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凯
- 作品数:38 被引量:32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MM5BATS对东亚夏季气候及其变化的模拟试验被引量:6
- 2005年
- 将陆面过程模式BATS耦合到中尺度模式 MM5V3 中与另一区域气候模式 RegCM2 一起对1995-2000年夏季东亚的区域气候作了模拟试验, 并与实际资料作了比较。模拟试验结果表明: (1)两个模式均能较合理地模拟出6年夏季平均的环流、温度和海平面气压等的变化, MM5BATS的模拟结果要略优于RegCM2的结果; (2)MM5BATS模式较合理地模拟出了 6 年夏季平均的降水分布, 而RegCM2模式的模拟结果偏强; (3)MM5BATS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 1997 年和 1998 年夏季环流场的变化, 对降水的模拟也比较合理。RegCM2对1997年和 1998 年降水的模拟基本上都偏强。模拟试验结果还表明, 在区域气候模拟中有必要采用更新的模式。
- 汤剑平赵鸣苏炳凯赵得明
- 关键词:区域气候模式陆面过程
- 区域气候模式RegCM2对标量粗糙度的敏感性试验被引量:4
- 2001年
- 在地气通量的计算中 ,一般没有考虑温度、水汽、动量的相应粗糙度之间的不同 ,本文将标量粗糙度 Z0 T和 Z0 q引入区域气候模式 Reg CM2的陆面过程BATS中 ,用 1991年 6月与 7月的观测资料作了三组敏感性试验 ,并同实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区域气候模式 Reg CM2中引入标量粗糙度后 ,提高了地气间感热通量与潜热通量的计算精度 ,改善了地表温度和地面比湿的模拟 ,进而改变了降水的模拟 ,表明区域气候模式对标量粗糙度是敏感的 ,并且在晴天状况下更为敏感。
- 和渊苏炳凯赵鸣
- 关键词:敏感性温度水汽动量
- MM5V3对东亚区域大气环流模拟能力的检测被引量:1
- 2008年
- 为了检验参加亚洲区域气候模式国际比较计划(RMIP)的数值模式MM5V3模拟气候及其变化的能力,对利用该模式完成的东亚区域(包括大部分亚洲大陆、西太平洋、孟加拉湾和南海地区)1989~1998年10年模拟试验积分结果,用奇异值分解(SVD)分析了模式模拟和观测(NCEP/NCAR再分析资料)的500hPa月平均高度场之间的关系,得到检验数值模式模拟气候及其变化能力的两种有效指标:模态相关系数和异性相关系数。对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及其距平场和冬、夏季的月平均高度距平场进行SVD分析,由North检验显著的前两对模态都有很高的模态相关系数和异性相关系数分布。结果表明:MM5V3对500hPa月平均高度场气候态及其异常变化有一定的模拟能力,模拟的冬季比模拟的夏季情况要更好。
- 赵得明符淙斌苏炳凯
- 关键词:奇异值分解
- 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东部季风雨带演变的模拟被引量:53
- 1998年
- 本文给出了应用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雨带演变过程模拟的主要结果。模拟试验分别对正常季风年(1979)和湿季风年(1991)(均由观测场驱动)以及连续3年(全球大气环流模式驱动)的夏季降水场进行,并同观测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式基本上能抓住夏季雨带的主要位置和它的演变特征,与实况相比明显优于全球模式的结果。但模拟的雨带具体位置并不总是与观测值十分吻合,有些旬(或候)差别比较大,模拟的降水量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最大仅040左右。以上结果表明,为正确模拟东亚季风雨带的演变还需要对决定区域气候的主要物理过程在参数化方面作进一步的改进。
- 符淙斌魏和林陈明苏炳凯赵鸣郑维忠
- 关键词:区域气候模式季风雨带
- 一个引入近地层的区域气候模式被引量:6
- 2001年
- 把近地层引入到NCAR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2中(简称为RCMC1),用该模式及 1991年梅雨期间的观测资料作了3组模拟试验,并同实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区域气候模式中引入近地层后,能够更合理的模拟出地表及植被同大气之间的感热和潜热通量输送,从而改善模式模拟的月降水及月平均地面温度的分布。10层的RCMC1比18层RCM具有更优的模拟气候的能力,且一个模式天的计算量节省 227s。
- 汤剑平苏炳凯江静赵鸣潘益农Fu Congbin符淙斌
- 关键词:近地层区域气候模式NCAR梅雨感热通量潜热通量
- MM5中新边界层方案的引入和对比试验被引量:24
- 2002年
-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边界层方案 ,即 E-ε- 1方案 ,并用五种层结下的通量廓线关系计算地面通量 ,将其引入到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MM5中 ,并用新的边界层方案对江淮流域夏季暴雨进行了短期模拟 ,与此同时 ,对新的方案和模式原有的各种边界层方案作了比较。对此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 江勇赵鸣汤剑平苏炳凯
- 关键词:MM5暴雨数值天气预报大气流动江淮流域
- 区域气候模式中侧边界地形缓冲区作用的数值试验被引量:14
- 2004年
- 利用区域环境系统集成模式以1998年夏季为例,通过数值试验研究了侧边界地形缓冲区对区域气候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侧边界地形缓冲区使模拟场和观测的均方根误差都有所减小,区域平均中尺度动能也减小,从而有利于维持区域模式长期积分的稳定性。设置地形缓冲区并不改变模拟降水分布格局,但对主要降水区各降水时段降水强度的模拟有不同程度的改进。
- 钟中苏炳凯赵鸣汤剑平
- 关键词:侧边界区域气候模式
- IPCCA2情景下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6
- 2008年
- 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的A2情景下,利用CSIRO Mark3海气耦合模式模拟现代和未来2个10年的模拟结果,驱动MM5区域气候模式进行中国未来区域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IPCC A2情景下未来中国温度、降水和环流等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区域气候模式MM5V3能够再现气候平均环流、降水和温度分布的主要特征,具有较好的区域气候变化模拟能力;(2)IPCC A2情景下,未来中国平均地面气温将有明显的升高,特别是中国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增幅超过了1℃。冬季,地面平均气温的增幅由南至北逐渐增加;夏季,在内蒙和中国西南地区有明显的增温。伴随温度的升高,降水也有明显的变化,年平均降水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江淮流域及以南大部分地区都有明显的增强,而中国华北部分地区及西南、西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将呈减少趋势。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降水变化也不同,秋季华北、华南和江淮地区降水都增加,而冬季减少。降水的年内变化也有所增强。
- 汤剑平陈星赵鸣苏炳凯
- 关键词:区域气候IPCC地面气温降水
- 大气数值模式中有效粗糙度计算的一种新方法被引量:3
- 2002年
- 在现代边界层理论基础上,利用湍流通量相等原理,对数值模式中有效粗糙度的计算方法,及网格区域内地表类型、大气层结稳定度和数值模式最低层高度对有效粗糙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计算有效粗糙度的新方法.
- 钟中苏炳凯赵鸣
- 关键词:边界层
- RBF神经网络集成多个气象数值产品的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对MM5V3模式中16组组合区域气候模拟试验所得的结果,分区域以RBF神经网络进行集成,分析了网络结构参数的不同对集成结果的影响,最后对整个区域的温度场进行了集成.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参数是至关重要的,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集成结果均明显优于单个参数化方案和16个方案线性集成的预测结果,整个区域的温度场集成结果比MM5模拟更接近于实况场,均方根误差场也较原MM5方案明显减小.这些结果对于区域气候的集成预测以及进一步优化神经网络的性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高领花苏炳凯汤剑平
- 关键词:神经网络网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