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琪 作品数:32 被引量:102 H指数:6 供职机构: 浙江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自主神经症状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我国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合并自主神经症状(Autonomic Dysfunction, AD)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方法 :收集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 王奕琪 吕志军 张玲菊 王美萍 施天明 耿昱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 电生理特点 MFS 表现为急性呼吸衰竭的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一例 2024年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DM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系统受累的肌营养不良,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及肌强直。本文报道一例以急性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就诊的33岁DM1女性患者。神经电生理提示肌源性损害合并部分神经源性损害,股外侧肌活检提示肌细胞存在大量核内移。基因检测提示19号染色体DMPK基因CTG重复扩增(847±76)次,从而明确诊断为DM1。本例报道拓宽了临床医师对DM1不典型临床表现的认识,从而避免漏诊误诊。 王奕琪 林洁 奚剑英 罗苏珊 郑艳鹛 赵重波关键词:罕见病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呼吸衰竭 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初步观察研究 背景:传统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治疗包括溴吡斯的明、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及胸腺切除术等,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称为难治性重症肌无力(Ref... 王美萍 王奕琪 张锦华关键词: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RMG 环孢素 GQ1b抗体阴性Miller-Fisher综合征误诊为脑干小脑炎一例 被引量:3 2019年 Miller-Fisher综合征(Miller-fisher syndrome,MFS)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一种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被认为是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一种变异型,其典型临床表现是由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构成的经典三联征。 徐良额 沈烨琪 张丽 王奕琪 王美萍 徐彬关键词:MILLER-FISHER综合征 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问卷-31-P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翻译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问卷-31-P(QOLIE-31-P),分析其信度和效度,并利用该量表进行癫痫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将英文版QOLIE-31-P翻译成中文版QOLIE-31-P,用QOLIE-31-P量表现场及信函调查成年癫痫患者200例,其中49例患者3周内再次填写量表,以考察量表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结果:QOLIE-31-P中文版重测信度相关系数为0.725-0.912(P〈0.001),Cronbach’sα系数为0.627-0.898;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7个因子,累计解释总方差的64.9%。发作频率与患者QOL的相关系数为-0.81(P〈0.05)。强直阵挛发作患者QOLIE-31-P总分较其他发作类型患者低,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568,P〈0.05)。结论:翻译的QOLIE-31-P中文版与英文原版相似,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用于我国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发作频率与生活质量有显著负相关,强直阵挛发作患者较其它发作类型患者生活质量差,并有显著差异。 胡音 郭谊 王奕琪 杜强 丁美萍关键词:癫痫 生活质量 问卷调查 信度 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以急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以及病因诊断。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例以急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周围神经病,分析其发病年龄,起病至疾病达高峰的时间,疼痛性质,疼痛部位... 王奕琪 刘媚 施天明 吴华东 曹盈盈 耿昱关键词:周围神经病 急性疼痛 病因分析 肌电图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和Miller-Fisher综合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比较分析吉兰-巴雷综合征亚型--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IDP)和Miller-Fisher综合征的肌电图表现与差异,为临床肌电图检测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确诊吉兰-巴雷... 吕志军 张玲菊 王奕琪 唐沛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 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瞬目反射 神经传导检测 肌电图 核心梗死区分布形态在大核心梗死患者取栓术后颅内血肿形成的预测研究 目的本研究探索核心梗死区分布形态在预测大核心梗死患者取栓术后出现血肿型出血转化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10至2020.1在我院就诊,发病至就诊24小时内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TA证实为一侧大脑中动脉或一侧颈内... 王奕琪 耿昱 张圣 史宗杰 吴华东 武震宇 王鹏关键词:梗死区 取栓术 颅内血肿 腔隙性脑梗死和脑血栓形成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分布及特点 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和脑血栓形成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分布及特点。方法采用超高场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测定222例腔隙性脑梗死和228例脑血栓形成患者颅内动脉。结果 22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112例(50.45%),其中在30~44岁、45~59岁和≥60岁三个年龄中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6.67%、21.43%和60.12%。112例患者单发动脉狭窄38例(33.93%)和多发动脉狭窄74例(66.07%)。其中颅内动脉1级狭窄59.82%,2级狭窄30.36%,3级及以上狭窄9.82%。228脑血栓形成患者颅内动脉狭窄191例(83.77%),其中在30~44岁、45~59岁和≥60岁三个年龄中狭窄发生率分别为42.86%、80.77%和86.39%。191例患者单发动脉狭窄83例(43.46%)和多发动脉狭窄108例(56.54%)。其中颅内动脉1级狭窄34.56%,2级狭窄41.36%,3级及以上狭窄24.08%。两组30~44岁患者中以前循环单发颅内动脉狭窄为主,≥60岁组中以多发动脉狭窄多见,后循环动脉狭窄相对多见。结论脑血栓形成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以颅内动脉1级狭窄为主,而脑血栓形成以2级以上狭窄为主。两组≥60岁患者随年龄增长多发动脉狭窄明显增加。 顾苏兵 林高平 施天明 王奕琪 张剑梅 陈桂花 丁忠祥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 脑血栓形成 磁共振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狭窄 脑梗死患者颅内和颈部动脉狭窄的分布及特点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颅内和颈部动脉狭窄的分布及特点。方法:采用超高场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0TMRA)测定186例CI患者颅内和颈部动脉,并与121例轻度头昏患者对照。结果:186例CI患者有动脉狭窄164例(88.17%)。狭窄动脉分布:①颅内动脉狭窄率为83.54%,颈部动脉狭窄率为51.83%。②前循环单一动脉狭窄60/164例(36.59%),其中颅内50例,颈部10例;后循环动脉狭窄38/164例(23.17%),其中颅内21例,颈部17例。③合并前、后循环颅内和颈部两条以上动脉狭窄66/164例(40.24%)。46~60岁组患者以前循环动脉狭窄为主(54.05%),其中主要为颅内大脑中动脉;>60岁组前循环动脉狭窄比例相对有所减少(30.08%),而后循环动脉狭窄(26.02%)和多发动脉狭窄(43.90%)明显增加(P<0.05)。结论:46~60岁CI患者动脉狭窄以前循环颅内动脉为主,>60岁CI患者后循环动脉狭窄和累及前后循环颅内和颈部动脉的多发动脉狭窄相对明显增加。 顾苏兵 施天明 林高平 王奕琪 张剑梅 张文亚 郭舜源关键词:脑梗死 颈动脉 颅内动脉 磁共振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