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部闭合性喉气管损伤117例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颈部闭合性喉气管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17例颈部闭合性喉气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的主要致伤原因为汽车车祸和绳索勒伤74例,占63.2%。喉气管完全和部分断裂69例,占59%。主要临床表现是颈部及咽喉疼痛伴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声音嘶哑或失音、咯血及血痰、吞咽困难、饮水发呛。最常见的体征是颈部皮下气肿、喉气管软骨下陷或移位畸形。采用紧急气管切开术76例(65%),78例(66.7%)立即行喉气管吻合术、气管修补或重建术及"T"形管扩张,术后早期死于伴随伤者2例,通气良好者74例,必须再次成形者2例。31例后遗喉气管瘢痕狭窄,皆采用喉裂开、喉气管成形术及"T"形硅胶管扩张术治疗痊愈。气管食管瘘同时修补或重建10例,失败4例,二次修补失败1例。结论①气管切开是紧急建立通气的最好方法;②及时手术修复并用"T"形硅胶管扩张0.5~1年,并注意预防"T"形管上下端肉芽生长、管内干痂阻塞、"T"形管上移、误咽等并发症,可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③对于气管食管瘘应早期修复并鼻饲2周以上,有利于瘘孔愈合。
- 滕清晓王梅英付国强董保华
- 关键词:闭合伤喉外伤气管外伤喉气管狭窄气管食管瘘气管切开术
- 外耳道臭氧吹气联合派瑞松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评估外耳道臭氧吹气联合派瑞松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0月间就诊于我科的90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8例,行外耳道臭氧吹气联合派瑞松治疗;对照组42例,行4%硼酸酒精治疗。随访20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对比,实验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外耳道臭氧吹气联合派瑞松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 董保华滕清晓张锋董晓鸣
- 关键词:臭氧派瑞松真菌性外耳道炎
- 外耳道炎真菌分布情况及派瑞松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外耳道炎真菌分布情况及派瑞松的治疗疗效。方法以2017年5月-2018年5月河南宏力医院耳鼻喉科诊治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符合本次研究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真菌性外耳道炎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派瑞松治疗,常规组则采用5%水杨酸乙醇擦拭外耳道。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前统计所有患者真菌(曲霉菌、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酵母菌)分布情况,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外耳道炎恢复情况,统计不良反应。结果真菌分布中,真菌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曲霉菌(72.2%)、白假丝酵母菌(11.1%)、热带假丝酵母菌(7.4%)、酵母菌(5.6%);经相应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与常规组91.1%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霉菌是诱发真菌性外耳道炎常见真菌,使用派瑞松能有效治疗炎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可进行临床推广。
- 董保华滕清晓
- 关键词:外耳道炎真菌
- 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86例远期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和/或骨疡型)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总结2001年1月~2004年1月,经3年以上随访的86例开放式乳突根治加I期鼓室成形术病例,分析其优、缺点及远期疗效。结果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远期听力较术前听力气导提高17dB,远期复发率为4.7%。结论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远期疗效较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合理选择应用。
- 滕清晓王梅英付国强董保华
- 关键词:中耳炎胆脂瘤中耳远期疗效
-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腭垂腭咽成形术在鼾症治疗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腭垂腭咽成形术在鼾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鼾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腭垂腭咽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平均低通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头痛、出血、呛咳以及间歇性窒息)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呼吸暂停时间、低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呼吸暂停时间以及低通气时间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腭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鼾症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应用和推广。
- 董保华
-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腭垂腭咽成形术鼾症
- 扁桃体剥离方法改进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为扁桃体剥离术后患者最痛苦的疼痛、出血和饥饿感寻求改进方法,弥补常规手术的不足。方法采用扁桃体被膜外棉球填充衬垫剥离术。观察指标为出血量统计、腭弓腭垂肿胀淤血情况、术创伪膜生长情况、术后第几天始进半流质饮食。结果出血量少或中等,无大量出血,腭弓腭垂肿胀轻微,疼痛较轻,术创伪膜12~18h萌出,术后第3天始进半流质饮食。结论该方法是传统扁桃体剥离术改进的初步尝试,达到了止血、剥离同时完成以及术后疼痛、反应轻、进食早的目的。
- 付国强滕清晓董保华
- 关键词:扁桃体剥离术疼痛出血饥饿感
- 腺样体切除对儿童鼻窦炎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对儿童鼻窦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62例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切除肥大腺样体后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内窥镜评分为(3.82±1.51)分,对照组为(4.64±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样体切除对鼻窦炎治疗效果有促进作用,是儿童鼻窦炎治疗的必要辅助治疗手段。
- 张锋滕清晓董保华武慧丹
- 关键词:腺样体肥大鼻窦炎儿童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误诊原因。方法对38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其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结果38例中,男25例,女13例,男∶女=1.9∶1。3岁以内者34例(89.5%)。误诊病种主要为肺炎16例(42.1%)及气管、支气管炎13例(34.2%),其次为肺气肿5例(13.2%),胸膜炎2例(5.3%),肺脓肿1例(2.6%),食管异物1例(2.6%)。误诊时间3d~1年,平均17d。异物种类且多为植物性异物33例(86.8%),误诊率为25.9%。结论该病误诊的主要原因有:医生临床经验不足,未能明确异物吸入史或被忽视;医师只重视并发症,忽视原发病而误入别科诊治;X线检查未密切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因此,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正确诊断和治疗。
- 滕清晓付国强王梅英董保华
-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误诊
-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3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在耳内镜下行鼓膜置管术治疗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138例(156耳)的临床疗效。结果治愈118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92.7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与传统额镜置管相比,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董保华滕清晓付国强董晓鸣
-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耳内镜鼓膜置管
- 臭氧在治疗婴儿真菌性外耳道炎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外耳道内臭氧吹气治疗婴儿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效果。方法 89例婴儿真菌性外耳道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与对照组(44例),实验组行双氧水清洗加外耳道臭氧吹气治疗,对照组行双氧水清洗加3%水杨酸酒精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78%明显优于对照组7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5例外耳道灼热痛、红肿。结论臭氧吹气治疗婴儿真菌性外耳道炎临床效果明显,患儿耐受性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董保华滕清晓董晓鸣
- 关键词:臭氧婴儿真菌性外耳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