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金林 作品数:24 被引量:2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大庆油田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Cor、ACTH、ET-1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Cor、ACTH、ET-1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麻醉深度不同将患者分为浅度组、中度组以及重度组,各30例。均接受全身麻醉根治手术,术中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麻醉用药,浅度组患者的麻醉深度调至Narcotrend指数D0水平,中度组患者调至D2水平,重度组患者调至E1水平,动态分析麻醉期间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比较血清应激指标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浅度组患者在气管插管时(T1)、气腹后2 min(T2)时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T0)时及中度组、重度组,且T1时重度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低于中度组;浅度组、中度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血清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且均高于重度组;3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血清24 h ACTH水平均高于术前,中度组及重度组患者低于浅度组;中度组患者术中血清ET-1水平均高于术前及浅度组,重度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血清ET-1水平低于术前及浅度组、中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低于浅度组,重度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低于浅度组(均P<0.05)。结论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用中度麻醉进行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患者血流动力学维持更加稳定,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姜雪 张莉莉 王思明 浦春雪 翟金林关键词:麻醉深度 老年 皮质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血管内皮素-1 冲击波治疗良性肿瘤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观察与思考 2014年 目的采用冲击波治疗良性肿瘤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44例开胸术后疼痛患者,疼痛均于术后数日内出现,疼痛时间持续2~5个月,疼痛程度中度到重度,常规药物、注射疗效不佳。通过患者主诉和查体,再加以手法松解诊断性治疗确认肌肉损伤及部位,进一步采用冲击波松解治疗,治疗期间根据疼痛程度调整镇痛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治疗后随访3个月。结果本组病例首次治疗后疼痛均明显缓解,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随访时评分缓解超过75豫(临床治愈)者11例,50豫~75豫(显效)者26例,25豫~50豫(有效)者4例,低于25豫(无效)者2例,失访1例,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冲击波治疗可有效缓解开胸术后疼痛或使疼痛消失,同时作者认为此种疼痛是软组织痛占主导地位。 翟金林 范俊东 李淑丽 姜长林关键词:术后疼痛综合征 松解 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 被引量:1 2007年 张寒莉 武云飞 李秀梅 吴新民 孙德海 翟金林 于天超 林万春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蛛网膜下腔阻滞 疼痛治疗 镇痛强度 早期拔管 阿片类药物 加巴喷丁复合双氯芬酸钾用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 2011年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其症状多于夜间睡眠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巴喷丁(Gabapentin,商品名Neurontin)是1种新型抗癫痈药;环氧合酶(COX)抑制剂可减少前列腺素(PG)合成,近年研究发现, 罗宏柏 翟金林 纪春梅 马玲 姜长林关键词: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加巴喷丁 双氯芬酸钾 疗效 夜间睡眠 生活质量 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2月~2019年6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接受肠胃道恶性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70例,按照患者采用的不同麻醉深度将这70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35例,A组患者在手术中的脑电双频指数控制在50~59之间,B组控制在30~39之间。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各指标及术前24h、术后24h和72h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量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具体变化情况。结果A组与B组患者在麻醉时长、手术过程出血量、手术前的MMSE评分、补液量以及低血压发生率等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手术后24h与72h时间段A组患者的MMSE评分较B组更低(P<0.05)。A组在手术后24h与72h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均高于B组分(P<0.05)。结论老年患者的BIS指数一直保持在30~39之间,相较于BIS维持在50~59之间来说,更加能够降低老年患者在手术之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情况。 刘莹 翟金林关键词:麻醉深度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 SLIPA喉罩在老年人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0年 翟金林 薄玉龙 丁文刚关键词:老年人 全身麻醉 心血管应激反应 气管插管全麻 喉罩 心脑血管意外 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初步报告 2006年 目的探讨蛛网下腔阻滞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应用。方法8例择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病人,诱导前使用25G腰麻针行蛛网膜下腔阻滞,给予吗啡0.5mg。诱导给予咪唑安定0.08 ̄0.15mg/kg、异丙酚0.50mg/kg、哌库溴铵0.10mg/kg、芬太尼4μg/kg,使用异氟醚和异丙酚维持麻醉,必要时给与芬太尼4μg/kg。结果椎管内使用吗啡,病人术后镇痛充分且早期拔管,没有呼吸抑制及恶心等并发症。结论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蛛网膜下腔给予吗啡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简单可靠,使病人早期气管拔管。 张寒莉 武云飞 孙德海 翟金林 林万春 于天超 陈雅丽关键词:心脏手术 术后镇痛 拔管 蛛网膜下腔阻滞 吗啡 颈深丛神经阻滞防治硬膜外间隙阻滞下肾上腺手术时肩部牵涉痛的临床观察 2002年 姜长林 李俊 曲向林 武云飞 翟金林 李绍臣 赵敏 周春晶 罗宏柏关键词:颈深丛神经阻滞 肾上腺手术 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腭咽成型术后躁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比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全麻下行腭咽成形术后躁动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60例因鼾症行全麻腭咽成形手术病人,男36例,女24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D)组和咪达唑仑(M)组,每组30例。患者选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前30min,D组给予右美托咪啶0.5μg.kg-1,稀释至50ml,静脉输注,15min注完。咪达唑仑(M)组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05mg.kg-1稀释至50ml,15min注完。术毕待患者呼吸恢复,清醒拔管。监测拔管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记录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观察患者手术后躁动的时间和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M组T2,T3,T4时间点MAP、HR值与T0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D组各时间点较T0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躁动发生率为对照组20%右美托咪啶组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咪达唑仑对比,右美托咪啶显著减少手术后躁动的发生。 张莉莉 赵敏 翟金林关键词:右美托咪啶 咪达唑仑 腭咽成形术 术后躁动 艾司洛尔对小儿常温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保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06年 徐建军 赵鸿雁 于天超 林万春 李绍臣 翟金林关键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常温不停跳 心肌保护 艾司洛尔 小儿 Β受体阻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