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水涛
作品数:
4
被引量:5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高永中
天津市脑专科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李捷
天津市脑专科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孙庚林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杨树源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田更戌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4篇
入路
2篇
手术
2篇
枢椎
2篇
外科
2篇
外科手术
2篇
颅颈
2篇
颅颈交界
2篇
经口咽入路
2篇
口咽入路
2篇
腹侧
1篇
动脉
1篇
乙状窦
1篇
应用解剖学
1篇
应用解剖学研...
1篇
远外侧入路
1篇
椎动脉
1篇
寰枢
1篇
寰枢椎
1篇
寰枢椎脱位
1篇
寰枕关节
机构
4篇
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4篇
水涛
4篇
高永中
3篇
李捷
1篇
田更戌
1篇
杨树源
1篇
孙庚林
传媒
2篇
中华显微外科...
2篇
中华骨科杂志
年份
1篇
1998
1篇
1997
2篇
1996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后颅窝远外侧入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0
1996年
目的:为后颅窝远外侧入路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模拟该入路对30例(60侧)国人成年带颈头颅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了解剖和测量。结果:处理阻碍术野的乙状窦(SS)、椎动脉(VA)、寰枕关节(AOJ)是关键步骤;结果:SS横、纵径均约10mm,枕髁长约23mm,舌下神经管内口处枕髁深厚约7mm,该内口至AOJ后缘约12mm。结论:马蹄形皮切口、向后下方牵移VA、结扎切断SS、磨除枕髁后1/3(厚度小于7mm)及依病变位置采用不同操作间隙较为安全而实用。
李捷
水涛
高永中
关键词:
乙状窦
寰枕关节
椎动脉
解剖学
经口入路颅颈交界区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23
1997年
目的:使经口入路手术广泛地用于处理颅颈交界区腹侧的病变。方法:在30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尸颅行拟经口入路术的显微外科解剖。结果:不作切开暴露或仅切开软腭足以达斜坡下部至第二颈推的范围;在斜坡下部、寰椎、枢椎前部可分别开16.3(10.0~23.0)mm、15.9(13.0~20.0)mm、18.1(14.0~27.0)mm宽的骨窗而不会损伤两侧后组脑神经和椎动脉;在齿突基底部以下4mm~5mm处斜行切除之可较彻底地前减压。结论:研究证实了经口入路手术在处理时的若干优势,并就如何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颅颈部不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水涛
水涛
李捷
关键词:
经口入路
颅颈交界区
寰椎
枢椎
显微外科手术
经口咽入路治疗颅颈交界腹侧硬膜外病变
被引量:8
1998年
报道经口咽入路治疗13例颅颈交界腹侧病变的手术疗效。其中8例先天性寰枕畸形伴脱位,3例斜坡至上颈椎体前部肿瘤,由慢性骨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齿突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并压迫高位颈髓各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感染。4例出现颅颈椎不稳定,再行后枕-寰枢椎固定术及头环背心外固定各2例。除2例术后恢复良好外,余长期随访结果6例好转,2例重残,3例死亡(1例术前已重残,小儿及脊索瘤和转移瘤各1例)。早期诊断和充分减压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高永中
田更戌
水涛
孙庚林
杨树源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外科手术
全文增补中
经口咽入路治疗颅脊交界区腹侧病变
被引量:18
1996年
经口咽入路治疗颅脊交界区腹侧病变水涛李捷高永中颅脊交界区(craniovertebraljunction,CVJ)包括下1/3斜坡、枕大孔、寰椎和枢椎[1,2].对CVJ腹侧病变,早期后路减压术只使少数病例获部分或暂时地改善,多数效果不佳甚至导致病情...
水涛
李捷
高永中
关键词:
腹侧病变
经口咽入路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