达成类和瞬成类的动词较多;3)动词的语义是让受动者受损或不愉快的。从先秦到《史记》,无标记被动的大致情况没有变,但动词不带宾语而表主动的情况,在《史记》中增加了。 蒋绍愚关键词:情状类型 也谈文言和白话 被引量:16 2019年 文言和白话的区别,不在于是脱离口语还是接近口语,而在于文言使用的是上古汉语的词汇语法系统,白话使用的是近代汉语的词汇语法系统。现代汉语的书面语是白话,但文言在今天仍然需要,白话还需要发展和提高。 蒋绍愚关键词:文言 白话 上古汉语 近代汉语 书面语 词义和概念化、词化 被引量:8 2014年 本文讨论了什么是词义,讨论了'两次分类'、'概念化'、'词化'三个相关的问题,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汉语词义和词义构成的历史变化。 蒋绍愚关键词:词义 概念化 词化 李白、杜甫诗中的“月”——计算机如何用于古典诗词鉴赏 被引量:1 2008年 计算机在诗歌鉴赏中如何使用?这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计算机擅长的是检索、分类、统计,而诗歌是感情的结晶、创造的艺术,用机械的检索、分类、统计手段来分析诗歌,无异于扼杀诗歌的生命。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将计算机和人脑相结合:利用计算机强有力的检索功能,快速、全面、准确地提供有关资料。然后由熟悉诗歌的研究者从审美的角度来探索诗歌艺术的奥秘。 蒋绍愚关键词:古典诗词鉴赏 计算机 诗歌鉴赏 杜甫 统计手段 杜甫诗中的特殊句式 2024年 杜甫诗中的特殊句式和散文差别较大,如果不了解这些特殊句式,就会影响诗的阅读和理解。杜甫诗中的特殊句式主要有六类。一是特殊话题句,其结构是“话题+V+NP”,话题可以是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形容词词组在语义上可读作“V+NP+(之)+话题”。二是特殊“兼语句”,即一个普通动词带一个宾语,而在宾语后面又出现一个形容词,和前面的宾语构成主谓关系。三是关系语处于特定位置。如果关系语出现在通常主语、宾语所在的位置上,或者关系语插入句中,往往会引起误解。四是倒装句。在杜诗的注释中常有人提到“倒装”。仔细分析,很多都不是倒装。真正的倒装是有的,但不太多。五是连贯句。唐诗一般是两句一联,一联之中的两句,是两个独立的句子。但杜甫诗中,有的一联才是一个句子,上句和下句要连起来读,我们把它称为“连贯句”。六是二联相续。杜甫诗中有“一与三相续,二与四相续”和“一与四相续,二与三相续”两种情况。当然,诗词的语言毕竟是一种艺术的语言,有些句子高度凝缩,很难做出清晰的句子分析。 蒋绍愚关键词:倒装 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动词 被引量:19 1993年 本文对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四组动词进行分析,并对这些词从六朝到五代的历史演变作一初步考察。这四组词是:(一)言、语、谓、道、说、云、曰;(二)号、呼、唤、叫;(三)歌、唱、吟、嘲、诵、读;(四)食、餐、饭、啖、吃、(?)、饮、呷。用以与白居易诗比较的资料是《世说新语》、《玉台新咏》,李白诗、杜甫诗、《祖堂集》。 蒋绍愚关键词:白居易 杜甫诗 中动词 李白诗 世说新语 六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