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琰

作品数:11 被引量:34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按蚊
  • 2篇诱捕
  • 2篇诱捕效果
  • 2篇诱蚊灯
  • 2篇鼠形动物
  • 2篇蚊虫
  • 2篇蚊科
  • 2篇吸血
  • 2篇吸血昆虫
  • 2篇系统发育
  • 2篇迷走
  • 2篇进化
  • 2篇进化研究
  • 2篇核糖体DNA
  • 2篇按蚊属
  • 1篇中华按蚊
  • 1篇杀虫
  • 1篇杀虫剂
  • 1篇双翅目
  • 1篇突变

机构

  • 9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王琰
  • 6篇马雅军
  • 3篇杨振洲
  • 3篇杨明磊
  • 2篇石华
  • 2篇南春燕
  • 2篇伍桐
  • 2篇诸德源
  • 2篇马颖
  • 1篇林琳
  • 1篇王一然
  • 1篇王一然
  • 1篇王英
  • 1篇李翔宇
  • 1篇李凯利
  • 1篇李逸明

传媒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第32届全国...
  • 1篇第五届媒介生...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rDNA-ITS2序列的中国按蚊属按蚊亚属部分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双翅目:蚊科)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阐明中国按蚊属按蚊亚属蚊种的亲缘关系。方法根据核糖体DNA第2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2)序列,采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最小进化法(ME)和最大似然法(ML),对采自中国的按蚊亚属22种(分子型)蚊虫进行系统发育关系重建。结果rDNA-ITS2序列的长度范围为340~1754 bp,种内的p遗传距离均小于0.004,种间为0.009~0.420,平均值为0.224。各种方法重建的系统发育树均显示分为3大支,分别对应赫坎按蚊种团和须喙按蚊种团各一支,以及林氏按蚊与五斑按蚊种团聚为的一支,三者为并系关系;赫坎按蚊种团成员种分为主要的4支,其种间关系与形态分类结果一致,但分子型spLL1和spLL2的聚类位置不稳定。结论重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客观地阐明了中国按蚊属按蚊亚属各种团及蚊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序列具有足够的信息贡献量。
马颖马雅军林琳王琰
关键词:按蚊属系统发育
海南岛按蚊的鉴定和迷走按蚊的进化研究
为阐明海南岛某些按蚊的分类地位,探讨迷走按蚊与其近缘种的亲缘关系.本研究对采自海南岛8个地点的按蚊依据形态和分子特征进行鉴别研究,应用的分子特征包括核糖体rDNA-ITS2和28-D3序列,综合分析迷走按蚊及其近缘种的I...
王一然诸德源伍桐南春燕王琰杨明磊马雅军
关键词:按蚊核糖体DNA
我国西沙群岛鼠形动物和吸血昆虫的鉴定并首次记述按蚊和蠓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研究我国西沙群岛有害的鼠形动物和吸血昆虫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为当地传染病防控提供资料。方法 2013年11月至12月和2014年2月至3月两次赴我国海南省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和石岛,用鼠笼和诱蚊灯采集鼠形动物和吸血昆虫,结合形态和分子特征进行种类鉴定。结果捕获鼠形动物3种共计160只,分别为:褐家鼠、黄胸鼠和鼩鼱,优势种为褐家鼠(61.25%)。捕获的315只蚊成虫隶属4属5种,优势种是骚扰阿蚊(52.38%),按蚊经分子鉴定为浅色按蚊B。捕获蠓成虫121只,隶属3亚科4属8种,帛琉库蠓为优势种(61.98%)。结论共发现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和石岛的鼠形动物3种,蚊5种,蠓8种,其中按蚊和蠓均为西沙群岛首次记述,斑美铗蠓和泥泽铗蠓是我国的新记录种。
王琰马雅军杨振洲郑锦旗俞天峰
关键词:蚊科蠓科
基于mtDNA和rDNA基因序列的我国按蚊属按蚊亚属系统发育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应用mt DNA和r DNA基因特征重建我国按蚊属按蚊亚属的系统发育关系,以阐明各蚊种的亲缘关系。方法测定和分析我国按蚊属按蚊亚属17种蚊的mt DNA-COI和COII,以及r DNA-28S-D3基因序列,采用单基因和联合基因数据组以邻接法(NJ)、最大似然法(ML)和最小距离法(ME)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mt DNA-COI和COII基因,以及r DNA-28S-D3序列的长度分别为605bp、685 bp和370bp^406 bp。COI和COII在按蚊亚属成对蚊种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0.111和0.001~0.105;而D3序列在多个蚊种间无差异,最大遗传距离为0.163。基于单基因COI和联合数据组"COI+D3"、"COI+COII+D3"构建的系统树拓扑结构一致、分支合理且稳定。各种团成员首先聚类,各大支分别对应4个种团,其间林氏按蚊种团与赫坎按蚊种团亲缘关系最近,须喙按蚊种团与之较远。结论构建的中国按蚊属按蚊亚属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客观地阐释了各蚊种之间的亲缘关系,mt DNA-COI基因序列和多基因联合具足够的信息贡献量。
马颖马雅军王琰
关键词:按蚊属MTDNA系统发育关系
海南岛按蚊的鉴定和迷走按蚊的进化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阐明海南岛某些按蚊的分类地位,探讨迷走按蚊与其近缘种的亲缘关系。方法对采自海南岛8个地点的按蚊依据形态和分子特征进行鉴别研究,应用的分子特征包括核糖体DNA(ribosomalDNA,rDNA)第2内转录间隔区(second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1TS2)和28S第3编码区(thirddomain,D3)序列,综合分析迷走按蚊及其近缘种的ITS2和D3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本研究共鉴定按蚊407只。其中84.9%的成蚊分子鉴定与依据形态鉴定的结果一致。在228条迷走按蚊的ITS2序列中,部分个体在2个位点存在单碱基套峰(G/A),出现的频率分别为57.9%、64.8%,同时有两个套峰的占样本数的57.0%,其他位点保守。迷走按蚊的D3序列,在种内无碱基差异。结合本研究和文献的迷走按蚊及其近缘种ITS2序列构建的ML树,显示迷走按蚊与浅色按蚊A/C/D亲缘关系近,与另一支的浅色按蚊B、圣代克按蚊复合体的亲缘关系较远。关于未订名种NBC(Anophelessp.NBG)的分类地位,依据分子特征鉴定其为浅色按蚊B,可能是圣代克按蚊复合体新的成员种。结论鉴定形态在个体间变异大的种类时.客观的分子特征更具重要性,迷走按蚊与浅色按蚊MC/D具较近的亲缘关系。
王一然诸德源伍桐南春燕王琰杨明磊王英马雅军
关键词:按蚊核糖体DNA
不同地区中华按蚊种群钠离子通道蛋白基因的击倒抗性突变型动态变化研究
背景: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疟疾传播媒介,使用化学杀虫剂进行媒介种群控制是蚊媒病防控的重要环节之一。已证实,DDT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作用于蚊虫神经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干扰...
王琰马雅军徐建农
关键词:中华按蚊杀虫剂抗性
文献传递
我国西沙群岛吸血昆虫的种群动态和鼠形动物病原感染检测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研究我国西沙群岛吸血昆虫的种群动态以及鼠形动物病原感染情况,为当地传染病防控提供资料。方法2014年1月至7月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和石岛以灯诱法诱捕昆虫,每个月2次。结合形态和分子特征对昆虫进行种类鉴定并统计种群数量。用胶体金试剂条和PCR检测鼠形动物的常见病原感染情况,依据形态学初步鉴定鼠形动物体外寄生虫。结果西沙群岛的吸血昆虫中,库蚊、阿蚊和库蠓为优势种群,蠓在4月密度最高(55.55%,6 984/12 573),并在西沙群岛采集到贝氏司蛉(n=11)。鼠形动物血清中A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和A型肉毒毒素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5%(1/29)和14.00%(7/50),鼠疫和立克次体病抗体均为阴性。巢氏PCR扩增70只鼠形动物的立克次体Sta58基因片段,阳性率为11.43%(8/70)。获得鼠形动物体外寄生虫共248个个体,其中革螨占93.55%(232/248)。结论吸血昆虫在西沙群岛未见明显的种群动态变化,本研究首次记述了西沙群岛的白蛉;鼠形动物中恙虫病立克次体和2种细菌的毒素携带率较高。
杨明磊李逸明陈辉莹李凯利王琰马雅军杨振洲詹道成
关键词:吸血昆虫白蛉恙虫病立克次体
几种诱蚊灯对蚊虫的诱捕效果评价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比较市场上8种常见诱蚊灯的诱捕蚊虫效果。方法在实验室模拟方舱和现场不同环境安置诱蚊灯,通宵诱捕,分类和统计收集袋中的所有昆虫,比较捕获蚊虫效果,并与CDC灯进行了现场比较。结果吸入式灭蚊器/GM903在实验室和现场诱捕的蚊虫种类和数量均最多,明显优于其他7种灯;与CDC灯相比,在现场诱捕的蚊虫类群与数量类似。结论吸入式灭蚊器/GM903诱捕蚊虫的效果较好,诱蚊灯波长对诱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石华王琰李翔宇陈辉莹杨振洲
关键词:诱蚊灯
几种诱蚊灯对蚊虫的诱捕效果评价研究
目的:比较市场上8种常见诱蚊灯的诱捕蚊虫效果.方法:在实验室模拟方舱和现场不同环境安置诱蚊灯,通宵诱捕,分类和统计收集袋中的所有昆虫,比较捕获蚊虫效果,并与CDC灯进行了现场比较.结果:吸入式灭蚊器/GM903在实验室和...
石华王琰李翔宇陈辉莹杨振洲
关键词:诱蚊灯诱捕效果波长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