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德增
- 作品数:46 被引量:10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 用PCR/RFLP技术对福建省宁化林区鼠蜱类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检测
- 2002年
- 目的了解福建省宁化林区斑点热自然疫源地存在情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该林区鼠、蜱类中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进行扩增。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分析(RFLP)法对分离株 NH-97进行鉴定,并同已知的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等国际标准株进行比较。结果从越原血蜱、金泽革蜱、微小牛蜱中扩增出 SFGR 特异的 DNA 片段,NH-97分离株的 PCR 产物经 PstI 和 RsaI 酶切后发现它们的酶切图谱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246国际标准株相同。从社鼠,黄胸鼠脏器中扩增出康氏立克次体 DNA 片段。由不同来源批次的越原血蜱中扩增出近缘于日本立克体 DNA 片段和相关序列提示:可能是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新成员。结论福建宁化林区除存在西伯利亚立克次体外,还可能存在康氏立克次体,日本立克次体等多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疫源地。
- 陈振光陈敏钟建平毕德增张泮河
- 关键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聚合酶链反应
- 我国北亚蜱传斑点热的发现、证实和研究
- 1993年
- 1.在我国首次从病人中分离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ickettsia Sibirica),从而新发现了一个病种——北亚蜱传斑点热(North Asia Tick Borne Spotted Fever,简称北亚热North Asia Fever)。
- 范明远于学杰毕德增赵立成周玲
- 关键词:FEVER流行病学调查自然疫源地
- 用PCR/RFLP技术对黑龙江沿岸蜱类和鼠类中北亚蜱传斑点热的检测被引量:11
- 1997年
- 为了解黑龙江沿岸部分地区斑点热自然疫源地存在情况,作者用PCR/RFLP的方法检测该地区蜱类及鼠类中的斑点热群(spottedfevergroup,SFG)立克次体。结果从该地区的森林革蜱、嗜群血蜱、黑线姬鼠、东方田鼠、麝鼠及棕背中均扩增出了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特异片段,而对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欢体、Q热立克次体则为阴性。PCR产物经PstⅠ及RsaⅠ酶切后发现它们的酶切图谱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完全相同,而有别于其它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标准株。作者认为黑龙江沿岸调查点可能存在北亚蜱传斑点热的自然疫源地。
- 陈敏范明远徐国民张健之毕德增王乾海侯建林范志杰徐金祥
- 关键词:斑点热蜱类鼠类PCRRFLP
-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中国分离株HL-93和HLJ-054亲缘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通过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spottedfevergrouprickettsiae ,SFGR)rOmpA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对HL 93和HLJ 0 5 4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用PCR分段扩增rOmpA基因重复区后 1 9kb片段 ,PCR产物直接测序 ,用WinstarDNA分析软件包进行同源性比较、进化树分析及酶切位点的分析。 结果 HL 93株和HLJ 0 5 4株核苷酸及推定氨基酸的同源性均在 99%以上 ,在树形图上单独聚为一类。常用酶的酶切位点完全一致。结论 HL 93株和HLJ 0 5 4株为同一种SFGR ,建议均命名为黑龙江立克次体 ,但可能存在株间差异性。
- 陈敏张健之毕德增范明远陈香蕊
- 关键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中国新分离株结构多肽的分析
- 1996年
- 本文用SDS—PAGE法分析了7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国际标准株和5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中国新分离株的结构蛋白,蛄果表明:7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国标准株的结构蛋白除康氏立克次体Malish7株和India株蛋白图谱一致外,其余各株图谱各不相同。5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中国新分离株的蛄构蛋白除BJ—90株和BJ—93株蛋白图谱一致,IM—TO—85株与国际标准株西伯利亚246株一致外,其余各株图谱各不相同。上述结果提示:结构蛋白图谱可以作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一个分类依据。
- 张健之范明远毕德增宋秀萍方欣
- 关键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结构多肽
-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内蒙W-88株全细胞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的分析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报告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分析研究了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内蒙W-88株(人株)的全细胞脂肪酸。结果表明W-88株与国际标准株西伯利亚立克次体232株(人株)的脂肪酸气相色谱图和其主要色谱峰的质谱图基本一致,从而认为W-88株属于斑点热群中的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ickettsia sibirica)。
- 周玲范明远毕德增
- 关键词:立克次体
- 福建省宁化县斑点热疫源地的调查研究
- 2001年
- 陈振光钟建平陈敏张健之毕德增贺金荣张泮河潘亮彭一平
- 关键词:斑点热疫源地
- 西伯利亚立克次体中国分离株超微结构的研究被引量:3
- 1995年
- 对西伯利亚立克次体中国分离株W—88(人株),JH—74(草原革蜱株),TO—88(草原革蜱蜱卵株),BJ—90(中华革蜱株)及国际标准株(西伯利亚立克次体246株)进行扫描电镜和超薄切片免疫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中国株与国际株具有相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超微结构。可见到立克次体细胞外表的粘液层和微荚膜;细胞包膜的细胞壁和胞浆膜;胞内结构的DNA丝和核糖体。在固定液中加入相应的免疫血清用钌红细胞化学染色,在立克次体表面可见有肥厚的纤维状物(亚晶格状表面层)围绕的粘液层,经乙醚提取的立克次体标本粘液层消失,而用泛影(?)胺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的立克次体标本仍有粘液层存在,此为进一步研究其化学成分和功能提供了必要条件。
- 范明远毕德增张健之张曼丽吕秀华辜文洁
- 关键词:立克次体超微结构中国分离株
- 血清学证实珲春市春化镇人群存在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被引量:2
- 1992年
- 本文系吉林省珲春市春化镇健康人群血清抗体免疫荧光检测的结果,证实该地区存在着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这是迄今发现恙虫病在我国分布的最北部边缘,现将调查结果报告于下。
- 朴昌国崔珍守李梅崔哲根于学杰毕德增范明远
- 关键词: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
- 福建省宁化县斑点热血清学调查
- 1998年
- 目的:血清学调查人或动物感染斑点热情况。方法:微量补结室温结合法(mCF)、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结果:人群、野鼠、野猪、麂普遍感染,感染率分别为1835%、947%、5833%和1250%。
- 林荷陈振光陈振光毕德增张泮河贺金荣马伟和张泮河
- 关键词:斑点热抗体MCF间接免疫荧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