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宇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国家908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珠江口
  • 3篇潮位
  • 2篇验潮
  • 2篇验潮站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台风
  • 2篇全球变暖
  • 2篇重现期
  • 2篇南海环流
  • 2篇环流
  • 2篇海平
  • 2篇海平面
  • 2篇变暖
  • 2篇值模拟
  • 1篇订正
  • 1篇动力环境
  • 1篇悬浮泥沙
  • 1篇沿岸
  • 1篇余氯
  • 1篇余氯衰减

机构

  • 8篇国家海洋局
  • 3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10篇聂宇华
  • 4篇汤超莲
  • 2篇王平
  • 2篇游大伟
  • 1篇蔡兵
  • 1篇陈特固
  • 1篇程泽梅
  • 1篇邓松
  • 1篇陈植武
  • 1篇刘伟
  • 1篇梁咏梅
  • 1篇余克服
  • 1篇钱宇佳
  • 1篇詹杰民
  • 1篇葛洁榉
  • 1篇刘胜文
  • 1篇王蕾
  • 1篇黄国贤
  • 1篇吴楚宗

传媒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热带地理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广东气象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环流和热结构特征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本文首先对南海的环流、潮汐潮流和温度结构的研究现状做了介绍,接着详细介绍了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的结构。POM模式采用垂向σ分层,能较好地反映南海大陆架地形。另外,模式还采用自由表面以及既能描述重力外波又能描述海洋内...
聂宇华
关键词:南海环流数值模拟潮汐潮流
文献传递
0814号强台风(黑格比)引发的珠江口超高潮位与海平面上升关系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0814号"黑格比"台风是登陆广东的强台风,引发严重风暴潮,造成珠江口超高水位。由于珠海验潮站仪器受损,未能记录最高潮位。文中采取测量水痕和邻近站差值相似比较法对该站在黑格比台风袭击时最高潮位的出现时间及高程进行后报,估算出珠海站此时间的最高潮位为珠江基面上(274±5)cm,并对该次台风的珠江口异常高潮位与海平面上升及围海造地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沿海工程高程设计和评估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对风暴潮潮位影响提供参考。
游大伟聂宇华蔡兵刘胜文吴楚宗
关键词:珠江口验潮站潮位
回用水消毒余氯衰减影响因素及数学拟合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序批试验对污水厂二级出水氯消毒的氯衰减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TOC、pH、投量等在回用水消毒过程中对余氯衰减曲线的影响。通过对比一级、二级、平行一级、多项式等几种常用拟合模型,发现在回用水消毒中,氯和氯胺消毒衰减曲线分别遵循平行一级和多项式模型。TOC值升高、pH值降低、投量越大余氯衰减速度越快。
黄国贤钱宇佳葛洁榉聂宇华刘伟梁咏梅
关键词:回用水氯胺
广东汕尾沿岸海岛海域1970-2009年最高潮位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根据汕尾验潮站1970-2009年共40年的潮汐资料,分析潮位的变化规律,全球气候变暖对平均海平面和年最高潮位的影响,并统计各重现期最高潮位理论值和台风的影响,认为汕尾站年平均潮位随时间推移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但年最高潮位总体上升或下降趋势不明显。另外,温度上升会带来年平均潮位的升高,而对年最高潮位没有明显的影响。这些结果可为汕尾市的经济发展、海岛利用等工程项目及以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聂宇华汤超莲邓松
关键词:年最高潮位重现期
21世纪末珠江口深圳最高潮位重现期值预估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P-Ⅲ适线拟合法分析赤湾验潮站建站以来的潮位资料,得出该站1965―2014年最高潮位的重现期值:其中100 a一遇最高潮位为2.31 m,50 a一遇最高潮位为2.18 m。通过插值法分析1965―2011年赤湾站与北角/鰂鱼涌站的年最高潮位,得出两者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并据此后报出赤湾站近百年来2次最高潮位为1962年2.7 m和1937年2.34 m。。根据IPCC AR5中的RCP2.6方案,预估了21世纪末(2081―2100年)赤湾最高潮位的重现期:100 a最高潮位在全球海平面上升0.24 m的情况下为2.55 m,在全球海平面上升0.40 m的情况下为2.71m。并讨论了围海造地导致伶仃洋潮位上升率降低以及0814号台风"黑格比"对赤湾站增水的影响:赤湾北面西乡沿海地势特别低,当潮位≥1.40 m(珠基起算)时,就会发生海水倒灌现象。也就是说,未来海平面的上升将加大该区海水倒灌频率。通过分析台风过境时该站的潮位观测资料,得出0814号台风"黑格比"经过珠江口时赤湾站的最高潮位为增水1.46 m。最后,重新修订了赤湾站最高潮位的重现期值,这不但能够提高该区域防台水位设计的准确性,还能为该海域的风暴潮预警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聂宇华汤超莲程泽梅
关键词:重现期
近百年气候变暖与珠江口最高潮位变化的关系被引量:8
2011年
在收集珠江口广东省境内查测台风暴潮位(高)潮位历史资料、4个验潮站年最高潮位资料和香港特区北角/鰂魚涌重现期≥2年台风最高潮位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其与同期全球温度距平的关系,得出1910~2009年间珠江口每年最高潮位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陈特固汤超莲聂宇华余克服
关键词:气候学全球变暖台风活动珠江口
南海表层环流和热结构特征的数值模拟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普林斯顿海洋模式,在真实的地形数据、计算区域右边界上半部分设为开边界的条件下,对南中国海98°-126°E,3°S-26°N的范围进行了环流和温度结构的模拟。模拟从静止的海洋开始,以1月份的月平均温盐数据为初始场,在12个不同的月平均风场驱动下,模式稳定地模拟了4个模式年。从第3年开始进行数据分析。首先从数值模拟的角度给出了南海表层环流和热结构的时空演变过程,继而详细分析了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南海主要被一个大的气旋式环流占据,夏季主要呈大的反气旋式环流。春季和秋季是季风转换季节,南海环流在受到上一个季节影响的同时也向下一个季节的典型流态转换,并由多个涡旋组成。此外,气候和环境条件的设置,都会影响到南海的环流和热结构特征。
聂宇华詹杰民陈植武
关键词:南海环流热结构黑潮普林斯顿海洋模式
万宁日月湾近岸海域悬浮泥沙输运特征及沉积动力环境分析
2024年
依据实测悬浮泥沙和同步观测的海流数据,利用悬沙通量机制分解法计算各站潮平均单宽输沙量,分析研究区海域的悬沙输运机制及主要的力学控制因素。依据表层沉积物的粒度数据,分析了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并利用Flemming三角图示法对研究区进行沉积动力环境分区。结果表明,研究区悬浮泥沙输移主要受拉格朗日平流输运控制,垂向净环流影响次之;潮平均单宽净输沙量输运方向为SW向,与研究区余流方向基本一致;外侧站位潮平均单宽输沙量呈现自东北向西南方向递减趋势,而内侧站位却相反,潮平均单宽输沙量呈现自东北向西南方向递增趋势,表明近岸有沙源供给,近岸侵蚀或河流输沙;研究区整体被砂覆盖,局部区域为粉砂质砂、砾质砂、砂质砾,存在少量贝壳或珊瑚礁;水动力环境可划分为S区、A区和B区,表层沉积物由推移、跃移、悬移三类运动方式的物质组成,其中以跃移物质为主,随着水动力环境变弱,表层沉积物的跃移组分含量降低,悬移组分含量升高。
林纪江王平张卓唐灵王蕾王蕾聂宇华游大伟
关键词:悬浮泥沙沉积动力环境
1974—2020年珠江口外海海洋热浪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珠江口大万山海洋站(21°56′N,113°43′E)观测的1974—2020年逐日平均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资料,参照世界气象组织关于海洋热浪(marine heatwave,MHW)定义、强度分类标准及全球与北半球年平均表面温度资料,采用相关及对比方法,分析珠江口海洋热浪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近47年来珠江口每年都出现MHW事件,平均每年出现6.5次,最多年13次(2020年),且每年出现次数呈上升趋势,平均每次持续时间为11.7d,最长62d;(2)近47年来每年珠江口的MHW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上升率为1.81d·a^(–1);(3)此时期各级MHW强度的出现日数占总出现日数的比例分别为中度18.92%,强烈53.24%,严重24.06%,极端3.77%;(4)珠江口MHW日数上升及出现极端MHW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南海高压增强和季风减弱有关。预估未来珠江口的MHW日数还会呈现上升趋势。
唐灵聂宇华王平王平
关键词:全球变暖珠江口
赤湾验潮站搬迁前后潮位变化特征及其订正被引量:1
2019年
赤湾海洋站是国家海洋局在深圳西部海域唯一的潮汐观测站点,至今已观测30多年。由于地理位置特殊,2008年起该站被选为《中国海平面公报》反映珠江口海平面变化的代表站。2012年10月该站搬至新验潮站,受此影响,其潮位观测序列产生了差异性和不连续性。本文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了对海洋站水文气象数据的质量控制。同时,采用赤湾站与邻近验潮站进行对比的方法得出新旧站的潮位差值,初步探讨了搬站前后潮位观测结果的订正方案,并研究其建站以来的历史海平面变化特征。这对确保该站潮位资料的准确性及代表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珠江口海域防灾减灾、涉海工程、风暴潮预报等提供了数据支撑。
聂宇华唐灵
关键词:迁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