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长青
- 作品数:235 被引量:600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电镜在肿瘤诊断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1997年
- 电镜在肿瘤诊断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南京八一医院(南京市210002)苏长青综述乐美兆审校近年来,诊断电镜在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使人们普遍了解了一些对各种疾病诊断有价值的超微结构特征,特别是电镜技术与其它研究手段的结合,如免疫电镜、分子杂交电镜、电镜酶细胞...
- 苏长青
- 关键词:肿瘤电镜标志物细胞器
- 胃肝样腺癌的超微结构诊断研究被引量:5
- 1995年
- 本文对6例手术切除的胃肝样腺癌进行了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表明肝样分化区的肿瘤细胞具有许多肝细胞癌特征,如胞质内胆汁、向心性环层小体、糖原颗粒及癌细胞间的毛细胆管.在扩张的粗面内质网池中的球形小体和细胞间的球形小体含有层状或纤维状结晶体.这些球形小体可能为光镜下所见的嗜酸性小体,含AFP物质.
- 乐美兆苏长青李祥周宋小明
- 关键词:胃肝样腺癌超微结构胃肿瘤
- 靶向肝癌表达p16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对裸鼠移植瘤的抗癌活性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利用已构建好的在肝癌细胞中定向表达p16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AFP-p16,研究腺病毒介导p16基因的表达对肝癌裸鼠移植瘤的抗癌活性。方法:培养肝癌细胞SMMC-7721,于裸鼠右侧腹部近腋下皮肤注射1×106细胞数细胞悬液,建立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成瘤后给于瘤体内AdAFP-p16病毒注射治疗,病毒总量1×109pfu/只,观察AdAFP-p16对肝癌模型的抗肿瘤疗效以及p16基因表达引起的肝癌细胞病理变化。结果:AdAFP-p16能够介导p16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具有明显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60.12%(P<0.01),引起肝癌细胞的坏死。结论:AFP启动子控制的p16基因在肝癌细胞中定向表达,能够抑制肝癌模型的生长,对肝癌综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周梅芳林彬朱杰敏高三度苏长青
- 关键词:肝癌P16基因腺病毒靶向基因治疗
- 可调控的鼠白细胞介素-12双亚基共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在体外表达
- 2008年
- 目的构建可经米非司酮(RU486)调控表达小鼠白细胞介素-12(mIL-12)单链融合基因的真核载体,并鉴定其调控表达效果。方法以GCp35Ep40PN质粒为模板,分别获取mIL-12p40和p35亚基的基因,重叠PCR引入linker后,克隆入pCA14质粒,测序正确之后,装入可调控载体pRS-17而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RS-RUmIL-12。用Lipofectamine2000将pRS-RUmIL-12质粒转染HEK293细胞,以不同剂量的RU486诱导其表达,然后用ELISA法检测其培养上清液中mIL-12蛋白的含量。结果所得mIL-12单链融合基因序列与设计一致。pRS-RUmIL-12在体外转染HEK293细胞后,ELISA检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无诱导剂RU486时,mIL-12蛋白表达量很低,而加入诱导剂RU486后,可以诱导mIL-12的表达,并在一定范围内mIL-12的蛋白表达量与诱导剂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成功构建了可经RU486调控的mIL-12双亚基共表达的真核表达质粒,可用于进一步的基因调控和基因治疗研究。
- 陈坚张斌薛绪潮方国恩苏长青钱其军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融合基因真核表达米非司酮
- 恶性横纹肌样瘤的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观察(附2例误诊分析)
- 1996年
- 恶性横纹肌样瘤的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观察(附2例误诊分析)苏长青,乐美兆,宋小明恶性横纹肌样瘤(MRT)是一种很少见的肿瘤,本文对2例被误诊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恶性黑色素瘤的MRT进行观察研究,初步探讨了其组织起源、病理特点和误诊原因。1方法与结果1...
- 苏长青乐美兆宋小明
- 关键词:恶性横纹肌样瘤超微结构
- 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细胞周期素D1和P16与肺癌的生物学特性(英文)
- 2005年
- 背景:细胞周期素D1和P16通过调节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的活性而实现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人类多种肿瘤中都存在不等的细胞周期素D1基因扩增或过表达,并伴随P16基因的高频率失活。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D1基因的扩增和P16基因的缺失与肺癌的关系。设计:病理标本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八一医院生化科。对象:肺癌标本40例均来源于1998-06/1999-06解放军第八一医院手术的肺癌患者,患者均知情同意,分别在肿瘤区及正常肺组织区取材。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以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在同一反应管中同时扩增细胞周期素D1基因和P16基因。取10μL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在15g/L琼脂糖凝胶上电泳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肺癌患者病理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1和P16的基因扩增结果。②细胞周期素D1和P16与肺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①细胞周期素D1和P16扩增结果:肺癌细胞周期素D1扩增的阳性率为55%(22/40),P16阳性率为65%(26/40)。②细胞周期素D1和P16与肺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两者扩增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随转移的发生和病程的发展,细胞周期素D1扩增阳性率升高而P16阳性率下降。结论:细胞周期素D1的扩增和P16的缺失与肺癌细胞的高增殖活性密切相关。检测两种基因的变化,可有助于判断肺癌的转移、恶性度及评估预后。
- 邱红苏长青
- 关键词:肺肿瘤基因P16
- 放射线诱发Lewis肺癌细胞株凋亡的研究被引量:3
- 1999年
- 对60Co照射的Lewis细胞及其小鼠移植瘤进行电镜、DNA电泳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研究照射Lewis细胞凋亡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以及对小鼠移植瘤的影响。发现照射后Lewis细胞出现的凋亡随照射剂量增加和照射后培养时间延长而升高;在移植瘤中持续出现的细胞凋亡与照射后培养时间的长短相关。可以认为放射线诱发Lewis细胞凋亡的模型对肺癌的放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Lewis细胞凋亡可能存在多种发生机制。
- 张燕苏长青陶晨
- 关键词:肺癌细胞凋亡
- 靶向端粒酶的肿瘤基因治疗新战略
- 目前国内外提出的以端粒酶为靶点的肿瘤治疗策略,主要是以抑制端粒酶活性的方法为主,包括针对hTR、hTERT、端粒酶结合蛋白的操作以及竞争性抑制逆转录过程等方法.粒酶激活为目标,以hTERT启动子调控其它抗肿瘤基因,从而达...
- 苏长青
- 关键词:肿瘤治疗基因治疗肿瘤细胞
- 文献传递
- 分子杂交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1996年
- 分子杂交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苏长青*综述乐美兆审校早在60年代初期,Hal等(1961)采用探针与靶序列在液相中杂交,开创了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先河。近几年,分子杂交技术对组织学、病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及肿瘤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仅就分...
- 苏长青
- 关键词:分子杂交技术肿瘤病毒肿瘤基因
- 溶瘤腺病毒SG7605-11R-P53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 2011年
- 目的:研究携带细胞穿膜肽11R和P53的溶瘤腺病毒SG7605-11R-P53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以本课题组前期实验构建的携细胞穿膜肽11R和P53的溶瘤腺病毒SG7605-11R-P53和不携11R的溶瘤腺病毒SG7605-P53感染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Hep3B、Huh7和正常成纤维细胞株BJ,Western blotting检测感染后细胞P53和11R-P53的表达情况,TCID50法检测SG7605-11R-P53和SG7605-P53在肝癌细胞中的增殖能力,MTT法检测SG7605-11R-P53对肝癌细胞及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SG7605-11R-P53和SG7605-P53能在肝癌细胞中高表达P53和11R-P53蛋白。SG7605-11R-P53可在HepG2、SMMC-7721、Hep3B和Huh7细胞中大量增殖,其增殖倍数是SG7605-P53的10100倍,但在正常BJ细胞内几乎不增殖。SG7605-11R-P53在MOI=0.1时对Hep3B细胞的杀伤率达90%,对于正常BJ细胞只有当MOI=50时才有很弱的抑制作用;SG7605-11R-P53对4种肝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大小依次为Hep3B、HepG2、Huh7和SMMC-7721细胞。结论:携带细胞穿膜肽11R和P53的SG7605-11R-P53溶瘤腺病毒体外对4种肝癌细胞株均有较好的靶向杀伤作用,尤其对Hep3B细胞的杀伤作用最强。
- 于丽陈艳付玉华范丽刘辉苏长青钱其军
- 关键词:溶瘤腺病毒P53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