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胡守喜

胡守喜

作品数:23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肿瘤
  • 9篇SELDI
  • 8篇蛋白
  • 8篇蛋白质
  • 8篇白质
  • 7篇肺癌
  • 6篇吉非替尼
  • 5篇指纹
  • 5篇细胞
  • 5篇细胞肺癌
  • 5篇小细胞
  • 5篇小细胞肺癌
  • 5篇吉非替尼治疗
  • 5篇非小细胞
  • 5篇非小细胞肺癌
  • 4篇蛋白质指纹
  • 4篇血清
  • 4篇肿瘤患者
  • 4篇疗效
  • 4篇恶性

机构

  • 22篇山西省肿瘤医...
  • 1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同煤集团肿瘤...
  • 1篇解放军第26...
  • 1篇邯郸市第一医...
  • 1篇四川省革命伤...
  • 1篇邯郸市第二医...
  • 1篇北京市门头沟...

作者

  • 23篇胡守喜
  • 15篇裴毅
  • 10篇李琦
  • 7篇魏淑青
  • 7篇杨永明
  • 3篇赵云
  • 3篇吉利娜
  • 2篇梁颖婷
  • 2篇纪丕军
  • 2篇马小军
  • 2篇杜晓辉
  • 2篇原丽
  • 2篇刘利利
  • 1篇武春梅
  • 1篇路长宇
  • 1篇蒋潮涌
  • 1篇陈妍
  • 1篇姚璧
  • 1篇孙玉凤
  • 1篇蔡智慧

传媒

  • 6篇现代生物医学...
  • 4篇肿瘤研究与临...
  • 4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

  • 2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ELDI技术筛选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优势患者的相关性研究——指纹M/Z:8693丰度与疗效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索质核比(M/Z):8693的蛋白质指纹丰度与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准备服用吉非替尼治疗的NSCLC患者36名,所有患者在服用吉非替尼前均行SEI。DI检查,以M/Z:8693±50H^+为筛选依据,根据其丰度分成优势患者组(丰度≤10%)16人,劣势患者组(丰度≥30%)7人,疑似组A(丰度:11%-15%)5人,疑似组B(丰度:16%~29%)8人,于吉非替尼治疗2个月后评价疗效。分析四组中,每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及疾病进展(PD)患者的分布,并对比各组的客观缓解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结果3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优势患者组中CR+PR患者11例,SD患者5例,PD患者0例,其RR为68.8%,DCR为100%;劣势患者组中CR+PR患者0例,SD患者1例,PD患者6例,其RR为0,DCR为14.3%;疑似组A中CR+PR患者5例,SD患者为0例,PD患者为0例,其RR为100%,DCR为100%;疑似组B中CR+PR患者为3例,sD患者为3例,PD患者为2例,其RR为37.5%,DCR为75.0%。四组之间两两比较,优势组与劣势组,疑似组A与劣势组,组间差异显著(P〈0.0083)。结论指纹图谱符合M/Z:(8693±50)H^+丰度≤15%的NSCLC患者,吉非替尼治疗是有确切疗效的,丰度≥30%吉非替尼治疗是无效的,丰度介于16%-29%的患者疗效不确切。因此,经SELDI检测,蛋白质指纹图谱M/Z:(8693±50)H^+丰度≤15%,可以作为吉非替尼治疗NSCLC优势患者的筛诜指标。
胡守喜李琦裴毅
关键词:NSCLC吉非替尼SELDI
恶性肿瘤患者病情缓解后与持续稳定时蛋白质指纹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比较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病情缓解后与持续稳定时的蛋白质指纹。方法选择109例恶性肿瘤患者,1年后对其进行随访,在随访前后,应用CM10弱阳离子芯片结合表面增强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对其血清各进行1次检测。其中95例患者在1年后随访时,病情稳定,体检、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未显示肿瘤生长迹象(A组)。而另外14例患者在首次进行SELDI检测时,肿瘤标志物或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生长,病情进展,并对其进行干预治疗(手术、放疗、化疗等),1年后随访时,患者病情达到稳定(B组)。其中A组第1次检测结果设为A1组,末次检测结果设为A2组;B组第1次检测结果设为B1组,末次检测结果设为B2组。采用Protein Chip 3.2.0和Biomarker Wizard 3.1软件比较各组间有无差异指纹。结果 A1组-A2组:M/Z:2073、4116、2901表达上调,M/Z:3568表达下调;A1组-B2组:M/Z:18548、5335表达上调,M/Z:5315、2154表达下调;A2组-B2组:M/Z:4677、3242、5335、4629、9502、6104、18548、9336表达上调,M/Z:8604、5135、2154表达下调。结论恶性肿瘤病情缓解的患者,与病情持续稳定的患者,在蛋白质水平仍有一定差异,其长期预后可能有所不同,仍需进行1年的随访,来明确其病情变化。
梁素娇李琦胡守喜裴毅
关键词:恶性肿瘤蛋白质指纹SELDI
SELDI技术筛选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优势患者的相关性研究:耐药指纹峰簇与疗效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索蛋白质指纹图谱峰型与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相关性。方法:选择36名NSCLC患者,服用吉非替尼治疗前行SELDI(surface-enhace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查,吉非替尼治疗时间达1个月以上,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成:有效组(CR+PR)、稳定(SD)、无效组(PD)。采用ProteinChip3.2.0软件和Biomarker Wizard3.1软件分析每个患者的质谱图(指纹图),对图谱中指纹峰型与吉非替尼治疗NSCLC疗效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经SELDI检测,在M/Z8400H+~8900H+范围内形成明显峰簇。其中M/Z:(8690±30)H+的丰度>30%,同时在M/Z13000~14000范围内形成M/Z:(13754±50)H+和(13900±50)H+两个峰簇组成的明显峰簇,并且M/Z(6887±30)H+是较明显上调标志,可视为预测吉非替尼治疗NSCLC无效标识,为判定不宜服用吉非替尼治疗NSCLC的界定标准。②经SELDI检测,在M/Z:8400H+~8900H+范围内未形成明显峰簇。其中(8693±50)H+的丰度<15%,同时,在M/Z:(6887±30)H+处仅有指纹。可视为预测吉非替尼治疗有效指纹,为判断吉非替尼治疗NSCLC优势人群的界定指纹。结论:SELDI技术可以通过指纹描述来预测吉非替尼治疗NSCLC的疗效,判断服药优势人群和不宜服药人群。采用本方法可避免NSCLC患者盲目应用吉非替尼,可以使优势人群延长获益时间。
赵云胡守喜裴毅
关键词:SELDI吉非替尼NSCLC疗效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技术稳定性的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SELDI)技术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方法:将17名患者分成A、B两组,A组12名肿瘤患者清晨空腹血,离心后分成两份:一份立即行SELDI技术检测,另一份-80℃保存一周后再行检测;B组5名肿瘤患者连续两天各采血一次,并于采血当天行SELDI技术检测。所捕获的指纹经Biomarker Wizard3.1、ProteinChip3.2和Biomarker Pattern软件分析有无差异指纹。结果:两种采样方法都发现了差异指纹,其中有部分差异指纹在两种采样方法的检测中都出现,所有差异指纹M/Z(质荷比)由731到1167。结论:SELDI技术的确存在有重复性差、系统不稳定因素,但都发生在M/Z小分子量位段,对大位段数据分析未发现有明显影响。
梁颖婷胡守喜魏淑青杨永明裴毅
关键词:SELDI指纹
恶性肿瘤患者LGT指纹阴转阳的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危重病人预警蛋白(LGT-Lost Goodwill Target)指纹由阴性向阳性转变后是否出现有意义的差异指纹。方法:应用CM10弱阳离子芯片结合表面增强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检测21例恶性肿瘤患者(分析组)LGT指纹由阴性向阳性变异前后的血清蛋白质指纹谱,以质/核比(M/Z):11100+H^11900+H,出现丰度>10%峰簇(cluster),视为LGT阳性,反之为阴性。另选择12例肿瘤患者各1份血清样本,间隔一周检测一次,再选择5例肿瘤患者取连续两天血清标本各1份进行检测,以此作为影响因素对照组。去除与对照组相同差异指纹后,比较LGT阳性向阴性转变后差异蛋白质组指纹有无显著性。结果:分析组中恶性肿瘤患者LGT指纹由阴性向阳性变异时,有18个蛋白质指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差异指纹44个,其中M/Z为1005、1008的指纹与分析组相同,将之剔除后,剩余了16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蛋白质指纹,其中上调指纹的m/z(质/核比)值分别为6626、2889、6429、8866、3452、1259、3052、3699、8531、757、1146和8765。下调指纹的m/z值分别为17650、7979、778和1006。结论:SEL-DI-TOF-MS技术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捕获的m/z:6626、2889、6429、8866、3452、1259、3052、3699、8531、757、1146和8765蛋白质指纹呈上调趋势,m/z:17650、7979、778和1006蛋白质指纹呈下调趋势,可视为恶性肿瘤LGT指纹阴转阳的差异蛋白质。
李琦胡守喜魏淑青杨永明裴毅
关键词:恶性肿瘤蛋白质指纹SELDI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在改善微循环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疗程14d。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下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13±1.15)分比(17.16±1.08)分](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2.83±10.14)分比(58.02±9.99)分](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或〈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效果显著。
韩培显路长安胡守喜
关键词:脑梗塞丁苯酞依达拉奉
胃肠道癌危重患者预警蛋白质组指纹与生存关系的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预警蛋白质(LGT)多肽谱指纹的峰型和丰度对判断胃肠道癌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接受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技术检测的61例患者进行生存期与死亡时间的调查,并根据SELDI检测所获得的指纹图,以LGT指纹存在与否,分为无峰组、单峰组、双峰组、三峰及多峰组。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和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比较四组中死亡风险最大的状态。结果胃肠道癌患者经SELDI技术检测所获取的指纹图中,LGT呈阴性表达者,死亡风险低于单、双峰组,远低于三峰和多峰组。LGT三峰和多峰组死亡风险远高于单、双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SELDI技术检测胃肠道癌患者的血清LGT,出现三峰和多峰表达,提示病情即将恶化,该指纹标识为LGT阳性指标;单、双峰为疑似指标;LGT指纹阴性表达者,近期预后良好,死亡风险极低。
陆德胜李琦胡守喜裴毅
关键词:胃肠肿瘤光谱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康复新液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胃溃疡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三联疗法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及内镜下溃疡愈合情况。结果联合应用康复新液治疗30例胃溃疡患者,总有效率和Sc期百分比分别为86.67%和36.67%,与单用三联疗法的对照组的66.67%和2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在溃疡愈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愈合质量。
韩培显路长安胡守喜
关键词:胃溃疡康复新液溃疡愈合质量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及CA50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242和CA50的水平与其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eTNM分期的关系。结果 cTNM分期对血清CEA、CA199、CA242及CA50水平有影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患者,上述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CA199、CA242及CA50的水平与cTNM分期的Pears0n相关系数分别为0.282、0.332、0.305、0.3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CA199、CA242及CA50的阳性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分期呈正相关,可反映肿瘤进展程度及判断预后。
吕先鱼王辰雁胡守喜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
CD3+CD28+T细胞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CD3+CD28+T细胞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40例有可测量病灶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NP方案化疗,化疗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28+T细胞的数值,进行有效组(CR+PR)、稳定组(SD)、进展组(PD)和正常对照组四组间比较,并进行疗效与CD3+CD28+T细胞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化疗前有效组的CD3+CD28+T细胞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8),稳定组和进展组均低于对照组(P=0.003,P=0.000);有效组明显高于稳定组和进展组(P=0.036,P=0.000),稳定组高于进展组(P=0.000)。疗效与CD3+CD28+T细胞数值的相关系数r=0.672(P=0.000)。结论化疗前CD3+CD28+T细胞检测值与化疗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化疗前CD3+CD28+T细胞数值高,则化疗效果好。
杨绿英黄丽蓉贾非非章春胡守喜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预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