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小波

作品数:33 被引量:199H指数:9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栓塞
  • 8篇化疗
  • 7篇晚期
  • 7篇化疗栓塞
  • 7篇肺癌
  • 6篇肿瘤
  • 6篇氩氦刀
  • 6篇介入
  • 6篇肝癌
  • 5篇动脉化疗
  • 5篇动脉化疗栓塞
  • 5篇栓塞术
  • 5篇中晚期
  • 5篇肝动脉
  • 5篇肝动脉化疗
  • 5篇肝动脉化疗栓...
  • 4篇动脉化疗栓塞...
  • 4篇疗效
  • 4篇化疗栓塞术
  • 4篇肺栓塞

机构

  • 19篇郑州大学第一...
  • 15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3篇胡小波
  • 13篇李明省
  • 11篇管生
  • 10篇卢光明
  • 10篇马南
  • 9篇曹建民
  • 8篇许健
  • 8篇陈波
  • 7篇刘朝
  • 6篇张龙江
  • 5篇赵艳娥
  • 5篇张建好
  • 5篇周长圣
  • 5篇陈振
  • 4篇柴学
  • 3篇余祖江
  • 3篇刘纪营
  • 3篇王志伟
  • 2篇刘凌昕
  • 2篇杜鲲

传媒

  • 7篇介入放射学杂...
  • 5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 1篇江苏省第六次...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10篇2009
  • 1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氩氦刀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的疗效评估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支气管灌注化疗(BAI)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的方法、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符合入选的20例肺癌患者分为A组(单纯氩氦刀组)和B组(氩氦刀联合BAI组),分别行经皮氩氦刀冷冻治疗及氩氦刀+BAI治疗。治疗后4周开始行CT或DSA随访,通过肿瘤区CT值变化、CT灌注成像、实体瘤治疗评价标准及生存期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存期分析采用Breslow方法,分别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并绘制生存期曲线图。结果本研究80%(16/20)的病例冰球覆盖率>90%。两组间冰球覆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值变化(16.73±9.43)Hu,B组(15.29±6.98)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前后BF、BV、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V差异有统计学(P<0.05)。B组疗效优于A组。20例患者随访期间死亡10例,生存期7~20个月,A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B组为14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生存率优于A组。结论氩氦刀冷冻联合BAI治疗直径>3cm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单纯氩氦刀。CT灌注成像是评估肺癌氩氦刀冷冻治疗疗效的新手段,具有准确、敏感、直观的优点。
胡小波曹建民许健卢光明陈波
关键词:氩氦刀CT灌注成像非小细胞性肺癌
经皮经脾途径栓塞硬化曲张静脉治疗重度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目的:评价经脾途径硬化栓塞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均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有患者采取经脾穿刺,脾静脉插管至胃冠状静脉,依次用无水乙醇;无水乙醇造...
马南王志伟管生闫保君胡小波张建好李明省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及疗效评估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肺癌氩氦刀冷冻治疗的方法,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8年1月内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68例,分别于术前1周和术后1个月行常规CT平扫和增强检查,测量肿瘤病灶最大直径和CT值,并比较冷冻治疗前后的变化。其中30例患者自愿接受CT灌注成像扫描,测量灌注参数并比较术前、术后灌注参数变化。应用Log-rank法计算所有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并绘制生存期曲线图。结果所有患者肿瘤最大直径的平均值由(5.61±3.13)mm缩小至(5.15±3.00)mm,依据实体瘤评价标准(RECIST)好转率10.29%,总有效率98.52%。肿瘤直径最大层面病灶CT平均值平扫由术前(42.01±7.66)Hu减少至术后(25.61±2.06)Hu,增强由(66.99±7.65)Hu减少至(29.66±2.06)Hu,CT值明显降低。30例接受CT灌注成像检查患者的灌注参数改变分别为血流量(BF)由术前(48.32±8.41)ml·100ml-1·min-1减少至(28.73±8.92)ml·100ml-1·min-1,血容量(BV)由(65.38±10.49)ml/1000ml减少至(37.8±10.71)ml/1000ml,达峰时间(timetopeak,TTP)由(13.08±3.41)s减少至(10.01±3.38)s,渗透性(permeability,P)由(91.79±22.80)ml·100ml-1·min-1减少至(44.62±34.26)ml·100ml-1·min-1。以上所有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8例患者随访至2009年4月30日的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结论氩氦刀冷冻是治疗肺癌安全有效的方法。CT灌注成像能在早期反映氩氦刀冷冻治疗的疗效,配合常规的检查和评价方法,可以在术后及时发现肿瘤复发和残留的病灶,对肿瘤的进一步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波许健曹建民胡小波周长圣高大志卢光明
关键词:冷冻消融肺癌疗效评估
兔VX2肺癌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肺穿刺注入组织块建立兔VX2肺癌模型的方法,并与细胞块悬液注入法及支气管注入法建立的模型进行比较。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瘤组织块(A组,n=6)、细胞悬液(B组,n=6)及DSA引导下气管内瘤块注入的方法种植于肺,肿瘤种植后14、21和28dCT平扫观察肿瘤大小及CT值。结果A,B组成瘤率均为100%,成瘤时间14~21d,A组CT示L瘤体大小为(1.5±0.5)cm,CT值为(30±14)HU,肿瘤转移率为1/6,实验兔存活时间为(28±6)d。B组CT示肺癌大小为(1.0±0.5)cm,CT值为(29±16)HU,肿瘤转移率为4/6,实验兔存活时间为(16±5)d。两组存活时间,肿瘤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成瘤率为0。结论CT引导下瘤块穿刺法建立兔VX2肺癌模型具有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动物损伤小,转移率低等优点。
胡小波曹建民许健陈波
关键词:肺肿瘤动物模型
家兔急性肺栓塞模型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与核素肺灌注显像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与核素肺灌注显像诊断实验性急性肺栓塞的价值。方法24只家兔,20只采用股静脉入路注射明胶海绵制成急性肺栓塞模型,另外4只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栓塞后2h行DEPI及核素肺灌注平面显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在肺叶基础上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准确性。比较增强DEPI图像上栓塞区与正常肺实质的CT值和强化值(Overlay值)。结果对照组DEPI图像表现为大致均匀的黄红色伪彩,栓塞后栓塞区肺灌注图像表现为灌注缺损,核素肺灌注显示栓塞区放射性稀疏或缺损;DEPI和肺灌注平面显像诊断肺栓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7.50%、95.24%、100%;67.50%、81.25%、64.29%、83.33%。增强后栓塞区和非栓塞区CT值及强化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核素肺灌注显像相比,DEPI诊断实验性急性肺栓塞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柴学张龙江胡裕效赵艳娥薛杨波胡小波朱虹卢光明
关键词:双能量灌注成像放射性核素显像
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2
2009年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的可行性及其诊断急性实验性肺栓塞的价值。方法对8只新西兰白兔制备成急性肺栓塞模型的前、后行DSCT平扫及双能量增强扫描,并进行数据后处理,分别得到CT解剖图像(CTPA)、DEPI及两者融合图像,观察肺动脉内有无栓子,分析栓塞前、后的肺灌注影像表现;进行家兔肺大体病理解剖和镜下观察。计算CTPA、DEPI及融合图像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应用Kappa系数评价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7只兔模型制作成功,1只因肺内导管头影响图像评价而排除;6只兔30个肺叶数据可用于分析。病理共发现18个肺叶栓塞阳性,12个阴性。与正常肺组织相比,肺栓塞区域DEPI表现为灌注不良或缺损,CTPA表现为相应肺动脉中断或充盈缺损。CTP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分别为66.7%(12/18)、100.0%(12/12)、100.0%(12/12)、66.7%(12/18),与病理结果吻合度一般(Kappa=0.651);DEP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分别为88.9%(16/18)、91.7%(11/12)、94.1%(16/17)、84.6%(11/13),与病理结果吻合度较强(Kappa=0.795)。融合图像结果与DEPI一致。结论DSCT的DEPI能够反映兔肺部血流分布情况,对肺栓塞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并与病理结果有较强的一致性。
赵艳娥张龙江周长圣胡小波胡秋菊顾海峰潘永泉曹新志卢光明
关键词:肺栓塞灌注X线计算机
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高龄胆石性黄疸的临床应用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高龄胆石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高龄结石性阻塞性黄疸患者30例,采用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胆道内外引流管置入,24例血胆红素水平1月内完全正常,6例明显下降,随访黄疸未再发,患者及家属生活满意度较高。结论: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管置入术治疗结石性黄疸效果显著。
胡德鑫胡小波马南李明省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高龄经皮肝穿胆道引流
经皮氩氦刀靶向治疗肺癌的护理被引量:7
2009年
厉婷胡小波史东宏刘凌昕
关键词:氩氦刀肺癌护理
氩氦刀联合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方法、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符合入选的19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单纯TACE组和氩氦刀联合TACE组(联合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AFP、肿瘤复发率及生存期情况。结果单纯TACE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29%,联合组为88.04%;单纯TACE组肿瘤复发率为(42/100),联合组肿瘤复发率为(11/92);单纯TACE组血清AFP下降的程度明显低于联合组;通过30个月的随访可见各个时期的联合组生存率都要高于单纯TACE组。结论氩氦刀冷冻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效果明显优于单纯TACE。
周怡婷曹建民许健胡小波史东宏孔伟东高大志
关键词:冷冻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的疗效评估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肺癌癌的方法、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8肺癌患者分三组(<3cm,3~5cm,<5cm),行经皮氩氦刀冷冻治疗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止血、抗炎等处理。治疗后4周开始行CT或DSA随访,并根据肿瘤区CT值变化、实体瘤治疗评价标准(RECIST)及生存率评价氩氦刀冷冻消融的临床疗效。统计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主要采用配对t检验和x2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P0.05)。本组病例68例,随访期间死亡42例,中位生存期13个月,1年生存率50%(34/68)。结论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创伤小,临床效果较好,无严重并发症.冰球覆盖率、CT值改变、实体瘤治疗评价标准及生存期是评价氩氦刀疗效的有效手段。
胡小波曹建民许健陈波卢光明
关键词:氩氦刀冷冻消融肺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