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张华
- 作品数:60 被引量:598H指数:17
-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油菜农杆菌转基因体系的建立及转PEP反义基因油菜的获得被引量:68
- 1999年
- 本研究建立了油菜农杆菌转基因技术体系,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共培养法将PEP反义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BrasicanapusL.)主栽品种浙油758和浙优油1号,获得高含油量的油菜植株。实验所用外植体为培养8~10d的无菌苗下胚轴;农杆菌为EHA101(含AntiPEP/PIG121),外植体经农杆菌感染后共培养2d,转入含500mg/L羧青霉素的MS培养基上,1周后转入含羧青霉素及潮霉素的培养基上,以后每2周继代一次至出现抗性芽,转化频率为275%(浙优油1号);分化的茎芽在含相同抗生素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并长成完整小植株,转入土壤成为正常植株。经GUS组织化学染色及PCR扩增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插入油菜基因组并得到表达。
- 郎春秀胡张华刘智宏黄锐之陈锦清
- 关键词:根癌农杆菌油菜转基因
- 高羊茅CBF转录激活因子基因片段的克隆被引量:12
- 2004年
- 根据拟南芥CBF基因序列的保守区设计 1对特异引物 ,采用PCR方法从高羊茅基因组中扩增出 1个DNA片段并克隆到pUCm T载体中。经序列测定和分析 ,该片段长 60 8bp ,与 3个拟南芥CBF基因的核苷酸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分别具有 81~ 84%和 75~ 79%的同源性 ,而且推导氨基酸序列中包含有同源性更高的AP2DNA结合域以及CBF蛋白的两段特征序列PKK RPAGRxKFxETRHP和DSAWR。这些结果表明 。
- 吴关庭胡张华郎春秀陈笑芸陈锦清夏英武
- 关键词:转录激活因子基因片段克隆UC高羊茅特异引物
- 转基因油菜“超油2号”病害的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转基因油菜"超油2号"、受体油菜品种"浙758"、非受体油菜品种"浙双72"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显示,转基因油菜与非转基因油菜的病害及其病原物种类相同;主要病害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转基因油菜与其受体油菜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转基因油菜与其非受体油菜有一定差异。初步结果表明转基因油菜"超油2号"的转入基因不影响油菜病害的多样性。
- 王连平胡张华王汉荣茹水江郝中娜方丽陶荣祥
- 关键词:转基因油菜病害生物多样性
- 转基因油菜“超油1号”昆虫的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 2008年
- 包括转基因油菜"超油1号"、受体油菜"浙优油1号"、非受体油菜"浙双72"等3个油菜品种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显示,蚜虫、潜叶蝇、菜青虫、小菜蛾、瓢虫、蜘蛛、蜜蜂等7种油菜主要昆虫的发生情况,转基因油菜与其受体油菜均无显著性差异;转基因油菜与其非受体油菜,蚜虫以前者为多,潜叶蝇、菜青虫、小菜蛾、瓢虫、蜘蛛、蜜蜂等6种昆虫则无显著性差异。初步结果表明转基因油菜转入基因不影响油菜上主要昆虫的多样性,转基因油菜通过改变其非靶标生物的多样性从而导致农田生态系统可观改变的风险很小。
- 王连平陶荣祥王汉荣胡张华茹水江郝中娜方丽郎春秀
- 关键词:转基因油菜昆虫生物多样性
- 甘蓝型油菜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被引量:3
- 2002年
- 胡张华郎春秀刘智宏黄锐之吴关庭陈笑芸陈锦清
- 关键词:原生质体植株再生下胚轴
- 水稻原生质体电融合适宜条件的研究被引量:3
- 1997年
- 水稻原生质体电融合适宜条件为:交流电场强度250V/cm;交流频率500kHz;脉冲强度16kV/cm;脉冲宽度50us;脉冲个数为2。此时的1对1融合率为149%,总融合率达249%。在此条件下。
- 胡张华张志宏颜秋生张雪琴陈锦清
- 关键词:水稻原生质体电融合
- 转基因大豆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系选育
- 赵桂兰郭东全杨向东陈锦清胡张华刘艳芝钱雪艳李淑芳邢国杰李海云芦晓静郝彩环林春晶
- 该项目针对我国大豆生产中高油种质资源缺乏,利用常规育种技术选育高油大豆品种较为困难等问题,利用反义RNA技术,通过抑制大豆内源PEP基因表达,降低种子中PEPCase的活性水平,增强光合产物向油脂合成途径方向的流动,促进...
- 关键词:
- 关键词:转基因大豆种质资源新品系选育
-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及bar基因稳定遗传被引量:9
- 2003年
- 以秀水11、072和ZH9905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抗除草剂基因bar导入水稻基因组,经PCR、Southern杂交分析获得大量转基因植株。除草剂喷洒试验表明,转基因水稻对除草剂Basta具有高度的抗性。对R1代植株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遗传给后代,部分株系的分离比率符合3∶1。对部分转基因水稻植株考察结果表明,部分转基因植株的农艺性状与亲本相似,但育性下降。
- 胡张华吴关庭金卫王伏林陈锦清
- 关键词:水稻农杆菌介导法BAR基因
- 转CBF1基因增强水稻的耐逆性被引量:39
- 2006年
- 为改良水稻(Oryza sativaL.)的耐逆性,以来源于成熟种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耐逆相关CBF1基因导入粳稻品种秀水11基因组,经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验证,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T1代检测结果显示,所转基因已遗传给后代,且大多数株系的分离比符合3∶1。试验表明,在高盐与高渗胁迫下,转基因株系较非转化对照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生长优势,表现苗高负增长率较小,长出的根数较多,根长较长;经低温胁迫处理后,转基因株系的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这些结果证明水稻转基因株系的耐逆性得到了增强。
- 吴关庭郎春秀胡张华陈笑芸王伏林金卫陈锦清
- 关键词:水稻根癌农杆菌CBF1基因耐逆性
- 一种提高植物有用次生物质含量的基因工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植物有用次生物质含量的基因工程方法,利用本方法可有效抑制植物木质素的合成,改变其底物的流向,达到增加异黄酮,多酚类及紫杉醇等次生物质含量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1.构建嵌合基因,包括启...
- 陈锦清黄锐之王伏林刘智宏陈笑芸胡张华吴关庭郎春秀金卫郭晨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