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
-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患者线粒体基因8个突变位点的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tRNALeu(UUR)基因及其相邻的ND1基因8个位点的突变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分析方法,对1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7名健康对照的mtDNA的3243、3256、3290、3316、3394、3421、3426、3460和3593共9个已报道的突变位点同时进行筛选,并采用测序、反向斑点杂交和基因芯片进行方法学比较和确证,对检出的突变位点采用DNASTAR和Antherprot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检出3316(G→A)突变5例(2.9%),其中2例为多个位点突变:1例伴随3256(C→T)和3688(G→C),另1例伴随3606(A→G);3394(T→C)突变4例(2.3%),3593(T→C)、3290(T→C)和3618(T→C)突变各1例(0.6%);其中3606(A→G)、3618(T→C)和3688(G→C)为新突变位点,GenBank登录号为DQ092356;对照组只检出3316(G→A)突变1例(0.5%)。两组间仅3394(T→C)突变率差异显著(P<0.05)。以上8个突变位点的测序、反向斑点杂交和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完全一致。3606(A→G)为Leu的无意义突变,3618(T→C)为Phe的无意义突变,3688(G→C)为有意义突变,Ala→Pro,导致ND1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结论:线粒体DNAND1基因3316(G→A)突变伴随3688(G→C)突变,3394(T→C)突变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病有关。
- 刘松梅周新李霞郑芳秦汉蔡春林
- 关键词:突变
- 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与HbA1c和Lp(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2008年
- 刘兵秦汉
- 关键词:HBA1C2型糖尿病糖尿病心血管病变FBG
- 基因芯片筛查2型糖尿病线粒体DNA碱基突变的研究
- <正>2型糖尿病(T2DM)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发病率逐年上升,预计2025年全球将有3亿患者,其中大多数分布在印度和亚洲。我国的糖尿病发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其中 90%为T2DM,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尽管T2DM的原...
- 刘松梅周新秦汉李霞郑芳张红梅李东
- 文献传递
- 基因芯片筛查糖尿病线粒体基因突变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高通量检测线粒体DNA突变的基因芯片技术,并探讨这些突变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以尼龙膜为介质,通过紫外交联固定28个待测突变位点的野生型和突变型探针,并采用该基因芯片对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10名健康对照的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及ND1基因进行筛查,DNA测序进一步确证突变位点,Mfold和Antheprot软件预测变异型基因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结果成功研制可检测28个突变位点的线粒体DNA芯片,在糖尿病组检出tRNAleu(UUR)基因T3290C突变2例(1.0%),ND1基因突变23例G3316A突变6例(3.0%)、T3394C突变5例(2.5%)、A4164G突变8例(4.0%),T4216C突变2例(1.0%),T3593C(0.5%)和A3606G突变各1例(0.5%);对照组检出G3316A突变1例(0.5%)、A4164G突变5例(2.4%)。这些突变位点的测序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两组间仅T3394C突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G3316A突变导致丙氨酸→苏氨酸,T3394C突变导致酪氨酸→组氨酸,T3593C突变导致缬氨酸→丙氨酸,T4216C突变导致酪氨酸→组氨酸,A3606G和A4164G突变分别为亮氨酸和蛋氨酸的无意义突变,前4种突变型的ND1蛋白二级结构不同于野生型。结论线粒体DNA芯片是一种快速可靠的高通量基因突变检测方法,ND1基因T3394C突变可能参与了线粒体基因缺陷型糖尿病的发病。
- 刘松梅周新郑芳李霞秦汉张红梅李东
- 关键词:糖尿病DNA线粒体突变
- 线粒体基因碱基变异与老年2型糖尿病的易感性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线粒体基因3243和3426位点碱基变异与老年2型糖尿病的易感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18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170例健康对照者的线粒体基因3243和3426位点进行筛选分析,并以DNA测序方法确认。结果两组均未检出3243 A→G变异和3426 A→G变异,测序中发现糖尿病组3290 T→C变异1例。结论线粒体基因3243 A→G变异和3426 A→G变异可能与湖北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的易感性无关联性。
- 刘松梅周新郑芳李霞秦汉
- 关键词:DNA线粒体糖尿病
- 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研究进展
- 2006年
- 由于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疾病,尤其是脂蛋白代谢紊乱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AS),成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为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危险因素。
- 秦汉
- 关键词:脂蛋白代谢紊乱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流行病学研究冠状动脉疾病慢性疾病
- 膜芯片检测糖尿病相关线粒体基因突变位点
- 2007年
- 目的构建一种快速、系统检测与糖尿病相关的45个 mtDNA 位点的膜芯片。方法针对 mtDNA 的45个突变位点,采用 Primer Premier 5.0和 NCBI BLAST 软件设计野生型和突变型探针;将带有8T 长臂的90条探针,通过紫外交联固定于经5×SSC Buffer 处理的尼龙膜;不对称 PCR 方法制备单链靶序列,纯化后经 Biotin 标记,AP-avidin 作用于 NBT/BCIP 显色,目视化观察结果。采用该膜芯片检测24份已知 mtDNA 序列的糖尿病标本,每份标本平行检测3次,评价检测结果。结果 9对引物可在同一条件下特异性扩增45个基因位点的目的片段;野生型和突变型探针的退火温度分别为(59.01±1.42)℃、(59.34±1.29)℃,能够在相同的温度下完成杂交反应;膜芯片样点清晰、规整度好,分布均匀,无漏点和连点,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结果理想,阴性对照的信号强度与背景持同;除16189位点外,检测结果与 DNA 测序方法有很好的一致性(x^2=113.132,Kappa 值=0.888,P=0.000)。结论成功构建可一次性检测目前国内外报道与糖尿病相关的44个 mtDNA 突变位点的膜芯片,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检测。
- 刘松梅周新秦汉刘兵涂建成郑芳李霞
- 关键词:基因芯片糖尿病DNA探针
- 2型糖尿病线粒体ND1基因3个新突变位点的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tRNALeu(UUR)基因和ND1基因点突变(np3243、3316、3394和3593)与湖北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克隆和测序的分析方法,对1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10名健康对照进行筛选,并用DNAMAN、Primer、mfold和Antherprot软件对检出的突变位点进行分析和二级结构预测。结果实验组检出3316(G→A)突变6例(3.3%),3394(T→C)突变5例(2.7%),3593(T→C)突变1例(0.5%),并发现3个尚未见报道的新突变位点:3606(A→G)、3618(T→C)和3688(G→C),未检出3243(A→G)突变;对照组只检出3316(G→A)突变1例(0.5%)。两组间仅3394(T→C)突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06(A→G)和3618(T→C)突变分别为亮氨酸、苯丙氨酸的无意义突变,其二级结构均与野生型ND1相同;3316(G→A)突变(丙氨酸→苏氨酸),3394(T→C)突变(酪氨酸→组氨酸),3593(T→C)突变(缬氨酸→丙氨酸),3688(G→C)突变(丙氨酸→脯氨酸),均引起ND1基因DNA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改变,其中3394(T→C)突变型变化最显著。结论线粒体DNAND1基因3394(T→C)突变以及3688(G→C)突变伴随3316(G→A)突变,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 刘松梅周新李霞秦汉鲁敏翔李东古今刚
- 关键词:突变2型糖尿病患者线粒体DNA新突变位点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基因3蛋白质二级结构
- 2型糖尿病血脂水平及其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血脂水平及其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检测70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血糖水平,检测数据采用SPSS软件作统计分析。结果60岁以下组TG和Apo(B)水平均显著高于60岁以上组,而Lp(a)水平显著低于60岁以上组;女性的TC、HDL-C、LDL- C、Lp(a)和ApoAⅠ水平显著高于男性,而TG水平显著低于男性。血脂单项指标异常率为9.1%-68.8%,TC (>5.2mmol/L)、FG(>1.7mmol/L)、HDL-C(<1.0mmol/L)和LDI-C(>3.1 mmol/L)4项指标同时异常率达14.0%(98/702)。空腹血糖水平与TC、TG水平呈正相关,与Lp(a)呈负相关,与HDL-C、LDL-C、ApoAⅠ和ApoB无明显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的血脂水平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应该重视2型糖尿病血脂水平的联合监测及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 秦汉刘兵张宏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脂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