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万年

作品数:36 被引量:161H指数:5
供职机构:巢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篇哲学
  • 6篇心理
  • 5篇心理学
  • 5篇政治
  • 4篇道德
  • 4篇实在性
  • 4篇理学
  • 3篇大学生
  • 3篇思想政治
  • 3篇自由意志
  • 3篇现实性
  • 3篇奥古斯丁
  • 2篇德性
  • 2篇心理健康
  • 2篇政治理论
  • 2篇政治理论课
  • 2篇政治自由
  • 2篇认识论
  • 2篇实际性
  • 2篇思想政治理论

机构

  • 23篇巢湖学院
  • 9篇南京大学
  • 4篇安徽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36篇胡万年
  • 2篇伍小运
  • 1篇张荣
  • 1篇王光富
  • 1篇柳友荣
  • 1篇胡长兵
  • 1篇叶浩生
  • 1篇柯应根
  • 1篇司有平
  • 1篇郭启贵
  • 1篇施玮

传媒

  • 6篇巢湖学院学报
  • 3篇安徽大学学报...
  • 2篇公安研究
  • 2篇心理学探新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理论界
  • 1篇现代哲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江苏省社会主...
  • 1篇安徽电气工程...
  • 1篇合肥学院学报...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康德的实在性与现实性的存在论区分与关联——基于康德存在论题的视角被引量:2
2014年
在康德的存在论题"实存不是实在的谓词"中,康德对实在性和现实性作了独具特色的存在论区分和关联。康德基本上继承了传统形而上学关于实在性和现实性的含义。从词源学上,实在性源于拉丁文"realitas",与本质关联;现实性来自拉丁文"actualitas",与实存关联。实在性与现实性的区分就是本质与实存的区分。康德在实在性和现实性之间还提出了与之相关联的客观实在性概念。
胡万年
关键词:实在性现实性客观实在性存在论
人民警察心理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和微观基础。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警察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和关键所在,警察的心理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胡万年
关键词:公安警察和谐社会心理和谐心理健康
康德对卢梭政治自由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2010年
康德对卢梭政治自由思想的继承是多维的:道德思想,自由思想,社会契约,平等思想和人民主权思想等都可以在康德政治自由思想中找到卢梭的身影,康德在继承卢梭的政治自由思想的同时,又实现了对其的发展和超越。
胡万年郭启贵
关键词:卢梭政治哲学政治自由
康德文本中Willkür概念的诠释及启示被引量:5
2012年
Willkür是康德批判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正确理解康德自由意志概念、乃至整个哲学体系的关键。基于文本学或诠释学研究方法,通过Wille和Gesinnung两个概念来诠释Willkür概念:首先,Willkür和Wille是同一个意志的两个方面,Wille专指"纯粹实践理性的意志",即本体意义上的"自由意志"。Willkür是指"一般实践理性的意志",即既具有本体意义又具有现象意义的"自由意志"。其次,Gesinnung是Willkür进行自由抉择的根据,当我们追问Willkür的具体行为的根据时,我们便从Willkür过渡到Gesi-nnung。
胡万年
关键词:意志决意
康德自由实在性的两种论证策略——从《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到《实践理性批判》被引量:1
2011年
康德先后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和《实践理性批判》采取两种不同的策略确证自由的实在性。在前者,康德试图通过自由和道德法则的演绎来确证自由的实在性,然而,这种演绎因陷入"隐蔽的循环"而以失败告终;在后者,康德最终通过"理性的事实"确证了自由的实在性。
胡万年
关键词:实在性
论康德对自由的捍卫和辩护——从可能到实现
自由是康德哲学的核心概念,是贯穿康德哲学的一条主线。可以说,康德哲学就是自由哲学。国内外关于康德自由概念的研究相当广泛,并取得富有价值和启发的研究成果,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学理上的基础。但是,当前关于康德自由概念的研究仍...
胡万年
关键词:自由哲学道德法则认识论心理学
鲁宾逊能有一门语言吗?
2004年
私人语言问题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主要论题之一 ,本文对这一问题中的一个重要论点—即终生孤居者能否拥有语言问题进行探讨 ,并在考察有关研究者的论述的基础上 。
胡长兵胡万年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
道德价值理念的重建——从休谟到康德被引量:1
2006年
现代人类生活处于普遍道德危机之中。危机的导因是人的生活方式逐渐变得感性实物化或外在形式化。这种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近代以来西方哲学提供的道德价值的理念造就的。以休谟为代表的感性伦理把道德价值等同于情感,其结果使人感性实物化;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伦理把理性放在人的首位,其后果是生活的外在形式化。而德性伦理是理性、情感、意志的融合,是现代人类摆脱道德危机的可能抉择。
王光富胡万年
关键词:道德价值德性伦理休谟哲学
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被引量:4
2003年
王阳明良知学说是中国哲学上一个重要思想 ,一些学者对其予以多角度阐释 ,然而却忽略了良知的基本内核 ,即自律。王阳明良知自律包含自觉、自愿、自然和实践的品格 ,它与康德意志自律有相同之处 ,又存在诸多差异。正是王阳明良知自律思想 ,实现了对程朱理学的革命性变革 。
胡万年
关键词:意志自律
精神分析学派:个体主义取向还是文化主义取向?
2007年
精神分析学派非常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及其研究,包含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无意识与文化,人性与文化,心理现状与文化,人格与文化等。这些共同构成了精神分析的文化主义取向,为当前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深刻的理论启示:1、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深度剖析;2、心理现象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3、释义学方法论。
胡万年柳友荣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派个体主义文化主义文化心理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