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江
- 作品数:217 被引量:66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光学探头
- 一种用于超净检测的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光学探头,由单模He-Ne激光器、激光扩束镜组、具有光通道的集光抛物面反射镜、样气通过光敏区并垂直于激光束的样气通道、后向反射镜、聚光透镜、消杂光光栏、光电倍增管等组成。本发明具有尘埃...
- 马国欣邹海兴王之江
- 1.19米相互作用长度的喇曼自由电子激光器实验被引量:5
- 1989年
- 利用新研制的1.3米双螺线波荡器以及与此相配合的引导场磁体,使自由电子激光相互作用长度从308mm可以最大增加到1190mm.总体实验证明,最大的激光辐射峰值功率达12MW电子转换效率是3.7%.
- 陆载通张立芬陈基忠施瑞根王之江
- 关键词:自由电子激光器
- 皮秒电脉冲的产生、测量及在微带中的传输色散
- 1993年
- 本文描述了Cr:GaAs-LiTaO_3开关——行波普克尔盒的设计结构.用飞秒激光脉冲作激发、探针脉冲,采用电光采样技术,产生并测量到了上升沿约为5ps的超快电脉冲,并从Yamashita的微带设计方程出发,运用准TEM波近似,分析了微带线的色散特性及ps电脉冲在微带中传播时的波形畸变,电脉冲较陡的上升沿在传播过程中被展宽而下降沿变陡.
- 肖纲要刘玉璞张影华何慧娟赵永华王之江
- 关键词:微带色散电脉冲电光效应
- 激光加速器中电子能量增益的广义协变推导被引量:5
- 1989年
- 本文通过广义协变的坐标变换导出了激光电子加速器中能量增益的表达式,指出即使不存在外加的引力场,电子也会因背景介质的影响产生一个附加的引力加速,在真空情况,所得结果与用洛仑兹变换得到的结果一致。
- 朱莳通沈文达邱锡铭王之江
- 自锁模激光器被引量:2
- 1994年
- 概述了自锁模激光器的新成就(包括我们自己的工作)。在实验上,自锁模钛宝石激光器可以输出13fs的短激光脉冲,这是直接从激光器中获得的最短脉冲;自锁模溴化亚铜激光器可以输出高稳定性的激光脉冲,从而彻底否定了自锁模没有实用价值的传统认识,在理论上,自克尔镜模型解释了自聚焦激光介质引起的锁模现象;增益凹陷模型解释了宽带激光介质自吸收引起的锁模现象和窄带激光介质增益谱线分裂引起的锁模现象,最后,对它们的输出稳定性作了分析。
- 白迎新王之江
- 关键词:自锁模激光器斯塔克效应
- 4.9W掺Yb^(3+)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及其输出特性研究被引量:24
- 2003年
- 报道了输出波长为 1110nm、最大输出功率 4.9W、光束质量接近衍射极限的连续波掺Yb3+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实验采用矩形内包层的石英掺Yb3+双包层光纤 ,抽运源为中心波长在 910nm附近的半导体激光器 ,当抽运光功率为 12W时 ,获得了 4.9W的激光输出 ,斜率效率为 43.6 %。
- 周军楼祺洪李铁军董景星魏运荣王之江
- 关键词:双包层光纤光纤激光器
- 微观磁区中磁力线的电子全息观察
- 1990年
- 用Mollenstedt电子双棱镜作为分束器,磁性镍钢片为测试样品,在JEM-200CX型电子显微镜上记录了微观磁场的电子全息照,由M-Z干涉仪再现,获得了微观磁区的磁力线图。
- 马建傅淑芬陈建文王之江曹涵清
- 关键词:磁力线电子全息
- 灰值数学形态学的二值算法及其光学实现被引量:2
- 1995年
- 在灰值数学形态学的阴影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表面点集代替阴影来代表灰值结构核的改进算法,大大降低了二值邻城互连的数量。光学实现采用一个光学非相干相关器与阈值器件结合的二值数学形态学系统,并设计了一种数字空间编码技术使这二维系统能实现算法要求的有限三维操作。
- 梁丰刘立人王斌泉王之江
- 关键词:数学形态学并行处理
- 小周期波荡器自由电子激光器——数值模拟与实用化设计被引量:1
- 1993年
- 采用三维自洽非线性理论计算方法,针对小周期波荡器自由电子激光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我所现有脉冲线加速器基础上,采用周期为10mm的波荡器,可获得输出功率为20MW,波长为1.7mm的自由电子激光.最后给出实用化总体实验设计方案.
- 封碧波王明常王之江
- 关键词:波荡器自由电子数值模拟激光器
- 染料放大器的ASE和飞秒脉冲放大
- 1993年
- 分析了染料放大器(DLA)的放大的自发辐射(ASE)的分布、上能级以及三重态粒子数分布。用数学方法模拟计算了泵浦作用时非饱和情形下染料分子的储能和飞秒脉冲的放大。我们认为,设计一个染料放大器必须考虑三重态积累对分子储能的影响。用调Q倍频Nd∶YAG脉冲同步泵浦染料二级放大器放大飞秒脉冲,得到的第一、二级放大倍数分别为1000和60,对于第一级放大,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 肖纲要何慧娟沈晋汇刘玉璞张影华陆培华王之江
- 关键词:储能增益脉冲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