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宝
-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论公诉权谦抑之方法
- 2006年
- 设立公诉权司法审查机制、建立证据展示制度、适度引入“辩诉交易”、实行公诉人当事人化、建立公诉变更制度、适当限制庭审案件的补充侦查是完善公诉程序的可行性对策。
- 汪家宝
- 关键词:当事人化公诉变更补充侦查
- 论刑事公诉程序的问题及其对策被引量:4
- 2007年
- 公诉程序在我国的立法和实践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取消目前的庭前审查程序、建立证据展示制度、适度引入“辩诉交易”、实行公诉人当事人化、建立公诉变更制度、适当限制庭审案件的补充侦查是完善公诉程序的可行性对策。
- 汪家宝
- 试论侦查程序的完善被引量:1
- 2005年
- 侦查程序在观念上不应是刑事诉讼的中心,在证据上只能追求“法律真实”,在价值上要以公正优先;侦查程序中应注意权力制约和权利保障,使权力(利)优化组合;侦查监督权从属于公诉权,应实行“侦检一体化”,建立对侦查权的司法控制机制;侦查程序应当公开。
- 汪家宝
- 关键词:侦查公开
- 浅谈公诉案件的撤诉权
- 2012年
-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如何构建撤回公诉制度,是一件远未完结的事情。从撤诉依据上看,相关的司法解释存在诸多问题;从司法实践看,滥用撤回公诉现象、打擦边球现象严重。从学术界的探讨看,存在着论点分散而又未必中肯的问题;若要转变这些局面,应当从控辩审诉讼职能对立统一中认识撤回公诉、从当事人权利保障中把握撤回公诉的程序内涵、从程序公正的基本理念中建构撤回公诉制度。
- 汪家宝
- 辩护意见未予采纳的判决书说理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判决书对未予采纳的辩护意见说理具有敦促律师勤勉辩护、倒逼控方提高起诉质量、推动法官依法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推动刑事诉讼程序改革等多元价值。然而,司法实践中,辩护意见不被采纳的判决书在证据说理、案情说理、定性说理、量刑说理和程序说理都存在问题,原因在于有些法官没有相应的说理能力、有些律师的辩护意见不具体、法律没有为这种说理建构相应的刑事庭审程序。因此,有必要从提升法官素质、强化辩护意见、加强程序保障等方面寻求应对之策。
- 汪家宝
- 关键词:辩护意见判决书说理能力
- 论刑事被追诉人的有效辩护权被引量:5
- 2016年
- 我国刑事诉讼中已经常态化的形式辩护,不但将辩护权绝对私权化理解和设计,而且将辩护权置于公权力的对立面去提防和控制。这一方面阻塞了时代对实质辩护的真切需要,另一方面营造了影响有效辩护权生存的法律环境,因此,建构刑事被追诉人的有效辩护权,既要考量权力本位的必要性,又要体察辩护权能的可行性,在消极辩护和积极辩护两条路径上有针对性地提升刑事被追诉人及其辩护律师的辩护能力。
- 汪家宝
- 关键词:法律环境刑事诉讼
- 走出刑事辩护困境的几点思考
- 2005年
- 刑事辩护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都存在问题,其产生既有制度上的原因,也有观念上的原因,更新观念、建构科学的诉讼制度是走出刑事辩护困境的必经之路。
- 汪家宝
- 关键词:刑事辩护诉讼制度《刑事诉讼法》辩护律师
- 论司法正义的形而上学建制被引量:1
- 2011年
- 当代中国的司法正义观由性善论、理性主义和程序主义铸就,然而这些都是值得推敲的。揭示司法正义的有限性对于确定其内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汪家宝
- 关键词:司法正义人性论理性主义程序正义
- 论中国刑事司法语境下的有效辩护问题被引量:10
- 2014年
- 我国单轨制侦查模式、"轨道平行模式"的控辩关系、付之阙如的证据规则、非理性的实用主义诉讼价值观,深刻地影响着律师辩护的实质性。在我国实现有效辩护,应当在有效辩护的理论构成、有效辩护入法、有效辩护的程序性权利供给及其保障机制、辩护律师业务能力、无效辩护制度等方面有所突破。
- 汪家宝
- 关键词:有效辩护
- 审判中心主义下侦查权控权内卷化问题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我国的侦查权控权,从控权措施与控权效果的关系来看,已经陷入了"内卷化"状态,不仅扭曲了诉讼价值、放纵了侦查权,而且通约了诉讼程序、抑制了辩护职能、妨害了证据规则。因此,实现审判中心主义,应当在政策控权理性化、程序控权精致化、监督控权真实化、审判控权规则化、辩护控权实质化等方面思考侦查权控权的"去内卷化"问题。
- 汪家宝
- 关键词:内卷化审判中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