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慧
- 作品数:62 被引量:17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健肝乐颗粒对高脂和高胆固醇饮食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保护作用
- 2024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健肝乐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60只雄性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高脂和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1 w诱导NASH模型,健肝乐灌胃6 w后,测定小鼠肝质量和血糖、血清中肝功能、血脂以及肝组织中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的含量;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和脂质沉积情况;采用16S rDNA技术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小鼠肠道菌群和粪便代谢物的变化情况;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健肝乐颗粒治疗NASH的核心基因,以DAVID数据平台对交集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预测潜在信号通路。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的肝质量、血糖、肝组织中TC、TG含量显著升高,肝脏脂肪变性,出现炎性浸润、脂质沉积,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或活力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健肝乐0.5、1.0 g/kg组能明显降低上述生理指标(P<0.05或P<0.01),同时健肝乐1.0 g/kg组显著降低小鼠脂肪变性和肝脏脂质堆积(P<0.01)。16S rDNA测序显示,健肝乐清膏1.0 g/kg组能明显升高NASH模型小鼠Akkermansia、Phascolarctobacterium和Allobaculum等有益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或P<0.01)。非靶向代谢组学显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健肝乐1.0 g/kg组筛出的共有差异代谢物有18个,主要涉及胆汁酸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ABC转运蛋白、氨基酸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等通路。网络药理学预测表明,健肝乐治疗NASH的潜在靶点主要包括ALB、INS、TNF、IL-6、PPARG、AKT1、PPARA及IL-1β等以及PPAR和MAPK信号通路。结论:该研究发现健肝乐颗粒能有效缓解NASH,其机制可能是影响了肠道菌群,显著增加了Akkermansia、Phascolarctobacterium和Allobaculum等有益菌属的相对丰度和调节内源�
- 栾凯黄菊李江怡熊慧梅之南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肠道菌群网络药理学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石榴健胃丸治疗胃肠炎的作用机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石榴健胃丸治疗胃肠炎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和TCMID数据库,以OB≥30%,DL≥0.18为条件筛选石榴健胃丸中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基于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胃肠炎相关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的构建用cytoscape软件,并将获得的靶点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从石榴健胃丸中筛选出有效成分96个和366个潜在靶点,其中有44个治疗胃肠炎的关键靶点。KEGG通路分析筛选得到63条信号通路(P <0.05),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数133个(P <0.05)。在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中,显示槲皮素、红花醌甙、杨梅素、β-石竹烯、豆蔻明等成分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石榴健胃丸治疗胃肠炎疾病的机理可能是通过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TNF信号通路和JAK-STAT信号通路等作用于TNF、IL-6、IL-1β和IL-10等靶点,从而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 孔祥薇罗苗鞠炎醌许锦虹郑喆熊慧梅之南
- 关键词:胃肠炎网络药理学炎症
- 青鹏软膏对组胺诱导急性瘙痒模型小鼠治疗作用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观察藏药青鹏软膏对由组胺诱导小鼠急性瘙痒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青鹏软膏小、中、大剂量组(0.625,1.25,2.5 g·kg^(-1)),苯海拉明组(10 mg·kg^(-1)),每组7只。青鹏软膏小、中、大剂量组药物分别涂抹于小鼠后颈部皮肤,连续用药4 d,除了空白对照组,其他所有小鼠右肩部皮内注射组胺500μg(50μL),观察注射组胺后30 min的挠痒次数,检测小鼠皮肤的白细胞介素(IL)-4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血清中总组胺、IgE、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IL-1β和IL-4浓度。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青鹏软膏小、中、大剂量组小鼠在组胺注射后30 min内挠痒次数明显降低(P<0.05);小鼠皮肤IL-4 mRNA和TSLP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血清中组胺、IgE以及细胞因子TNF-α、IFN-γ、IL-1β和IL-4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青鹏软膏对组胺引起的急性瘙痒具有明显治疗作用。
- 龚璇刘思思银量涂楚月梅之南熊慧
- 关键词:青鹏软膏组胺
- 榼藤不同用药部位的药理活性及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对榼藤不同用药部位药理活性及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模型比较抗炎作用;采用小肠炭末推进法比较其对胃肠动力的影响;结合HPLC,UV,1HNMR法对两者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种仁和藤茎均可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趾肿胀;种仁可显著改善模型小鼠的胃肠动力障碍,而藤茎无此作用;两个用药部位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结论榼藤藤茎及种仁均有抗炎作用。种仁还具有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两者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药效物质基础不尽相同。
- 张胜男秦思万青熊慧梅之南
- 关键词:抗炎活性胃肠动力化学成分
- 波叶青牛胆化学成分研究
- 2025年
- 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对波叶青牛胆(Tinospora crispa)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NMR和^(13)C-NMR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分离鉴定19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马克甾酮C(2)、6-羟基豆甾-4-烯-3-酮(3)、环桉烯醇(4)、芹菜素(5)、丁香树脂醇(6)、6-羟基己酸乙酯反式阿魏酸酯(7)、反式阿魏酸(8)、赤式愈创木基甘油-β-O-4'-松柏基醚(9)、苏式愈创木基甘油-β-O-4'-松柏基醚(10)、催吐叶醇(11)、黑麦草内酯(12)、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3)、香草酸(14)、香草醛(15)、丁香醛(16)、丁香酸(17)、对羟基苯甲醛(18)、对羟基苯甲酸(19)。其中化合物3、7、8、9、10、11、12、16、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应用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测试活性的结果表明,50μmol/L上述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小于50%。
- 陈祥红袁艺洋熊慧梅之南杨光忠陈玉
- 关键词:化学成分芳香类化合物苯丙素三萜
- 一种从荜茇中提取分离的化合物及该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药用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从荜茇中提取分离的化合物及该新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化合物命名为荜茇新碱。本发明采用现代波谱技术如1D‑NMR、2D‑NMR、高分辨质谱等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
- 刘新桥熊慧覃竹宇伏苗宋炜王政稳
- 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用途及制备方法
- 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用途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涉及从豆科植物含羞草亚科榼藤属榼藤子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Phaseoloideside D、Phaseoloideside E及其医药用途和制备方法。体外抗肿瘤试验表明,化合物P...
- 梅之南杨光忠熊慧李效宽
- 十味乳香丸治疗关节炎的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藏药名方十味乳香丸(Shiwei RuxiangWan)治疗关节炎的药理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十味乳香丸中各药材成分及其靶点,根据ADME药动学参数筛选十味乳香丸中活性组分;通过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获取关节炎潜在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分析;采用Metascape平台分析"药物-成分-靶点"及其参与的生物过程及通路;而后利用Cytoscape软件(3.7.1)构建十味乳香丸相关网络。结果筛选得到十味乳香丸活性化合物63个;筛选出"药物-疾病"共同靶点172个,其中关键靶点27个为AKT1、TP53、IL6、TNF、MAPK3、EGFR、CASP3、STAT3、MAPK8等。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十味乳香丸主要对分子功能、磷酸化和转录等生物学过程起调节作用,KEGG通路富集主要涉及癌症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研究初步揭示了十味乳香丸治疗关节炎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该药的开发利用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李巧云蒙凤萍熊慧梅之南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关节炎
- 一测多评法测定鱼胆草中4种活性成分
- 2017年
- 目的:建立测定鱼胆草中獐牙菜苦苷、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苷、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和龙胆酮酚含量的一测多评法,探讨一测多评法用于鱼胆草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獐牙菜苦苷为内参物,分别建立獐牙菜苦苷与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苷、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和龙胆酮酚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利用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4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并比较二者结果的差异。结果: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一测多评法的计算结果与外标法测得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一测多评法可用于鱼胆草中4种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为进一步完善鱼胆草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 熊慧塔娜刘新桥梅之南
- 关键词:一测多评獐牙菜苦苷
- 不同产地艾叶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分析被引量:12
- 2022年
- 目的:对湖北蕲春、河北安国、河南汤阴、河南南阳、浙江宁波产28批艾叶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挥发油提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油,利用GC-MS和GC对不同产地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8批艾叶的挥发油类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艾叶挥发油中检测到256个成分,明确了其相对百分含量。PCA分析不同产区的艾叶挥发油组成既有相似性,又存在特征性。地区间的Adonis检验结果显示R^(2)>0,并且P<0.05,提示所有产区艾叶之间的挥发油成分含量均有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湖北蕲春和浙江宁波产区的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相近,河南汤阴、河南南阳和河北安国产区的化学成分组成比较相似。建立了挥发油中桉油精、(-)-α-侧柏酮、(+)-樟脑、(+)-冰片、4-松油醇及β-丁香烯的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3.00%。GC法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间挥发油主要成分的含量有所差异。结论:不同产地的艾叶挥发油含量存在差异。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为不同产区艾叶的区分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闫婷周正繁罗苗周竹青熊慧梅之南
- 关键词:挥发油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