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梅
- 作品数:21 被引量:85H指数:7
- 供职机构: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彭州市地震灾区临时安置点蝇类防治初报
- 2009年
- 目的调查地震灾区临时安置点蝇类防治工作进展和效果,科学指导防治工作。方法在临时安置点采取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化学杀灭和家庭防蝇,用笼诱法调查蝇类种群,用目测法监测厕所和垃圾堆(桶)、帐篷内、帐篷外3类环境的蝇密度,用现场观察法调查孳生地管理情况,以及村民的防蝇、灭蝇方法。结果家蝇是临时安置点的优势种(96.85%),地震后第4~8周临时安置点厕所与垃圾堆、帐篷内、帐篷外的平均蝇密度均低于1只/m2,第5周时厕所配置达到100%,垃圾收集设施配置及其及时清运比例分别为76.92%和69.23%,家庭剩余食物加盖保存率为94.01%,碗筷入柜或加盖保存率为93.00%。结论综合防治措施在临时安置点的蝇类防治中得到有效执行,蝇密度低于四川省卫生厅建议的控制标准,今后应强化对孳生地蝇蛆的控制。
- 马林杨波梁娴罗国金廖骏彭楠王艳梅王成高源潘茜
- 关键词:蝇类防治地震灾区安置点
- 成都市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分析
- 2012年
- 目的分析脊灰野病毒输入成都市并传播的风险,为预防与控制脊髓灰质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成都市人群免疫资料、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资料、人群流动情况。结果 2008-2011年上半年成都市脊灰疫苗报告接种率、调查接种率、快速评估接种率都在94%以上,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活动前搜索到1岁以上"0剂次"儿童1 211名;2008-2010年年平均报告发病率3.2/10万,系统监测的敏感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指标均明显超过卫生部要求。结论成都市的脊灰疫苗接种率达到了较高指标,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但存在免疫空白人群,及监测系统漏报现象,脊灰野病毒传入成都市的危险性随时存在,且具有传播的风险。
- 王艳梅黄蓉娜郑珂杨汝沛柴冰张量智蔡军曾莉
- 关键词:脊灰野病毒风险分析
- 2014年成都市健康人群乙脑、乙肝抗体水平监测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了解成都市健康人群乙脑、乙肝抗体水平,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对成都市〈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和≥20岁7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30人,采集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中的乙脑和乙肝表面抗体(HBs Ab),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乙脑Ig G抗体阳性率及GMC为41.89%、0.47 IU/ml,乙肝表面抗体(HBs Ab)阳性率及GMC为57.30%、10.96 m IU/ml。乙脑Ig G抗体阳性率以3~4岁组抗体阳性率最高、〈1岁最低,乙肝表面抗体(HBs Ab)阳性率及GMC以〈1岁组抗体阳性率最高、5~6最低。结论结合本次监测结果,加强儿童乙脑、乙肝常规免疫,做好新入学入托儿童乙脑、乙肝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确保人群的抗体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平,以预防和控制乙脑和乙肝。
- 蔡军朱宝郑珂王艳梅
- 关键词:抗体水平
- 成都市2009-2014年消除麻疹进展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对成都市近几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防控策略进行分析。方法 2009-2014年成都市麻疹监测系统(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MSS)运转指标,麻疹发病情况以及采取的策略与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4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51/10万,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8月龄儿童和≥15岁青壮年人群占68.00%;8月~15岁以下发病儿童存在适龄儿童未及时接种麻疹疫苗和免疫空白的问题。MSS各项指标中,除2009年外,2010-2014年疑似麻疹病例48 h内完整调查率、血标本采集率、血清学检测结果 7 d内报告率均〉90%,2013、2014连续两年排除麻疹病例报告发病率均〉2/10万。结论成都市MSS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麻疹发病降到较低水平,麻疹发病率与消除麻疹目标(低于1/10万)还有较大差距,存在薄弱人群和薄弱环节,还需要保持MSS运转的敏感性,进一步提高适龄儿童麻疹及时和全程接种率,开展流动儿童搜索和查漏补种,做好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加强医源性感染控制等策略与措施。
- 黄蓉娜蔡军杨汝沛朱航郑珂王艳梅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 四川省Ⅱ型疫苗高变异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对四川省发生的Ⅱ型疫苗高变异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疫苗衍生脊灰病毒(Circulating TypeⅡVaccine Hyperviariable Poliovirus,cVHPVII/TypeⅡ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cVDPVII)的循环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为预防控制脊灰和维持无脊灰提供参考。方法对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1年8月~2012年2月,四川省发生了cVHPVII/cVDPVII事件,现场调查、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此次循环事件共发现4例病例,在4例病例和1名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VHPVⅡ/VDPVⅡ。结论低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 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接种率是此次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各级卫生部门所采取的包括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主动搜索、OPV应急免疫等多项措施,阻断了cVHPVII/cVDPVII,控制了事件的扩大和蔓延。
- 刘宇方刚杜飞覃志英刘青恋方世梅粘绪华童文彬马晓珍陈娜杨汝沛黄蓉娜王艳梅付清培陈筱纯李银乔敬嵛淋刘家洁
- 关键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 成都市抗震救灾健康教育策略选择及效果评价
- 2010年
- 目的了解评估成都市"5.12"地震灾区抗震救灾中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和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回顾调查的方式,于地震发生1年后,调查600名灾区群众相关卫生知识知晓、健康行为形成及获得卫生知识的渠道等方面的情况,并与地震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灾区群众相关卫生知识平均知识知晓率为89.80%,比地震前高出20.92%;平均健康行为形成率为82.96%,比地震前高出19.71%;获得卫生知识的途径和顺位构成与震前有较大差异。结论成都市地震灾区健康教育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 刘熹王艳梅洪英张文静邱孟
- 关键词:抗震救灾健康教育
- 2009-2012年成都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成都市2009-2012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全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成都市2009-2012年麻疹监测系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2年成都市报告疑似麻疹病例1 374例,实验室诊断病例363例(26.42%),临床诊断病例72例(5.24%),排除病例939例(68.34%)。2009-2012年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83/10万、1.31/10万、2.49/10万和1.87/10万。48h完整调查率分别为88.44%、98.74%、99.38%和99.36%;实验室结果7d内及时报告率为别为71.03%、97.74%、97.36%和99.68%。血标本采集率为79.44%、91.18%、96.43%和99.36%。2009-2012年成都市无暴发疫情。结论自2009年新的麻疹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运行以来,近4年成都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指标逐年提高,2011-2012年麻疹监测系统及时性和特异性指标都超过95%,但监测系统敏感性有所波动,特别是在发病率较低的情况下,系统敏感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 蔡军刘琪王艳梅郑珂
- 关键词:麻疹监测系统
- 地震后彭州市磁峰镇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 2009年
- 王艳梅郑珂刘熹简守云
- 关键词:地震传染病
- 2008年成都市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评估成都市2008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效果。方法综合分析强化免疫期间的现场调查、快速评估报告和麻疹监测系统的病例资料。结果该次强化免疫接种适龄儿童1 678 854人,报告接种率和评估接种率均在98%以上,2008年报告麻疹疑似病例357例,经实验室检测确诊和临床诊断病例227例,发病率2.24//10万,较上年下降69.49%。结论成都市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显著,麻疹发病显著降低。
- 郑珂王艳梅彭中杨汝沛蔡军兰红李柯张量智曾莉刘利尤军
- 关键词: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 2007年成都地区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带菌状况分析
- 2009年
-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带菌状况,为分析发病趋势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5月监测4个区(市)县,用随机抽样法抽取5个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咽拭子于卵黄双抗琼脂培养基进行脑膜炎奈瑟氏菌分离培养及实时荧光PCR分离。[结果]共采集标本999份,培养法阳性率1.1%(11/999);菌株分别为A群2株(19%),B群4株(36%),C群5株(45%),人群带菌以C群和B群为主;4个地区中青羊区带菌率最高(2.8%)。男性带菌率1.3%,女性0.9%,男女类似;不同年龄组菌群阳性率类似。PCR法检出率8.4%(84/999),高于培养法(X2=58.90,P<0.01)。[结论]成都市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较低,但要警惕C群和B群流脑菌群引起的流行。
- 黄蓉娜张晓春杨霄星张量智何智凡李柯王艳梅查宏斌黄世蓉梁润梅李季安
- 关键词:带菌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