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秀媚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激光
  • 2篇内障
  • 2篇切开术
  • 2篇人工晶状体
  • 2篇晶状体
  • 2篇可调节
  • 2篇后囊
  • 2篇后囊膜
  • 2篇后囊膜切开
  • 2篇后囊膜切开术
  • 2篇后发性
  • 2篇后发性白内障
  • 2篇白内障
  • 1篇单抗
  • 1篇点扫描
  • 1篇移动度
  • 1篇原位
  • 1篇原位角膜磨镶...
  • 1篇水肿
  • 1篇糖尿

机构

  • 4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温秀媚
  • 3篇张敏
  • 3篇杜驰
  • 3篇李姝燕
  • 2篇刘清洋
  • 1篇黎嘉丽
  • 1篇马萍萍
  • 1篇李达桔
  • 1篇罗林翼
  • 1篇陈敏瑜

传媒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雷珠单抗联合577nm多点扫描矩阵激光光凝治疗DME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577nm多点扫描矩阵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01/2018-06我院收治的DME的患者94例127眼。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一组:仅通过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DME;联合组: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577nm多点扫描矩阵激光治疗DME。观察两组患者完成3次雷珠单抗注射后1mo治疗效果;分别在治疗前、完成3次雷珠单抗注射后1、3、6mo检查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使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测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面积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完成3次雷珠单抗注射后1mo,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高于单一组(9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CVA分别为0.57±0.20、0.56±0.18(P>0.05),完成3次雷珠单抗注射后1、3、6mo患者单一组BCVA分别为0.39±0.05、0.23±0.06、0.18±0.05,联合组BCVA分别为0.28±0.08、0.18±0.07、0.12±0.06,联合组患者BCVA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CMT分别为389±42.54、386±38.25μm(P>0.05),完成3次雷珠单抗注射后1、3、6mo单一组CMT分别为333.84±38.18、297.12±27.10、278.15±26.24μm,联合组CMT分别为315.04±39.07、274.35±28.63、253.65±25.91μm,联合组患者CMT改善情况优于单一组(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面积分别为22.31±3.26、21.98±3.18mm2(P>0.05),完成雷珠单抗注射后3、6mo,单一组渗漏面积分别为18.34±2.19、7.81±1.28mm2,联合组渗漏面积分别为14.92±1.98、5.39±1.42mm2(P<0.001)。单一组患者共3眼出现并发症,联合组患者共4眼出现并发症,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577nm多点扫描矩阵激光光凝对DME患者均有治疗效果且安全,联合治疗长期效果要优于单独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
梁丽银马萍萍陈敏瑜刘清洋李达桔温秀媚
关键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后发性白内障及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对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调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后发性白内障及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对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例(24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的患者,分别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3个月、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前1d、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3个月随访,检测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5m),以及远视力矫正下的中(50cm)、近距离视力(33cm),并分别用主觉近点法、离焦法检测术眼调节幅度。各时期的检测数据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检验。结果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3个月、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前1d、切开术后3个月,术眼裸眼远视力(F=108.87,P〈0.01)、最佳矫正远视力(F=116.97,P〈0.01)、远视力矫正下的中距离视力(F=79.89,P〈0.01)、远视力矫正下的近视力(F=118.84,P〈0.01),以及近点法和离焦法检测的调节幅度(F=81.7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前1d均较植入术后3个月时降低,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3个月,远、中、近距离视力及调节幅度明显改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种调节幅度检查方法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72。P〉0.05)。结论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使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术眼调节功能明显下降.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术眼调节功能恢复。
李姝燕张敏杜驰罗林翼温秀媚
关键词:后发性白内障后囊膜切开术人工晶状体可调节
后发性白内障治疗前后对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移动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背景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使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1CUAIOL)的拟调节力及远近视功能明显下降,影响其远期临床效果。目前国内外关于后发性白内障对IOL眼内移动度的影响及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是否可恢复IOL眼内移动度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后发性白内障及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对1CUAIOL眼内移动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试验设计。收集因单纯性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联合1CUAIOL植入术后发生后发性白内障者20例24眼,分别于IOL植入术后3个月、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前1d、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检测术眼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DCNVA),并用IOLMaster检测10g/L匹罗卡品滴眼液点眼前及点眼后的前房深度,计算其差值作为IOL的眼内移动度。比较上述3个时间点IOL的眼内移动度变化,评价后发性白内障及激光治疗对1CUAIOL眼内移动的影响。结果1CUAIOL植入术后3个月IOL的眼内移动度为(0.44±O.21)mm,发生后发性白内障后,术眼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前1dIOL的眼内移动度为(0.27±0.11)mm,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3个月IOL的眼内移动度为(0.34±0.10)mm,3个时间点间IOL的眼内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80,P=0.001),与IOL植入术后3个月比较,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前1dIOL的眼内移动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与后囊膜切开术前1d相比,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3个月IOL的眼内移动度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1CUAIOL植入术后3个月术眼DCNVA为(3.1±O.9)J,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前1d为(6.2±0.8)J,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3个月为(3.4±O.7)J,3个时间点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270,P=0.000),其中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
李姝燕张敏杜驰温秀媚
关键词:后发性白内障可调节人工晶状体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对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调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对屈光参差患者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试验设计。收集行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35例70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mo进行随访观察,检测裸眼远视力、远用等效球镜度、双眼屈光度差值、单眼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调节滞后量。结果:术后1、3mo的裸眼远视力明显提高,远用等效球镜度、双眼屈光度差值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3mo的单眼调节幅度和正相对调节较术前戴镜明显提高(P<0.05);术前戴镜、术后1mo裸眼、术后3mo裸眼的负相对调节、调节滞后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手术未对患者的调节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可能有助于恢复双眼协调一致的调节功能。
李姝燕张敏杜驰萧玉莹刘清洋黎嘉丽温秀媚
关键词: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屈光参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