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青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黄石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压
  • 3篇原发性
  • 3篇高血压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抵抗
  • 2篇高血压伴胰岛...
  • 2篇二甲双胍
  • 2篇二甲双胍治疗
  • 2篇苯那普利
  • 1篇代谢
  • 1篇第三代头孢
  • 1篇第三代头孢菌...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血清
  • 1篇血症
  • 1篇抑制剂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孕妇
  • 1篇孕妇血

机构

  • 6篇黄石市第二医...
  • 2篇黄石市磁湖医...

作者

  • 6篇王青
  • 2篇张玲
  • 2篇李剑军
  • 2篇刘文涛

传媒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非诺贝特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的疗效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5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调脂饮食联合非诺贝特(200mg.次-1口服,1次.d-1)、缬沙坦(80mg.次-1口服,1次.d-1)治疗,对照组采用调脂饮食联合缬沙坦(80mg.次-1口服,1次.d-1)、安慰剂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2组患者血压(SBP、DBP)、血脂(TG、TC、HDL-C、LDL-C)及FPG、FINS、IS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8周后血清TC、TG、LDL-C、FPG、FINS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而血清HDL-C、ISI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对照组治疗8周后血清TC、TG、LDL-C、FPG、FINS水平均较治疗前也略有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血清HDL-C、ISI水平均较治疗前略有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诺贝特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可改善脂质谱及胰岛素抵抗,能较好地控制血压,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王青况佩君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非诺贝特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致双硫仑样反应8例被引量:4
2006年
王青刘文涛
关键词: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双硫仑样反应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广谱抗生素半合成
苯那普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联合二甲双胍对原发性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IR)患者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IR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给予苯那普利片加二甲双胍片。对照组单纯用苯那普利片。治疗前、后均作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及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治疗前后2组间血糖、血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及动态血压的变化。结果:2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2 h胰岛素均无显著下降。联合组2h血糖下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后胰岛素敏感指数有显著升高(P<0.05),以联合组为显著(P<0.05),2组降压疗效均显著,但对照组降压药剂量比治疗组大。结论:对伴IR的高血压患者苯那普利联合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IR,能提高降压疗效,且能降低降压药用量。
陶登保李剑军吴时胜王青张玲尹国辛况佩君
关键词:高血压原发性胰岛素抵抗苯那普利二甲双胍
苯那普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陶登保李剑军吴时胜王青张玲尹国辛况佩君
该组进行了苯那普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IR的研究,研究中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血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以及血压值的变化,结果显示该研究能明显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改善IR,提高降压效果。该研究为临床上高血压的...
关键词:
关键词:苯那普利二甲双胍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miR-126、sVCAM-1水平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miR-126、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表达特点及与糖脂代谢关系。方法:连续性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本院就医的GDM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本院正常妊娠产检孕妇6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miR-126、sVCAM-1水平,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析miR-126、sVCAM-1与糖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TG、LDL-C、apoA、apoB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均P<0.05),TC水平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FPG、FINS、HOMA-IR、sVCAM-1均高于对照组,miR-126表达低于对照组(均P<0.05)。miR-126与TG、LDL-C、FPG、FINS、HOMA-IR、apoA呈负相关(r=-0.328、-0.510、-0.324、-0.336、-0.616、-0.456、-0.315,P<0.05),与HDL-C呈正相关(r=0.335,P<0.05),与TC、apoB无关(r=-0.013、-0.015,P>0.05)。sVCAM-1与TG、FPG、HOMA-IR呈正相关(r=0.433、0.637、0.301,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325,P<0.05),与TC、LDLC、FINS、apoA、apoB无关(r=0.040、0.158、0.012、0.008,P>0.05)。TG(OR=2.310,95%CI 0.681~1.264)、HOMA?IR(OR=1.272,95%CI 0.261~0.961)是影响miR-126表达的独立因素,TG(OR=1.862,95%CI 0.136~0.769)与sVCAM-1水平独立相关。结论:GDM患者血清miR-126表达下调,sVCAM-1水平升高,血清miR-126、sVCAM-1可能参与GDM患者糖脂代谢异常过程。
王青寇莉李小林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糖脂代谢
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4mg,每日1次,连用1个月。治疗前后做超声心动图及6min步行试验评价心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86.96%和26.09%;对照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68%和20%;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超声心动图及6min步行试验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哚普利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王青刘文涛
关键词:培哚普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