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志凌

作品数:18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镜
  • 3篇食管
  • 3篇病理
  • 3篇大肠
  • 2篇食管静脉曲张
  • 2篇皮肤
  • 2篇曲张
  • 2篇息肉
  • 2篇临床病理
  • 2篇淋巴
  • 2篇结肠
  • 2篇静脉
  • 2篇静脉曲张
  • 2篇镜检
  • 2篇肝硬化
  • 2篇CHILD-...
  • 2篇病理分析
  • 2篇肠癌
  • 2篇肠息肉
  • 2篇大肠息肉

机构

  • 18篇成都市第六人...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8篇蒋志凌
  • 10篇陈旭平
  • 7篇邓桂英
  • 5篇陈霞
  • 3篇付丹
  • 2篇付冰
  • 2篇梁红亮
  • 1篇文武
  • 1篇赵越华
  • 1篇何代霞
  • 1篇刘军
  • 1篇甘华田
  • 1篇严利桃
  • 1篇刘靖
  • 1篇向谦
  • 1篇曾育龙

传媒

  • 9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四川省卫生管...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成都医药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肠镜检查在缺血性结肠炎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在缺血性结肠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缺血性结肠炎30例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72h内行结肠镜检查,同时在病变部位取黏膜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便血,80%患者病变部位位于左半结肠,内镜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及纵行溃疡,呈节段性分布,与正常黏膜界限清楚。10例患者行腹部CT检查,8例提示结肠节段性炎症改变;病理学检查无特异性。结论早期行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CT适用于缺血性结肠炎的初步筛查。
陈旭平蒋志凌邓桂英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镜检查
成人Meckel’s憩室14例分析
2006年
蒋志凌
关键词:憩室消化道畸形症状成人
小儿Meckel’s憩室24例临床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小儿Meckel’s憩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与组织形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Meckel’s憩室的小儿患者24例。结果:Meckel’s憩室并发下消化道出血15例、肠梗阻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儿中14例行99mTcO-4腹部显像,与病理符合率为57%。结论:下消化道出血是小儿Meckel’s憩室的常见并发症,核素显像是术前诊断的主要方法,活动期出血、血管畸形可导致假阳性率增加。
蒋志凌
关键词:小儿并发症核素显像
内镜下套扎术治疗98例门脉高压性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评价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EVL在控制和预防食道静脉曲张再出血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象与方法 :男性 83例 ,女性 15例 ,平均年龄 5 2 3岁 ,共 98例 ,16 6次套扎 896个点。结果 :成功率 10 0 % ,并发症少而轻 ,但仍有早期再出血 ,门脉高压性胃病出现或加重和肝功能受损程度加重等病例发生。结论 :掌握手术指征 ,选择适宜病例 ,EVL临床疗效肯定 。
陈旭平曾育龙付冰陈霞蒋志凌
关键词:内镜套扎术
CT门静脉血管成像与内镜诊断胃食管静脉曲张的比较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比较CT门静脉血管成像(CTP)与内镜诊断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的效果,探讨CTP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血管的显示及其在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3例肝硬化患者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门静脉血管成像,观察胃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有无其他侧支开放,并在4周内行内镜检查,了解胃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结果 43例患者中有33例经胃镜确诊食管静脉曲张,其中CTP诊断与胃镜相符29例;胃镜诊断胃底静脉曲张14例,其中有12例CTP诊断与之相符;CTP诊断胃食管静脉曲张与内镜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但在判断食管静脉曲张部位上与胃镜一致性较差。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可采用CTP进行随访,以评估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可减少不必要的内镜随访。
陈旭平蒋志凌陈霞付丹刘军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胃食管静脉曲张门静脉造影术内镜
比沙可啶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Bristol1型和2型大便患者肠道准备质量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大便Bristol1和2型患者易出现肠道准备差的情况.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比沙可啶联合2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ELP)对Bristol1和2型患者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方法 Bristol1和2型的患者按照奇偶数原则随机分配进入2 L PEG-ELP组(A组)或10mg比沙可啶+2 L PEG-ELP组(B组);非Bristol1和2型的患者接受2LPEG-ELP组(C组)进行肠道准备.肠道准备质量按波士顿肠道准备分级进行评价(BBPS).主要研究终点设定为全结肠充分准备率,每一肠段的充分准备率、息肉发现率(PDR)、不良反应作为次要研究终点.结果 共有640例患者纳入并完成研究,其中A组214例、B组213例、C组213例.B组患者完全肠道准备率明显高于A组(88.7%与61.2%,P﹤0.001),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7%与85.0%,P=0.316).B组PDR明显高于A组(43.2%与25.7%,P﹤0.001),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2%与37.6%,P=0.277).3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 mg比沙可啶+2L PEG-ELP能够提高Bristol 1、2型患者肠道准备质量和PDR.Bristol粪便分型图(BSFS)是指导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简单易行的工具.
严利桃梁红亮蒋志凌邓桂英刘靖莫宗林
关键词:肠道准备比沙可啶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浸润深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浸润深度的关系,为早期胃癌个体化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经外科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18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年龄、性别、有无消化道出血、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肿瘤部位、大小、内镜分型、分化程度与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18例早期胃癌患者中,黏膜下层浸润9例,其中淋巴结转移3例;黏膜内癌9例,均无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为未分化型9例,其中癌细胞浸润至黏膜下层7例,伴淋巴结转移3例;分化型9例,仅有2例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及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浸润深度无关(P>0.05),内镜分型为Ⅲ型提示黏膜下浸润可能性大(P<0.05)。结论内镜下大体分型为Ⅲ型的早期胃癌,因多有黏膜下层的浸润,淋巴结转移率高,不适合内镜下治疗。
蒋志凌邓桂英
关键词:早期胃癌临床病理胃镜淋巴结转移
Child-Pugh分级对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的评估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Child-Pugh分级对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4例死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Child-Pugh分级对初次入院资料进行评分及分级,并计算初次入院至死亡的时间。结果:Child-Pugh分级A级生存时间56.2±24.7月、B级33.1±10.5月、C级12.6±9.6月;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患者,生存时间相对非出血者低(P<0.05)。结论:Child-Pugh分级可做为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时间的重要的客观指标。而是否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对生存时间有较大的影响;上腹部增强CT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有无肝肾分流等侧支循环的评估有助于出血风险的判断。
何代霞陈旭平蒋志凌
关键词:肝硬化预后CHILD-PUGH
大肠癌12例误诊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因本病或其他原因先后两次在我院住院治疗,最终诊断大肠癌患者12例。结果:上腹痛3例,误诊胆囊结石2例、急性胰腺炎1例。便血3例,误诊胃溃疡1例、痔疮2例。贫血2例,诊断缺铁性贫血。直肠癌侵及膀胱引起血尿1例,诊断前列腺增生。因腹泻诊断急性肠炎1例。其他原因住院2例。两次入院间隔时间半月至14个月,平均8个月。行根治手术7例,姑息手术3例,2例未作手术。随访有5例死亡,其平均生存期5月。结论:大肠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误诊为胆囊结石、结肠炎、痔疮等,临床工作中应注意病史搜集,对不明原因贫血、大便习惯改变、便血等提高警惕,对高危人群应行全结肠镜检筛查并积极治疗大肠腺瘤。
蒋志凌
关键词:大肠癌误诊
132例大肠息肉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患者好发年龄、主要临床表现及息肉的发生部位、大小和病理类型及癌变规律。方法:对电子肠镜检查中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检查患者1030例,检出大肠息肉132例,检出率12.8%,其中男性78例,女性54例;好发年龄50~69岁,占59.1%;腺瘤性、炎性、增生性、幼年性息肉各占63.8%、23.7%、8.9%和3.6%;息肉部位分别为盲肠4.0%、升结肠9.8%、横结肠6.7%、降结肠4.5%、乙状结肠33.9%、直肠41.1%。132例患者中,便血46例,21例息肉直径大于1.5cm者皆有便血;有4例发生癌变,癌变率3.0%,癌变息肉平均直径2.8cm。结论:50~69岁大肠息肉发病率较高;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息肉直径较大及局灶癌变者易出血,男性较女性更易患大肠息肉;息肉好发部位为左半结肠;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较常见;左半结肠、直径≥2.0cm息肉容易癌变;内镜切除大肠息肉可预防息肉癌变。
陈旭平蒋志凌邓桂英赵越华
关键词:大肠息肉内镜检查发生率病理类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