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满贤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蛋白
  • 1篇诱导分化
  • 1篇人胃腺癌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物学
  • 1篇提取物
  • 1篇染色体组
  • 1篇染色体组型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发病
  • 1篇胃腺
  • 1篇胃腺癌
  • 1篇文昌鱼
  • 1篇细胞分化
  • 1篇细胞培养
  • 1篇细胞生物
  • 1篇细胞生物学

机构

  • 5篇厦门大学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广州师范学院

作者

  • 5篇洪满贤
  • 1篇黄明
  • 1篇吴春旭
  • 1篇林加涵
  • 1篇刘丽莎
  • 1篇左正宏
  • 1篇陈元霖
  • 1篇桂慕燕
  • 1篇张弛
  • 1篇杨俊慧
  • 1篇陈兰英

传媒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福建水产
  • 1篇中国老年学学...

年份

  • 2篇2006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8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家蚕精子介导报告基因gfp和egfp转移技术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探讨家蚕精子介导基因转移技术能否有效地将外源基因导入并整合到家蚕基因组中,使之稳定遗传.分别进行了含gfp报告基因的pG350载体和含egfp报告基因的pMD-Fib-IE-EGFP与pEGFP-N3载体的精子介导基因转移实验.结果表明,导入线性pG350载体,在14个G0代实验蛾区的DNA样品中,有5个PCR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35.7%;对G1代的PCR与Southern blot检测的结果证明,导入的gfp基因存在于G1代的家蚕基因组中.导入不同浓度或构型的pMD-Fib-IE-EGFP与pEGFP-N3载体时,对G0代的PCR检测结果表明,导入线性pMD-Fib-IE-EGFP组的PCR阳性率为61.2%,而导入环状质粒组的PCR阳性率为57.1%;导入环状pEGFP-N3组的PCR阳性率为46.2%;对部分PCR阳性蛾区进行South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导入的egfp基因整合在G0代家蚕基因组中.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家蚕精子介导基因转移能够将外源基因有效地导入、整合于家蚕基因组,并可遗传至G1代.
左正宏吴春旭桂慕燕陈元霖洪满贤
关键词:家蚕绿色荧光蛋白
人胚绒毛膜提取物诱导人胃腺癌细胞分化
1993年
人胚绒毛膜提取物可抑制人胃腺癌MGc80-3细胞的DNA合成,降低rDNA的活性,改变其超微结构恶性表型,提示人胚绒毛膜可能含有抑癌活性因子,可能具诱导癌细胞分化的作用.
洪满贤陈兰英张弛彭振庆
关键词:诱导分化
老年人为什么恶性肿瘤发病率高
洪满贤
文昌鱼细胞培养的初步研究
1988年
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icheri Gray)为生活在亚热带及温带浅沙海域中的头索动物,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一定的经济价值。早期对文昌鱼的生态及胚胎发育进行了许多研究。近年来又对文昌鱼的生物化学、内分泌学、细胞分化与细胞遗传学等方面进行研究。然而,对文昌鱼的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则很少。
洪满贤黄明
关键词:文昌鱼细胞培养细胞生物学生长发育
黄鳍鲷染色体组型的研究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以鱼类肾细胞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片,姬姆萨染剂染色,对黄鳍鯛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鳍鲷的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48,其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为2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为1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为2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19对,染色体总臂数(N·F)为54,t组有一对具次缢痕的染色体。整套染色体平均相对长度介于5.63±0.45—2.45±0.23的范围内。
刘丽莎杨俊慧林加涵洪满贤
关键词:黄鳍鲷染色体组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