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茂星

作品数:14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病毒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脑炎
  • 5篇脑炎
  • 4篇流行性
  • 4篇流行性乙型脑...
  • 3篇血清
  • 3篇抗体
  • 2篇新型冠状病毒
  • 2篇血清学
  • 2篇乙型脑炎病毒
  • 2篇蚊虫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脑炎病毒
  • 2篇冠状
  • 2篇冠状病毒
  • 2篇病原学
  • 2篇病原学监测
  • 1篇性疾病

机构

  • 11篇甘肃省疾病预...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兰州大学
  • 1篇大理学院
  • 1篇平凉市疾病预...

作者

  • 13篇董茂星
  • 5篇张晓曙
  • 4篇刘建锋
  • 4篇陈瑛
  • 4篇赵晓虹
  • 4篇于德山
  • 3篇温小云
  • 3篇付鸿
  • 3篇甄晓荣
  • 3篇金娜
  • 2篇梁国栋
  • 2篇王旭霞
  • 2篇贾玉新
  • 2篇朱贞
  • 2篇付士红
  • 2篇姜中毅
  • 2篇孟蕾
  • 2篇张秉玲
  • 1篇何英
  • 1篇王环宇

传媒

  • 2篇病毒学报
  • 2篇疾病预防控制...
  • 2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2011年蚊虫种类及虫媒病毒调查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调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蚊虫种类及所携带虫媒病毒分布状况。方法使用诱蚊灯于18:00至次日06:00进行蚊虫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后液氮保存并运送至实验室备检;通过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并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新分离病毒的序列进行分析,完成同源性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2011年8月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7个县(市)共采集到蚊虫标本3属6种24028只,其中刺扰伊蚊最多,占采集总数的32.80%(7880/24028),淡色库蚊占30.26%(7272/24028);通过细胞培养分离到1株可以引起两种细胞(BHK-21和C6/36细胞)病变的病毒分离株(GS11-155);此外在32批蚊虫标本中检测到病毒(库蚊黄病毒、盖塔病毒、辽宁病毒)基因阳性,对其中11批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发现,1批为蚊传黄病毒,3批为盖塔病毒,7批为辽宁病毒。结论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优势蚊种为刺扰伊蚊,且蚊虫携带多种虫媒病毒,包括蚊传黄病毒、盖塔病毒和辽宁病毒。
查冰于德山付士红李国太吕志蒋建祥唐承军贾玉新董茂星赵海梁国栋
关键词:蚊虫盖塔病毒
2018年甘肃省东南部地区健康人群乙型脑炎病毒中和抗体调查
2022年
目的通过调查甘肃省东南部地区健康人群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中和抗体水平,评价人群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免疫屏障,为制定JE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在甘肃省东南部4个市(平凉市、庆阳市、陇南市、天水市),选择0~14岁组、15~39岁组、≥40岁组共3个年龄组健康人群,采集血清标本,采用噬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JEV中和抗体。不同组间JEV中和抗体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调查1590人,JEV中和抗体总阳性率为28.81%,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为1:27.09。0~14岁组、15~39岁组、≥40组健康人群的抗体阳性率依次为32.96%、20.32%、30.63%,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29,P<0.001)。平凉市、庆阳市、陇南市、天水市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62%、22.22%、33.00%、30.30%,各市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9,P=0.006)。结论甘肃省东南部地区健康人群JEV中和抗体阳性率低,存在JE流行风险。
赵晓虹董茂星杨晰健魏欢金娜陈瑛张晓曙刘建锋
关键词:乙型脑炎病毒中和抗体
甘肃省2005-201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分析2005-2019年甘肃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的时空聚集性。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19年甘肃省乙脑发病率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三维趋势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甘肃省2005-2019年共报告乙脑1525例,年均发病率为0.39/10万。三维趋势分析显示,甘肃省乙脑发病呈现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渐升高。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2005-2012年、2013-2019年乙脑发病率Moran’s I值分别为0.589、0.652。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2005-2012年、2013-2019年乙脑发病率分别有18个、31个高值聚集县区。时空扫描分析显示,2005-2012年和2013-2019年乙脑发病各扫描到1个一类时空聚集区,聚集时间分别为2006-2007年和2017-2018年,聚集区半径分别为189.05km、244.37km。结论甘肃省2005-2019年乙脑发病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高发病区域和有病例报告地区有所扩大;应施行分区域、有重点、综合性的乙脑防控策略。
金娜张晓曙董茂星张秉玲张宁静刘舒瑜孟蕾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
甘肃省人群新型冠状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人群血清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简称新冠病毒)IgG抗体水平,为疫情防控提供重要血清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23年2月选取甘肃省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每个市/州分别选取2个县/区,按照0~<5、5~<15、15~<25、25~<60、60~<80、≥80岁6个年龄段进行抽样。对调查对象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状况、疫苗接种情况等回顾性调查,同时采集调查对象外周静脉血,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ARS-CoV-2 IgG抗体。分别采用χ^(2)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效调查6238人,出现发热、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者5302人,占85.00%,自诉未发病者303人,占4.86%,不清楚是否发病的占10.15%(633人)。血清SARS-CoV-2 IgG总阳性率为96.31%(6008/6238),抗体浓度(发光值)为66.99(41.83,83.49)。自诉发病组(含确诊)、自诉未发病组和不清楚是否发病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25%(5156/5302)、89.11%(270/303)和91.94%(582/633)。各市/州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7,P<0.05);5~<80岁人群抗体阳性率最高(97.07%,5174/5330),80岁以上老人抗体阳性率最低(90.57%,586/647),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0,P<0.05);医护人员、学生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98.41%(806/819)和97.87%(1242/1269),不同职业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5,P<0.05)。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2剂次及以上者5775人,占总调查人数的92.58%,5岁以下儿童全程接种率最低(28.74%,75/261),其次为80岁以上老人(85.16%,551/647),5~<80岁人群全程接种率为96.60%(5149/5330),不同年龄组间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3.87,P<0.05)。自诉发病组完成接种2剂次及以上者占93.34%(4949/5302),抗体阳性率为97.25%(5156/5302);自诉未发病组全程接种率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47%(262/303)和89.11%(270/303);自诉不清�
张慧敏梁舒姜中毅王彪张慧蒋小娟董茂星成瑶姚进喜于德山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疫苗接种血清流行病学
2009─2013年甘肃省风疹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2014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风疹病毒流行情况,进行风疹野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方法2009—2013年从甘肃省风疹暴发和散发病例中采集具有风疹典型症状患者咽拭子标本255份,经用非洲绿猴肾细胞/淋巴信号激活因子转染的非洲绿猴肾细胞(Veto/SLAM)从风疹病例咽拭子标本中分离风疹野病毒,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风疹病毒株进行基因型别检测分析。结果2009—2012年甘肃省共报告疑似风疹7964例,临床诊断7334例,实验室诊断630例,对送检的255份风疹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35株风疹野病毒,分离率为13.73%;分离鉴定出的35株风疹野病毒病例中,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共30株,占阳性毒株总数的85.71%,15岁以上的5株,占阳性毒株的14.29%;35株风疹野病毒流行株主要分布在甘肃省9个市、州的17个县、区。结论甘肃省2009~2013年风疹野病毒流行优势株为IE基因型,是甘肃省风疹病毒优势株。
付鸿陈瑛甄晓荣刘建锋朱贞赵晓虹董茂星温小云
关键词:风疹病原学病毒分离
基于三种试剂盒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被引量:8
2020年
为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发病后血清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本研究使用三种不同检测原理的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来自甘肃省33例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确诊病例的58份血清标本,分别进行了病毒特异性抗体(IgM、IgG和总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COVID-19发病后IgM、IgG和总抗体阳性率随发病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上升:发病早期3d以内,三种试剂盒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在13.6%~31.8%之间;发病4~7d时,阳性率在36.4%~45.5%之间;发病8~14d时,阳性率在55.6%~77.8%之间;而发病15d以上时,阳性率达到100%。此外,本研究使用三种试剂盒检测了健康人血清标本,检测特异性在99%~100%之间。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三种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综上所述,三种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盒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COVID-19疑似病例在核酸检测阴性时的辅助诊断;本研究初步获得的SARS-CoV-2特异性抗体动态变化特征可为COVID-19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无症状感染者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依据。
姜中毅毛乃颖朱贞张燕崔爱利汪鹏徐丛杉董茂星王雪莹于德山许文波
关键词:血清学检测
长期施肥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在地球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但驱动着地球化学的进程而且对维持地球上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有着很大的贡献。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是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分析的基础,但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使得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董茂星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
文献传递
外来树种日本落叶松对森林土壤质量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5
2008年
以甘肃小陇山林区8~30年林龄日本落叶松林(外来树种)、油松林(乡土树种)及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树种森林的土壤质量和细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森林土壤pH无明显变化;林龄越长,土壤含水量越高.土壤总氮与有机质含量以次生林最高,其次为日本落叶松,油松最低.不同林龄森林土壤总氮与有机质含量无明显变化,表明树种是影响土壤质量的主要因素.与乡土树种油松相比,外来树种日本落叶松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显示,次生林土壤细菌多样性最高,而外来树种日本落叶松土壤细菌多样性最低.对DGGE图谱的聚类分析发现,小陇山不同森林土壤细菌类群分属变形杆菌、噬纤维黄杆菌和高G+C含量革兰氏阳性细菌类,其中分属变形杆菌为主要类群.进一步分析发现,日本落叶松的细菌群落组成具有更高的相似度,说明日本落叶松正在使该地区土壤细菌多样性发生变化.
杨鑫曹靖董茂星马晓军
关键词:小陇山外来物种细菌多样性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甘肃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时空分布及自然疫源地研究
王旭霞穆秋玲于德山刘旭红张晓曙贾玉新董茂星李慧
该研究属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科,课题组以乙脑这一特殊传染性疾病为切入点,收集甘肃省长达60年的乙脑发病数据,从时空分析、空间聚类分析的可视化角度,研究甘肃省乙脑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规律,进一步研究并明确甘肃省的气象、环境等因...
关键词: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性疾病
2011—2012年甘肃省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与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2011—2012年甘肃省麻疹实验室运转状况,为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2年甘肃省麻疹实验室网络(MLN)血清IgM检测、病原学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麻疹监测系统(MSS)报告甘肃省疑似麻疹1 275例,采集血清标本1 242份,采集率97.41%;麻疹IgM抗体阳性710份,阳性率57.16%;检测风疹血清标本1 198份,阳性率20.36%;2011—2012年共收到疑似麻疹、风疹咽拭子标本1 019份,分离出58株麻疹病毒,鉴定为H1a基因亚型;分离出风疹病毒20株,为1E基因型;2011—2012年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实验室,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麻疹实验室组织的现场认证,血清盲样考核和血清复核符合率均为100.00%;全省14个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网络实验室,连续两年通过了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职能考核和现场认证,血清盲样考核符合率96.67%,血清抽样复核符合率98.41%。结论 2011—2012年甘肃省MLN运转良好,为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诊断和麻疹流行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阻断麻疹病毒传播提供了科学依据。
付鸿陈瑛甄晓荣温小云赵晓虹董茂星刘建锋王慧玲蒋小泓
关键词:麻疹实验室网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