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培颖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吸入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疾病
  • 2篇肺疾病
  • 1篇动脉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支气管镜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镜
  • 1篇支气管镜检
  • 1篇支气管镜检查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 1篇皮质
  • 1篇皮质激素
  • 1篇气管

机构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王培颖
  • 2篇田增莲
  • 2篇王培慧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吸入噻托嗅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噻托嗅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经呼吸内科治疗后的76例合并肺动脉高压的COPD稳定期患者,其中男51例,女2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规律吸入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每吸4.5肛g,每日2吸)、口服茶碱缓释片(0.1g,每日2次),并根据病情需要使用抗感染药物及黏痰溶解剂;试验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日一次吸人噻托嗅铵干粉18肛g。观察16周后所有患者6min步行距离、心脏彩色超声间接测定肺动脉收缩压及喘息症状评分的变化。将6min步行距离和肺动脉收缩压的变化作为主要终点,同时观察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意向性分析和符合方案数据分析。结果第16周随访观察结束时,试验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下降[(17.4±4.8)mmHg(1mmHg=0.133kPa)];6min步行距离增加(45±16)in;喘息症状评分降低(1.6±0.7)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COPD稳定期患者吸入噻托嗅铵治疗,可不同程度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喘息症状,并有良好的耐受性。
王培颖田增莲王培慧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性
自荧光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观察
2015年
目的 观察分析自荧光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行支气管镜检查患者224例(男190例,女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12例(男96例,女16例),采用普通白光支气管镜检查;观察组112例(男94例,女18例),采用普通白光支气管镜联合自荧光支气管镜检查.以原位癌和不典型增生病理活检阳性率及活检后出血情况作为主要观察终点,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原位癌病理活检阳性率,观察组为3.1%,对照组为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61,P<0.05);不典型增生病理活检阳性率,观察组为13.2%,对照组为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26,P<0.05);活检后观察组应用止血药物种类及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74、12.763,均P<0.05);支气管镜检查时间,观察组为(33.6±8.4) min,对照组为(33.1±9.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8,P>0.05).结论 自荧光支气管镜检查对可疑病灶定位准确性高、病理活检阳性率高且减轻活检后出血.
王培颖
关键词:荧光活组织检查
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通过特殊装置(都保)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方法76例老年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男53例,女23例),分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期10d,试验组吸入布地奈德粉吸入剂2吸(0.2mg),每日2次;对照组氧化雾化吸人布地奈德混悬液1mg,每日2次,观察患者喘息症状变化。随访期3个月,试验组吸人布地奈德粉吸入剂1吸(0.1mg),每日2次治疗,对照组停止雾化吸入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喘息症状、6min步行距离、急性加重次数。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对试验数据进行意向性分析和符合方案数据分析。结果治疗结束两组患者喘息症状均有显著改善(F值分别为8.746、7.952;P均〈0.05),但两组间治疗第1、5、10天喘息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72,P〈0.01),且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4.573,P〈0.01)。随访期开始(第0周)两组急性加重频率、喘息症状、呼气峰流量、6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2周随访期结束时,试验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aF组内=9.343,aF组间=16.343,aF交互=20.017;P均〈0.05),喘息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bF组内=8.537,bF组间=11.453,bF交互=13.071;P均〈0.05),呼气峰流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cF组内=9.015,cF组间=12.426,cF交互=14.852;P均〈0.05),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增加(dF组内=12.263,dF组间=21.371,dF交互=24.651;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重度COPD患者通过特殊装置(都保)吸入糖皮质激素,不仅有效控制急性加重期�
王培颖田增莲王培慧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皮质激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