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新东
- 作品数:39 被引量:121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梯度回波同、反相位T1WI在不典型脂肪肝的应用价值
- 肝脂肪变性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然而弥漫性脂肪肝内正常肝岛及肝内局灶性脂肪浸润等不典型脂肪肝的影像诊断常有漏诊或误诊。近几年国内外资料显示MR梯度回波同相位与反相位T1WI能敏感地探测病变组织内脂质成分,有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
- 温新东李又成黎金林翁传政
- 关键词:梯度回波
- 文献传递
- MRI对血透病人的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 (DRA)与腕管综合征的关系 ,评价MRI对DRA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高场强磁共振仪检查血透病人腕管综合征 4例 ,4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4例有腕管综合征的病人腕关节骨质内见T1WI、T2 WI低信号 ,stir序列高信号灶。结论 :有腕管综合征的血透病人不仅可见腕管内病灶 ,还可见腕骨内不同程度的骨破坏。MRI对血透病人的腕管综合征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郭献日温新东黎金林张建青郑尘非徐玉兰
- 关键词:MRI腕管综合征血液透析淀粉样变
- MR T1WI梯度回波同、反相位序列对肝脏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评估同相位与反相位梯度回波T1WI在肝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肝脏结节在MRT1WI梯度回波同相位与反相位图像上的信号差别。将76例肝脏结节分为6组:肝癌组27例,肝内良性肿瘤组7例,肝内炎性病变组11例,海绵状血管瘤组11例,转移瘤组10例,囊肿组10例。测量各组病变在T1WI同、反相位图像上的信号强度比值,用方差分析比较6组病变在T1WI同、反相位图像上的信号强度比值有无差异性。结果:6组肝脏结节在T1WI同反相位图像上的信号强度比值分别为肝癌1.27±0.25,肝内良性肿瘤1.06±0.04,肝内炎性病变1.22±0.12,海绵状血管瘤1.02±0.12,转移瘤1.02±0.06,囊肿0.99±0.07。在T1WI同、反相位图像信号强度比值上,肝癌与肝内炎性病变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内良性肿瘤、转移瘤、海绵状血管瘤和囊肿四组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前两组与后四组病变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含有少量脂肪成分的肝脏病变在MRT1WI梯度回波同相位与反相位图像上有明显的信号强度差异,因此,MRT1WI梯度回波同相位与反相位序列在肝脏病变的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
- 温新东李又成黎金林李建策
- 关键词:肝脏梯度回波
- 丘纹静脉及其属支的可视化磁敏感加权成像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利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探索丘纹静脉及其属支的解剖形态,为丘纹静脉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治和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0名健康志愿者行3.0T磁共振系常规序列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头部扫描,利用最小密度投影(m Ips)技术对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3个断层的图像。将丘纹静脉分为Ⅰ型(静脉角)和Ⅱ型(假静脉角),同时将尾状核前静脉分为1型(支数为1)、2型(支数为2)以及A型(注入丘纹静脉)、B型(注入透明隔前静脉)、C型(注入两者夹角)。通过SWI序列的原始图像以及重建后图像,对丘纹静脉及其属支的解剖形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丘纹静脉的引流区域包括尾状核、内囊、豆状核、外囊、屏状核、最外囊以及额顶叶脑髓质深部,但丘脑除外。丘纹静脉、尾状核前静脉、尾状核横静脉的显示率依次为92.5%、82.5%、58.75%。丘纹静脉Ⅰ型和Ⅱ型的显示率分别为79.7%、20.3%;并且右侧大脑Ⅰ型更多见(P<0.05)。尾状核前静脉分型中以1支型(89.4%)和A型(69.7%)最常见。结论 SWI能清晰显示活体脑深部丘纹静脉及其细小属支的解剖形态。
- 张小芬李建策闻彩云陈争珍任传根温新东乔会煌陈成春
- 关键词:静脉引流磁敏感加权成像
- 肝细胞癌螺旋CT增强表现与VEGF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螺旋CT增强表现与血浆VEGF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57例和40名正常健康人,比较两者血浆VEGF值的差异;回顾性分析肝细胞癌患者螺旋CT增强后影像学特征(包括病灶形态、大小、包膜、强化特征、有无癌栓和淋巴结转移)与血浆VEGF水平的相关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细胞癌组与正常组VEGF均值分别为(234.39±46.63)和(108.46±34.5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肝癌螺旋CT增强表现中,肿瘤形态、包膜是否完整、强化特征、是否有癌栓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患者血浆VEGF水平有关,P均<0.05。肿瘤的大小与VEGF水平无关,P>0.05。结论:肝细胞癌螺旋CT增强后良、恶性征象与血浆VEGF水平存在相关性,恶性程度高,血浆VEGF值就越高,故检测血浆VEGF值可初步了解肝癌的恶性程度。
- 陈海斌陈金春温新东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肝外胆管乳头状瘤的MRI诊断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探讨MRI对肝外胆管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胆管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和术前诊断,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2例胆管乳头状瘤呈树枝状或长条状管腔内生长,4例呈小条状或结节状位于胆总管内;T1WI信号略低于或等于脾脏的低信号,T2WI稍高于肝脏的信号。结论胆管乳头状瘤具有多发性、广泛性、恶变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MRCP能满意显示胆道情况;MRI信号具有提示倾向,诊断准确率高。
- 郭献日殷薇薇李又成温新东黎金林
- 关键词:乳头状瘤肝外胆管MRI诊断MRI信号诊断准确率低信号
- True FISP序列在胆道梗阻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 FISP)序列对胆道梗阻性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的价值和限度.材料和方法:收集经 B 超检查疑有胆道梗阻的82例患者,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
- 温新东李又成
- 关键词:胆道梗阻
- 文献传递
-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表现被引量:13
- 2003年
- 目的 对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 (SSEH)的临床及MRI表现进行分析。方法 搜集1994~ 2 0 0 1年的 8例SSEH患者 ,其中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16~ 5 0岁。 8例患者均无外伤、血液病等病史 ,1例有高血压病史 ,于发病 4h至 3d后分别行MR检查。 8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血肿发生于颈椎 3例、胸椎 2例、颈胸交界部 2例、胸腰段 1例 ;血肿位于硬膜外腔的侧后方或正后方 ,呈梭形 ,范围长短不一 ,境界清楚。其中 1例血肿为血管畸形 (AVM)所致 ,有 2例局部伴有椎间盘突出。血肿信号随时间长短各有差异 ,在T1WI矢状面和冠状面 7例表现为等信号 ,1例表现为略高信号 ;在T2 WI矢状面和轴面 ,6例表现为混杂信号 ,2例表现为混杂高信号。结论 MRI对SSEH的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 温新东郭献日李建策王美豪钟鸣
- 关键词: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磁共振成像检查出血原因
- 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造影技术及临床应用
- 本文旨在探讨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造影(MRA,3DCEMRA)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收集临床疑有血管疾病48例均行3DCEMRA检查。三维重建技术为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层面重建(MPR),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评价。
- 温新东
- 关键词:三维对比增强血管疾病
- 文献传递
- 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附60例分析)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 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比较6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出现后3h内、3~12h的DWI和T1、T2信号、常规CT图像。结果 脑梗死3h内DWI与T1、T2信号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12h两者的差异及DWI信号与CT图像阳性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时间窗与其临床治疗窗相符合,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陈金春喻迎星温新东高源统张顺开汪永桢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D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