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爽平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劳动价值论
  • 4篇主义
  • 3篇以人为本
  • 3篇人为本
  • 3篇按劳分配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主义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生产要素分配
  • 2篇主义核心价值...
  • 2篇活劳动
  • 2篇价值体系
  • 2篇核心价值体系
  • 2篇按生产要素
  • 2篇按生产要素分...
  • 1篇新中国
  • 1篇学术界
  • 1篇一致性

机构

  • 11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南省委

作者

  • 11篇胡爽平
  • 3篇余陶生
  • 1篇陈曙光
  • 1篇李楠

传媒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东岳论丛
  • 1篇经济评论
  • 1篇高校理论战线
  • 1篇邓小平理论研...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学习月刊
  • 1篇知行铜仁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分配问题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因而一直都是理论研究和人们关注的焦点。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基尼系数近十年来一直在0.4...
胡爽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以人为本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文献传递
评“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的统一”论被引量:1
2007年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是在价值源泉问题上两种性质不同的理论。无论从理论来源、两者的关系和根本目的看,都不可能把这两种理论统一起来,形成新的商品价值理论,达到理论创新的境界,最终只能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根本否定,导致庸俗的多元价值论的重演。
余陶生胡爽平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折中主义
关于按劳分配是趋势还是现实的探讨
2008年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一种分配形式,既可以存在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也可以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仅仅依据马克思当年的设想,否认按劳分配在现阶段存在的现实性,认为它只是"一种趋势";同时也不能通过混淆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的区别,把按生产要素分配看成是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
胡爽平
关键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价值论活劳动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几点理解被引量:1
2008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对于社会中存在的其他多元的社会价值体系而提出的,是在社会的各种价值体系中具有主导的、统领的、核心地位的体系,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外并不存在一个内涵更为宽泛、架构更为庞大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之内也并不存在一个内涵更为精练、地位更为凸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有区别的,不应把两者等同起来。
胡爽平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创新研究
胡爽平
关键词: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的理论与我国当前的现实
2009年
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的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也只能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正确的说明。我国当前既然存在私营经济,也必然存在剥削,但它具有自己的特点。必须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我国当前存在的剥削现象。
胡爽平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私营经济剥削
马克思主义分配原理在新中国60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被引量:1
2009年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十分重视解决分配问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分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并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理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分配原理,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关于分配的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
李楠胡爽平
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论的方法论被引量:2
2006年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以人的劳动本质作为理论的根本出发点,从而决定了这个理论必然建立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其中包括:科学的抽象方法;辩证的分析方法;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等。正确认识和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在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中分清正确和谬误,划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余陶生胡爽平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以人为本科学抽象法
评劳动价值整合论——对多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剖析
2006年
自从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以来,就一直遇到严重的挑战,其中争论的核心是活劳动创造价值,还是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所谓《劳动价值整合论》就是后者在当前的一种表现。它通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曲解,并把它和庸俗经济学的一些观点“整合”在一起。这种“理论”并不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发展和完善,而是对它的彻底否定。
余陶生胡爽平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活劳动
简评财富源泉与价值源泉的一致性
2009年
晏智杰教授在《对财富与价值二分论的解析》和《价值源泉和财富源泉“两分法”质疑》两文(简称晏文)中.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关于价值源泉和使用价值源泉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过是“社会财富或商品有两种存在和表现形式”.“既然如此.承认财富的两种形式的创造源泉的一致性就是不可避免的结论”。本文针对其基本观点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胡爽平陈曙光
关键词:价值源泉财富源泉一致性筒评创造源泉两分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