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梦蟾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 红外吸收光谱法研究磁控溅射沉积SiO_x非晶薄膜的过程被引量:7
- 2007年
- 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Si衬底上生长了SiOx非晶薄膜。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显示,SiOx非晶薄膜存在3个吸收谱带。研究发现,随着溅射功率的提高,薄膜中先后形成Si-Oy-Si4-y(0
- 王申伟衣立新苏梦蟾陈恩光王永生
- 关键词:SIOX非晶薄膜磁控溅射红外吸收光谱
- 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提高的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制备了四种不同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器件1ITO/LiF/PEDOT∶PSS/MEH-PPV/C60/Al、器件2ITO/PEDOT∶PSS/MEH-PPV/C60/Al、器件3ITO/LiF/PEDOT∶PSS/MEH-PPV∶C60/C60/Al和器件4ITO/PEDOT∶PSS/MEH-PPV∶C60/C60/Al。测量了它们的电流-电压特性,结果显示在ITO和PEDOT∶PSS之间插入一薄层LiF使得器件性能得到较大提高。其器件1的JSC和FF比器件2的提高了74%和31%;器件3的JSC比器件4的提高了约40%。这主要是由于LiF层有效地抑制了空穴向阳极的传输,并且LiF层在ITO和PEDOT:PSS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特性。因此,这种结构上的改进有效地提高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 苏梦蟾衣立新汪洋时玉萌梁春军
-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氟化锂
- 聚合物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研究
-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矿物燃料枯竭引起的能源危机,燃烧矿物燃料引起的温室效应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重大挑战。占地球总能量99﹪以上的太阳能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太阳能所具有的分布广阔获取...
- 苏梦蟾
-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结构优化
- 文献传递
- 氢钝化对硅纳米晶发光强度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通过热蒸发方法在单晶硅衬底上沉积了SiO/SiO2超晶格样品,在氮气保护下对样品进行高温退火,得到硅纳米晶/SiO2超晶格结构。随后将该结构样品分别注入3.0×1014和3.0×1015cm-2两种剂量的H+。通过对样品的光致发光光谱的分析发现,H+注入后未经过二次退火的样品发光强度急剧下降;二次退火后的样品,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发光强度逐渐增强;注入足够剂量的H+,其发光强度可以远远超过未注入时的发光强度。研究表明,样品发光强度的变化取决于样品内部缺陷面密度的改变,而缺陷面密度是由氢离子的注入剂量和注入后再退火的温度等因素决定的。
- 陈恩光衣立新王申伟刘尧平苏梦蟾唐莹王永生
- 关键词:超晶格硅纳米晶
- 一种聚合物/C_(60)异质结有机太阳电池被引量:1
- 2007年
- 用MEH-PPV为给体(空穴传输)、C60为受体(电子传输)首先制备了分层和体异质结结构的两种器件,器件结构为ITO/PEDOT:PSS/MEH-PPV/C60/Al和ITO/PEDOT:PSS/MEH-PPV:C60/Al。之后又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MEH-PPV:C60/C60/Al的第3个器件。作者比较了这3种器件的光伏性质,发现器件3的短路电流密度(JSC)比器件1和器件2的分别增加了300%和150%,开路电压(VOC)分别增加了100%和20%。这主要是由于C60层增加了电子由受体传输到负电极的通道并增大了给体受体界面面积。另一原因是此C60层一定程度地阻挡了空穴从有机物向负极的传输,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太阳电池的性能。
- 苏梦蟾汪洋梁春军高银浩衣立新
- 关键词:太阳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