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艳滨

作品数:45 被引量:662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北煤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北京市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超声
  • 21篇射频
  • 20篇射频消融
  • 20篇消融
  • 14篇肿瘤
  • 13篇超声检查
  • 12篇肝癌
  • 9篇原发性
  • 9篇造影
  • 9篇射频消融治疗
  • 9篇细胞
  • 9篇消融治疗
  • 8篇原发性肝癌
  • 8篇超声造影
  • 7篇肝细胞
  • 7篇超声引导
  • 6篇造影剂
  • 6篇乳腺
  • 6篇肝转移
  • 5篇乳腺癌

机构

  • 14篇北京肿瘤医院
  • 13篇北京大学肿瘤...
  • 10篇华北煤炭医学...
  • 6篇北京大学
  • 5篇北京大学临床...
  • 3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河北省卫生厅
  • 1篇华北煤碳医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44篇王艳滨
  • 32篇陈敏华
  • 29篇严昆
  • 22篇杨薇
  • 17篇尹珊珊
  • 15篇戴莹
  • 14篇张晖
  • 14篇高文
  • 10篇吴薇
  • 7篇范智慧
  • 7篇霍苓
  • 4篇黄信孚
  • 4篇李吉友
  • 3篇王帅
  • 3篇刘水澎
  • 3篇廖盛日
  • 3篇武金玉
  • 2篇邢宝才
  • 2篇孙冬梅
  • 2篇张琳

传媒

  • 8篇中华超声影像...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华医学超声...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癌症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3篇2006
  • 1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0
  • 1篇1998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诊断腹膜后纤维化1例
2009年
病例 男,44岁。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发现右肾萎缩6个月,曾于2006年11月12日入院,诊断为“右肾萎缩、右肾动脉狭窄、左肾结石”。经临床治疗后症状好转。于2008年4月出现左侧腰部疼痛不适,呈间断性胀痛,伴肉眼血尿1次.为进一步诊治于2008年6月30日第2次住院。
王艳滨王帅孙冬梅刘水澎刘洋
关键词:腹膜后纤维化超声检查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肉瘤肝转移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针对肉瘤肝转移的特点进行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RFA治疗肉瘤肝转移16例共75个瘤灶,每个患者平均4.7个病灶,平均大小2.6cm。对于...
高文陈敏华张晖严昆杨薇王艳滨
关键词:超声射频消融
文献传递
343例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疗效及并发症被引量:66
2005年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对肝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探讨并发症类型及处理措施.方法:对343例778个肝恶性肿瘤行582人次超声引导RFA治疗.其中原发性肝癌(HCC)212例,448个癌灶,肿瘤最大径平均4.0 cm,根据国际抗癌协会的肿瘤分期,其中63例(29.7%)为Ⅰ~Ⅱ期,149例(70.3%)为Ⅲ~Ⅳ期(含43例手术切除后复发癌).肝转移癌(MLC)131例,330个癌灶,癌灶直径平均为3.9 cm,原发灶69.5%(91例)来自胃肠道.治疗原则为消融范围超过癌周0.5~1.0 cm;对较大肝肿瘤,采用较规范的计算方案指导射频治疗.治疗中密切观察图像异常改变,监测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出血及周围损伤.治疗后24 h内或1个月后增强CT检查肿瘤无活性为治疗成功.随访时间为2~62个月.结果:射频治疗成功率HCC为95.5%(428/448灶),MLC为96.4%(318/330灶);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5%(38/448灶),11.8%(39/330灶).共有138例(40.2%)由于肿瘤复发或新生而进行2~11次治疗.随访343例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HCC分别为87.7%,67.4%和56.8%,其中63例早期癌分别为92.9%,82.8%,74.5%;MLC分别为81.6%,50.8%,27.2%.本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占2.4%(14/582人次),多发生于治疗中或治疗后即刻,主要为机械性损伤、热损伤等,分别为出血5例,肠穿孔1例,邻近脏器结构损伤5例,胆汁瘘2例,皮肤烫伤1例.结论:RFA作为一种肝肿瘤的局部微创治疗方法,对早期肝癌可获得手术治疗效果;对中晚期肝癌、肝癌术后复发、肝转移癌等临床治疗困难的病例,也可提供有效而相对安全的治疗手段.重视并发症的表现并采用相应的对症处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陈敏华严昆杨薇高文戴莹王艳滨张晖霍苓邢宝才黄信孚
关键词: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增强CT检查手术切除后抗癌协会消融范围
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生命质量对比评价被引量:12
2005年
背景与目的以往对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各种治疗疗效的评价主要从治愈率、生存率和生存时间方面进行,近年来生命质量(qualityoflife,QOL)研究倍受关注,能较全面地反映肝癌患者体能恢复状况和切身感受而被广泛应用于癌症、慢性病的疗效评价。目前对于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经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hepatic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意义的评价大多关注局部肿瘤灭活率及患者生存率,而对治疗后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从患者整体角度对比评估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后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采用国内肝癌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QOL-LCV2.0),对80例HCC经RFA治疗后QOL进行评定;并与同期40例经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组)以及TACE+RFA(联合组)40例分别进行比较。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等方面分布均衡,无明显差异。结果RFA组的QOL总分中位数(168.6)高于TACE组(146.8),差异有显著性(P=0.025);RFA组和联合组在症状/副作用领域的得分中位数45.5、46.0,分别优于单纯TACE组38.1(P<0.01);RFA组躯体功能领域得分呈略高于TACE组的趋势。患者的年龄、收入、治疗后Child-Pugh分级、治疗后新生/复发率、并发症等方面与患者生命质量相关。TACE组和联合组于治疗后Child-Pugh分级提高的比例分别高于RFA组;TACE组新生/复发的比例明显高于RFA组。RFA组的1年、2年和3年生存率(92.8%、89.3%和76.5%)与联合治疗组(94.1%、87.4%、60.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高于TACE组(74.3%、48.2%、48.2%)。结论RFA治疗肝癌,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严重的副作用少。TACE与RFA联合治疗与单纯TACE相比,可减少患者肝功能损伤,有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命质量。
王艳滨陈敏华严昆杨薇戴莹尹珊珊
关键词:肝肿瘤射频消融生命质量
高龄原发性肝癌射频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观察高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射频消融治疗(RFA)疗效及RFA对肝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超声引导RFA治疗的225例HCC患者为本文研究对象;非老年组(年龄≤60岁)109例;老年组(年龄>60岁)116例中,年龄≥70岁者50例,52.6%(61人)合并其他疾病。治疗前两组病灶大小,肝功能分级均无显著差异。比较两组RFA疗效、生存期、生存率、生命质量变化及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消融成功率,局部肿瘤进展率均无明显差异。平均生存期非老年组为(43.31±3.16)个月,老年组为(41.07±2.50)个月,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RFA治疗前后生命质量得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老年组社会功能领域得分高于非老年组,两组生命质量总得分及其他领域得分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RFA对不适合手术治疗的高龄HCC患者,可获得良好疗效,并保持患者较高的生命质量;对高龄患者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尹珊珊王艳滨杨薇严昆高文陈敏华
关键词:肝细胞癌射频消融
肝细胞癌射频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及T细胞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运用细胞膜表面标记和细胞内因子标记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全血标本,从细胞数量和细胞功能两个角度,观察射频消融(RFA)治疗前后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T细胞功能分型的变化。方法经穿刺活检证实为HCC、进行RFA根治性治疗的26例患者为治疗组,以年龄、性别为匹配条件,同期选择正常对照26名为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于RFA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清晨空腹静脉取血。流式细胞仪测定B、NK、T、CD4^+T、CD8^+T细胞百分含量及单细胞水平上Th1、Th2、Tc1、Tc2功能亚群。分析两组间免疫指标的差别、分析治疗组于RFA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肝细胞癌患者与正常人比较,NK细胞计数下降、CD8^+T细胞中Tc1细胞的比例下降。射频治疗后Ⅰ类细胞比例增加,NK计数增多。其中男性、〉55岁、病理分级为Ⅰ~Ⅱ级、临床分期为Ⅰ~Ⅱ期及Child-Pugh分级为A/B的患者,射频治疗后其NK计数或Ⅰ类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治疗前,增高的幅度分别大于女性、≤55岁患者、病理分级为Ⅲ~Ⅳ级、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及Child-Pugh分级为C的患者。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RFA治疗1个月后,HCC患者的免疫指标有所提高,外周血免疫功能指标发生了变化,Ⅰ类细胞(Th1、Tc1)和NK逐渐增多,免疫抑制状态有所改善,细胞免疫功能逐渐增强。
王艳滨吴后男严昆陈敏华柯杨
关键词:肝细胞肿瘤射频消融流式细胞仪T细胞亚群淋巴细胞亚群
超声在乳腺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2007年
二维及彩色超声检查能够对乳腺病灶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及近年来超声造影剂的应用又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使超声能够成为乳腺癌术前分期研究的一种独特工具。研究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断乳腺癌术前TNM分期的准确率(92%)与术后病理分期无明显差异,
王艳滨余红陈敏华
关键词:术前TNM分期彩色超声检查乳腺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后病理分期超声造影剂
172例肝癌射频消融治疗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7
200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的生存期及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以指导RFA消融治疗。方法1999至2004年172例原发性肝癌行RFA治疗,其中150例(87.2%)不能或不宜手术治疗。分析24项与生存期可能相关的因素,探讨与生存期的相关性。随访时间4~51个月,随访率94.8%(163例)。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模型及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原发性肝癌RFA治疗后半年、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5%、77.4%、55.7%、51.2%。分析可能影响生存期的24项单因素中8项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初次RFA前甲胎蛋白(AFP)值、门静脉高压、肿瘤复发性、病理分级、治疗目的方案、消融安全范围。根据UICC分期标准,首发癌116例半年、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Ⅰ期和Ⅱ期(33例)达96.7%、92.3%、81.6%、65.3%;Ⅲ期和Ⅳ期(83例)为91.2%、76.3%、56.6%、51.4%;Ⅰ和Ⅱ期与Ⅲ和Ⅳ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癌56例的生存率分别为88.5%、70.2%、41.4%、24.5%,与首发癌Ⅲ和Ⅳ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生存率相关的多因素有3项,分别为:ChildPugh分级、门脉高压、治疗目的方案。结论影响原发性肝癌RFA治疗预后的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患者因素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脉高压程度;治疗方面因素为治疗目的方案;此结果有助于指导RFA治疗。
严昆王艳滨陈敏华高文杨薇戴莹尹珊珊
关键词:预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预后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
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对免疫功能和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
王艳滨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流式细胞技术淋巴细胞亚群热休克蛋白70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原发性肝癌射频治疗后局部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 lar carc inom a,HCC)射频消融治疗(rad iofrequency ab lation,RFA)前后肿瘤内部及边缘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 in,HSP70)的表达、CD8+T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RFA治疗后,肿瘤边缘HSP70表达与肿瘤边缘CD8+T细胞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探讨RFA治疗对原发性肝癌局部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7例HCC分别在RFA治疗前、后1个月,于肿瘤内部和肿瘤边缘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取样;采用PowerV isionTM二步染色法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测定HSP70的表达、CD8+T细胞的数量;随访HCC复发/新生情况。结果RFA治疗后肿瘤边缘组织HSP70表达增强(Z=3.337,P=0.001)、CD8+T细胞数量增多(Z=1.996,P=0.049);RFA治疗后,≤4 cm肿瘤组的占位边缘CD8+T细胞数量高于>4 cm肿瘤组(Z=1.966,P=0.048)。RFA治疗后,边缘组织HSP70表达与CD8+T细胞数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489,P=0.046);RFA治疗后,无复发或新生组的占位边缘组织HSP70表达和CD8+T细胞数量分别高于复发或新生组(Z=2.009,P=0.045;Z=2.007,P=0.045)。结论RFA治疗后边缘HSP70表达增强、CD8+T细胞数量增多,显示RFA治疗后局部免疫原性提高,抗肿瘤效应细胞浸润增加。
王艳滨陈敏华严昆张晖霍苓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热休克蛋白70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