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军
-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镇江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量元素锂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通过对各类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锂含量的测定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 110例各类心血管疾病患者及 3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 ,抽取外周静脉血 ,测定血浆锂与红细胞内锂的含量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类心血管疾病患者红细胞内锂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随着心功能不全的逐渐加重 ,血浆锂含量亦逐渐降低。结论 :提高血浆或红细胞内微量元素锂的含量 ,可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改善心脏功能。
- 孙广辉杨根元侯建民芮涛任国庆王昭军姜正南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 钙通道阻滞剂对PTCA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
- 2001年
- 王昭军
-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术后再狭窄冠心病钙通道阻滞剂
- 维拉帕米对实验兔血管成形术后内膜增殖和血管重塑的影响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维拉帕米对血管成形术后新生内膜增殖和血管重塑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家兔 2 4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干预组。以球囊导管损伤家兔腹主动脉内膜 ,喂养 4周后 ,对后两组家兔腹主动脉狭窄部位行球囊成形术。其中对照组仅行血管成形术 ,干预组于术前 30min及术后每天给予维拉帕米肌注 [剂量 0 .5mg/ (kg·d) ]。分别于术前 ,术后 4 8h、1周及 4周采静脉血测定 3组家兔血清一氧化氮 (NO)含量。术后 4周处死动物 ,对成形术部位腹主动脉标本作病理形态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 ,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别测量血管管腔面积、新生内膜面积、内弹力板围绕面积、内膜 /中膜面积 ,计算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增殖指数(PI)。结果 :血管成形术后血清NO浓度降低 ,但术后 1周和 4周维拉帕米干预组血清NO浓度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均 P <0 .0 1)。病理形态学检查示对照组和干预组管腔面积分别为 (6 .4 18±0 .6 5 8)和 (13.4 82± 1.2 0 5 )× 10 4μm2 ;内弹力板围绕面积分别为 (19.719± 1.0 87)和 (2 4 .32 6± 1.4 2 7)× 10 4μm2 。上述指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1)。对照组和干预组新生内膜面积分别为 (13.176± 0 .6 34)和 (10 .195± 0 .
- 王昭军孙广辉
-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内膜增殖血管重塑维拉帕米
- 依那普利和巯甲丙脯酸治疗高血压病(附89例疗效比较分析)被引量:1
- 1990年
- 本组中、轻型高血压患者89例,分为治疗组60例,应用依那普利每日10~40mg,分2次服;对照组29例,用巯甲丙脯酸每日37.5~150mg,分3次服。随机对照观察1个月,结果:疗效分别为78.6%及77.9%,组间无差别,两组用药前后自身对照收缩压、舒张压、血清钠均有显著下降,P 均<0.001及0.05;血清钾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转化酶抑制剂两组均有降压、排钠、保钾作用,且副作用小。但依那普利作用强,持续时间长,是一理想降压药。
- 陆德澄陈二南苏子杰凌玲汤永祥方亨全隋风孙广辉张树春侯建民陈明龙王昭军芮涛陈宏毅卢良珍张铭明张敏
- 关键词:高血压依那普利巯甲丙脯酸
- 微量元素锂与某些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对数种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血锂质量浓度测定,探讨其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不同种类心血管疾病患者110例及3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浆锂与红细胞内锂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类心血管疾病患者红细胞内锂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心功能不全的逐渐加重,血浆锂含量亦逐渐降低。结论:提高血浆或红细胞内微量元素锂的含量,可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并改善心脏功能。
- 孙广辉杨根元侯建民芮涛任国庆王昭军姜正南
- 关键词:锂心血管疾病微量元素发病率心脏功能
- 维拉帕米对家兔血管成形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再狭窄的影响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 (Fb)在血管成形术后的变化 ,研究维拉帕米 (Verapamil)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 2 4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 (单纯血管成形 )和维拉帕米干预组。对后两组家兔以球囊导管损伤腹主动脉内膜 ,喂养 4周后 ,对腹主动脉狭窄部位行血管成形术。其中干预组于术前及术后给予维拉帕米肌注 (剂量 0 .5mg·kg 1 ·d 1 )。分别于术前、术后 48小时、1周及 4周抽取静脉血测定三组家兔血浆Fb含量。血管成形术后 4周处死动物 ,对成形术部位动脉标本作病理形态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血管成形术后血浆Fb含量明显增高 ,而干预组术后 48小时和 1周血浆Fb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 ,其差异有显著性 (分别P <0 .0 1和P <0 .0 5 )。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 :干预组管腔面积和内弹力板围绕面积均大于对照组 ,其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 (P均 <0 .0 1 ) ;而新生内膜面积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增殖指数干预组均小于对照组 (P均 <0 .0 5 )。结论 :血管成形术后血浆Fb明显增高 ,而维拉帕米可抑制血浆Fb水平的升高 ,可抑制新生内膜增殖 ,促进代偿性血管扩张 ,从而可减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程度。
- 王昭军黄从新孙广辉
- 关键词:再狭窄血管成形术纤维蛋白原维拉帕米
- 小剂量维生素E、维生素C和乙酰水杨酸钠对超氧化脂质歧化酶及其同功酶的影响
- 2001年
- 目的 :对比观察VitE、VitC和乙酰水杨酸钠 3药合用与维生素E(VitE)、维生素C(VitC) 2药合用 ,对超氧化脂质歧化酶(SOD)及其同功酶的影响。方法 :将 5 1例高血压患者、2 8例无合并症的冠心病患者以及 3 0例健康人群随机抽样分为两组 ,观察服药前和服药后 3年与 5年的SOD及其同功酶的变化。结果 :①总SOD活力及其同功酶的活力随高血压的病情加重而明显降低 ,与健康人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②VitE和VitC合用可使SOD及其同功酶逐渐升高与服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3药合用升高更明显 ,与 2药合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与服药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③服药后 3年与 5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3种药合用的抗衰老作用优于 2种维生素药合用 ;口服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VitE和VitC的时间不应短于 3年。
- 孙广辉孙健任国庆王昭军侯建民芮涛陆德澄
- 关键词:维生素E维生素C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