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病情缓解后与持续稳定时的蛋白质指纹。方法选择109例恶性肿瘤患者,1年后对其进行随访,在随访前后,应用CM10弱阳离子芯片结合表面增强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对其血清各进行1次检测。其中95例患者在1年后随访时,病情稳定,体检、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未显示肿瘤生长迹象(A组)。而另外14例患者在首次进行SELDI检测时,肿瘤标志物或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生长,病情进展,并对其进行干预治疗(手术、放疗、化疗等),1年后随访时,患者病情达到稳定(B组)。其中A组第1次检测结果设为A1组,末次检测结果设为A2组;B组第1次检测结果设为B1组,末次检测结果设为B2组。采用Protein Chip 3.2.0和Biomarker Wizard 3.1软件比较各组间有无差异指纹。结果 A1组-A2组:M/Z:2073、4116、2901表达上调,M/Z:3568表达下调;A1组-B2组:M/Z:18548、5335表达上调,M/Z:5315、2154表达下调;A2组-B2组:M/Z:4677、3242、5335、4629、9502、6104、18548、9336表达上调,M/Z:8604、5135、2154表达下调。结论恶性肿瘤病情缓解的患者,与病情持续稳定的患者,在蛋白质水平仍有一定差异,其长期预后可能有所不同,仍需进行1年的随访,来明确其病情变化。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危重病人预警蛋白(LGT-Lost Goodwill Target)指纹由阴性向阳性转变后是否出现有意义的差异指纹。方法:应用CM10弱阳离子芯片结合表面增强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检测21例恶性肿瘤患者(分析组)LGT指纹由阴性向阳性变异前后的血清蛋白质指纹谱,以质/核比(M/Z):11100+H^11900+H,出现丰度>10%峰簇(cluster),视为LGT阳性,反之为阴性。另选择12例肿瘤患者各1份血清样本,间隔一周检测一次,再选择5例肿瘤患者取连续两天血清标本各1份进行检测,以此作为影响因素对照组。去除与对照组相同差异指纹后,比较LGT阳性向阴性转变后差异蛋白质组指纹有无显著性。结果:分析组中恶性肿瘤患者LGT指纹由阴性向阳性变异时,有18个蛋白质指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差异指纹44个,其中M/Z为1005、1008的指纹与分析组相同,将之剔除后,剩余了16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蛋白质指纹,其中上调指纹的m/z(质/核比)值分别为6626、2889、6429、8866、3452、1259、3052、3699、8531、757、1146和8765。下调指纹的m/z值分别为17650、7979、778和1006。结论:SEL-DI-TOF-MS技术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捕获的m/z:6626、2889、6429、8866、3452、1259、3052、3699、8531、757、1146和8765蛋白质指纹呈上调趋势,m/z:17650、7979、778和1006蛋白质指纹呈下调趋势,可视为恶性肿瘤LGT指纹阴转阳的差异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