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川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稻蝗
  • 3篇中华稻蝗
  • 2篇胚胎
  • 2篇胚胎发育
  • 1篇有效积温
  • 1篇数学模型
  • 1篇水稻
  • 1篇胚胎发育过程
  • 1篇起点温度
  • 1篇自然选择
  • 1篇物种
  • 1篇物种起源
  • 1篇进化
  • 1篇积温
  • 1篇积温研究
  • 1篇害虫
  • 1篇耗氧
  • 1篇耗氧率
  • 1篇发育
  • 1篇发育起点

机构

  • 5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刘志斌
  • 5篇王海川
  • 4篇郑哲民
  • 3篇王青川
  • 2篇许升全

传媒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年份

  • 2篇1997
  • 3篇199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个体选择、群体选择和亲系选择
1997年
对国际行为生态学界最流行的三个学派:个体选择论,群体选择论及亲系选择论进行了介绍,并在较深的理论层次上作了评述.作者认为,生物种不同,时期不同,自然选择所作用的水平可以不同.但基因作为遗传的最小单位,具有一种内在的稳定性和“长寿”潜力,最可能成为自然选择的最终实体,因为进化是一个跨越地质年代的漫长历程.
刘志斌王青川王海川
关键词:自然选择物种起源
陕西长安及汉中两地中华稻蝗的比较被引量:12
1997年
通过对采自陕西长安及汉中地区的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Thunberg)之11个数量性状进行了多元分析。在主成分分析的第1、2主轴所构成的平面上,生活在两个地区的稻蝗个体被明显分成两个集团。此外,两地稻蝗在卵囊平均含卵量、卵粒大小及有效积温等生物学特性上均有显著的差异,这意味着长期的地理阻隔(秦岭山脉)致使两地的稻蝗演化成两个地理宗。由于使用传统的形态方法无法准确区分这两个地区的稻蝗,我们为这两个居群的雌性和雄性成虫分别建立了线性判别函数,以便为今后进一步的小进化研究奠定一个基础。V(雌性)=-11.67+195.44H+1.91E/F+8.663MX+22.80F/C+0.34P-3.50MZ-102.76H/C-42.51F;V(雄性)=-17.06+30.183MZ+4.313F,这里,当V(雌性或雄性)<0时,个体属于长安县的居群,否则,属于汉中的居群。
王海川王青川刘志斌郑哲民
关键词:中华稻蝗水稻害虫
进化上的稳定策略之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7
1996年
对进化上的稳定策略(ESS)的数学概念及三个最有代表性的模型:(1)对称型鹰-鸽博奕;(2)消耗战博奕;(3)非对称型鹰-鸽博奕做了分析论证,给出了各个模型下是或不是ESS的一些策略,并对消耗战模型中当CT<V/2时。
王青川刘志斌王海川王海川
关键词:ESS博奕论数学模型进化
中华稻蝗(Oxya Chinesis Thunberg)胚胎发育过程中耗氧率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用SKW-3型华氏呼吸仪对中华稻蝗(OxyaChinesisThunberg)卵发育过程中的耗氧率进行了测定研究(培养条件:恒温25℃),并同步用染色法研究了胚胎形态的变化.结果发现,中华稻蝗卵发育的耗氧率曲线形状在种内,特别是同一居群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总的耗氧量在不同的地区。
许升全王海川刘志斌郑哲民
关键词:中华稻蝗耗氧率
中华稻蝗胚胎发育形态、卵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研究被引量:6
1996年
根据形态特征,中华稻蝗胚胎发育过程分为10个阶段,本文对各阶段做了描述,绘制了形态图。利用4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箱对陕西汉中及长安两地区中华稻蝗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进行了测定。中华稻蝗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在汉中稻田分别为16.7℃和238日度;长安县稻田为15.7℃和234日度;室内饲养所收集的卵囊(长安种群)为16.1℃和296日度。
王海川刘志斌许升全郑哲民
关键词:中华稻蝗胚胎发育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