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存海

作品数:6 被引量:58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电纺
  • 3篇纺丝
  • 3篇超细
  • 2篇电纺丝
  • 2篇乙烯
  • 2篇乙烯醇
  • 2篇亲和
  • 2篇亲和性
  • 2篇羟基
  • 2篇羟基酸
  • 2篇烯醇
  • 2篇细胞
  • 2篇细胞亲和性
  • 2篇细纤维
  • 2篇纤维
  • 2篇静电纺
  • 2篇静电纺丝
  • 2篇聚丙交酯
  • 2篇聚乙烯
  • 2篇聚乙烯醇

机构

  • 6篇天津大学

作者

  • 6篇董存海
  • 5篇姚康德
  • 5篇袁晓燕
  • 3篇段斌
  • 2篇张园园
  • 1篇何明宇
  • 1篇赵瑾

传媒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电纺聚乳酸超细纤维及其杂化膜的研究
电纺是一种借助于高压静电作用对聚合物溶液或熔体进行纺丝的过程,它所形成的纤维直径范围为几纳米至几微米。电纺纤维膜的纤维直径较细、表面积高,且具有多孔结构,在过滤、传感、复合材料、创伤敷料、药物释放以及组织工程支架等领域有...
董存海
关键词:聚乙烯醇聚乙烯亚胺杂化膜
文献传递
聚α-羟基酸酯/壳聚糖超细纤维杂化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α-羟基酸酯/壳聚糖超细纤维杂化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组织修复材料技术。该膜是由聚α-羟基酸酯的直径为50nm~500nm纤维,和质量百分比为10~90%壳聚糖及聚乙烯醇或聚氧化乙烯的直径为50nm~...
袁晓燕姚康德董存海段斌张园园
文献传递
电纺制备聚乙烯醇/聚乙烯亚胺超细纤维研究
2005年
以聚乙烯醇(PVA)和聚乙烯亚胺(PEI)为原料,由其混合水溶液通过电纺法制备亲水性超细纤维膜。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纤维形貌,并通过分析溶液性质参数,讨论PEI/PVA质量比和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条件下,由质量比为75/25的8%PVA/PEI水溶液,可制得均匀的超细纤维,其直径为100~300nm,而PVA/PEI超细纤维的形貌主要与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粘度有关。由电纺制备的PEI/PVA超细纤维膜最终可用于创伤敷料等组织修复材料。
何明宇董存海袁晓燕姚康德
关键词:电纺超细纤维聚乙烯醇聚乙烯亚胺
静电纺丝制备聚丙交酯超细纤维被引量:5
2005年
对溶液静电纺丝制备直径小于200 nm的超细聚D,L-丙交酯(PLA)纤维进行研究,以期获得与细胞外基质尺度相近的组织修复物.以扫描电镜观察纤维形貌,结果表明溶剂是决定PLA超细纤维形成的关键因素,与丙酮相比,N,N-二甲基甲酰胺是PLA静电纺丝较为理想的溶剂.在PLA溶液中加入有机盐三乙基苯氯化铵,可使溶液的电导率大大提高,从而导致PLA超细纤维直径从500 nm降低至100~200 nm.表面活性剂Span-80的加入并没有使PLA超细纤维变得更细,而是形成了带有珠状缺陷的纤维网.
董存海段斌袁晓燕姚康德
关键词:静电纺丝超细纤维形貌直径
聚α-羟基酸酯/壳聚糖超细纤维杂化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α-羟基酸酯/壳聚糖超细纤维杂化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组织修复材料技术。该膜是由聚α-羟基酸酯的直径为50nm~500nm纤维,和质量百分比为10~90%壳聚糖及聚乙烯醇或聚氧化乙烯的直径为50nm~...
袁晓燕姚康德董存海段斌张园园
文献传递
静电纺丝制备生物降解性聚合物超细纤维被引量:51
2003年
以丙酮为溶剂,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丙交酯(PLA)及其与己内酯共聚物(PLLA CL)的超细纤维.考察了溶剂、电压、溶液质量分数及流量对超细纤维形貌和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电纺丝过程中,由于溶剂易于挥发,经常会造成喷头堵塞.PLA与PLLA CL的静电纺丝结果相似:纺丝初期,降低电压,增加溶液质量分数和流量,可得到直径小于1.5μm的超细纤维;纺丝后期,受溶剂挥发的影响,可得到直径为700~900nm的螺旋状超细纤维.
袁晓燕董存海赵瑾姚康德
关键词:静电纺丝聚丙交酯丙交酯己内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