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虹昊

作品数:49 被引量:164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0篇骨折
  • 16篇关节
  • 9篇内固定
  • 8篇关节置换
  • 6篇置换术
  • 5篇皮瓣
  • 5篇肘关节
  • 5篇近端
  • 5篇固定术
  • 4篇远端
  • 4篇全膝关节
  • 4篇全膝关节置换
  • 4篇全膝关节置换...
  • 4篇桡骨远端
  • 4篇肱骨
  • 4篇肱骨近端
  • 4篇肱骨近端骨折
  • 4篇膝关节
  • 4篇膝关节置换
  • 4篇膝关节置换术

机构

  • 38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西安市红十字...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43篇段虹昊
  • 13篇衡立松
  • 13篇朱养均
  • 13篇张军
  • 12篇张堃
  • 6篇马建兵
  • 4篇孙银娣
  • 4篇李辉
  • 4篇赵光辉
  • 4篇胡雷鸣
  • 3篇谢飞
  • 3篇肖琳
  • 3篇兰宾尚
  • 2篇成德亮
  • 2篇刘娜
  • 2篇刘晓霞
  • 2篇王强
  • 2篇庄岩
  • 2篇李刚
  • 2篇姬乐

传媒

  • 7篇实用骨科杂志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临床医学研究...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求医问药(下...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甘肃中医学院...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第十届西部骨...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10篇2017
  • 12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氨甲环酸不同用法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最为常用的给药方案是两次静脉给药,但在临床操作中可操作性较差。本研究旨在比较单次氨甲环酸静脉注射结合局部关节腔灌注与传统的两次静脉给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我们共收治187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内翻畸形的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91例,松止血带前20min给予1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关闭关节囊后给予关节腔1g氨甲环酸灌注;对照组96例,松止血带前20min给予1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3h后追加同等剂量的氨甲环酸。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放置引流管,术后夹闭4h。术后1、3、5d检测血常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术后第5~7天安排患者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观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采用Student’st test,Pearson’s chi-square test,and Fisher’s exact tes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总失血量为(619±272)mL,对照组为(676±237)mL,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实验组术后引流量为(171±152)mL,对照组为(241±174)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实验组术后输血率9.9%(9/91),对照组为11.5%(11/9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术后7d两组各有6例深静脉血栓发生,均为孤立性小腿肌间隙血栓,给予常规抗凝治疗后未进展为近端深静脉血栓或者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甲环酸静脉滴注结合局部关节腔灌注具有与两次静脉给药类似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但因其单次给药,临床可操作性更好。
段虹昊马建兵李辉肖琳赵光辉郭浩
关键词:氨甲环酸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
踇甲皮瓣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再造拇指并修复足部供区15例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总结应用踇甲皮瓣再造拇指及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供区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8年5月,应用踇甲皮瓣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再造拇指并修复足部供区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1~48岁,平均34.6岁。致伤原因:重物压砸伤7例,机器绞伤5例,电锯切割伤3例。Ⅰ度缺损9例,Ⅱ度缺损6例。入院至皮瓣手术时间4~7 d,平均5.2 d。结果术后踇甲皮瓣及腓动脉穿支皮瓣全部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4个月。末次随访时,再造拇指指甲生长平整,有光泽,指腹饱满;足部皮瓣外形良好,颜色及质地接近受区。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标准,获优9例、良6例;根据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获优10例、良5例。患者行走步态正常,无跛行及疼痛不适。结论踇甲皮瓣修复拇指Ⅰ、Ⅱ度缺损,再造拇指可获得良好外观及功能;腓动脉穿支皮瓣具有血供可靠、血管恒定、易切取等优点,可有效修复足部供区。
胡雷鸣欧学海魏登科段虹昊李晓旭史少岩
关键词:腓动脉穿支皮瓣再造拇指
游离带趾骨甲皮瓣移植修复拇指Ⅰ度缺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游离带趾骨甲皮瓣移植修复拇指Ⅰ度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6月至2018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共收治21例拇指Ⅰ度缺损患者,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9~50岁,平均(43.2±17.5)岁。缺损部位:拇指Ⅰ度1缺损及Ⅰ度2缺损11例,Ⅰ度半侧缺损10例。通过游离带趾骨甲皮瓣移植修复拇指部分缺损,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随访9~48个月,平均(43.2±18.4)个月。再造拇指外形逼真,指甲生长良好,皮瓣颜色与正常皮肤颜色接近,拇指功能良好;术后足底负重、行走正常,无明显后遗症。指腹两点辨别测量结果:健侧拇指3 mm,再造拇指两点辨别觉为6~10 mm,平均(8.2±2.7)mm,再造拇指感觉恢复满意。结论采用游离带趾骨甲皮瓣移植修复拇指Ⅰ度缺损,是一种良好的临床选择。
李刚史少岩段虹昊姜可胡东欧学海
关键词:显微外科
超短波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超短波治疗对糖尿病大鼠创面局部不同时间点溃疡面积、创面愈合率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和超短波组各30只。糖尿病组和超短波组建立糖尿病模型,3组大鼠制作皮肤溃疡模型,正常组、糖尿病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干预,超短波组大鼠行超短波治疗。结果:在伤后第3、7、14及21天,超短波组及糖尿病组不同时间点创面面积均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0.01),超短波组不同时间点创面面积均明显小于糖尿病组(P<0.01);超短波组及糖尿病组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0.01),超短波组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1)。结论:超短波治疗可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缩短愈合时间,加快愈合速度,为其在促进糖尿病患者创面愈合的治疗中提供理论依据。
乔鸿飞段虹昊张巧俊张慧杨峰李艳
关键词:糖尿病皮肤溃疡超短波
双翼推进皮瓣成形指蹼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应用双翼推进皮瓣成形指蹼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30例先天性并指畸形患儿,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5~5岁,平均2.5岁。双手并指畸形8例,单手并指畸形22例。共并指39个指蹼(其中中环小指并指1例);完全性并指11个指蹼,不完全并指28个指蹼。在并指根部背侧设计凸V形尖端、蒂部两侧带三角形皮肤的双翼皮瓣与掌侧锚形切口对应缝合,成形指蹼同时关闭指根部创面。并连的远端指体采用锯齿状皮瓣分离,侧方创面减脂后缝合,11例指侧方较紧创面不能完全缝合者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所有指蹼的双翼皮瓣均完全成活,无皮瓣坏死发生。远端指侧方植皮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30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手指屈伸功能良好,指蹼深度、宽度正常。末次随访时根据Swanson等的手功能评定标准,对分指后的运动和感觉功能进行评定,获优20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达93.3%。结论应用双翼推进皮瓣成形指蹼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能获良好临床疗效。
成德亮张丽君王强吕敏段虹昊胡雷鸣梁小菊
关键词:先天性并指畸形外科皮瓣
中药塌渍联合冲击波与超短波对颈椎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塌渍联合发散式冲击波穴位与超短波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康复的影响。方法 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与治疗B组及对照组,各组均30例,对照组采用发散式冲击波(RSWT)穴位治疗,主辅穴位相配,以...
相洁刘晓霞段虹昊
关键词:超短波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
文献传递
内固定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肘关节骨折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结合内固定治疗复杂肘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46例,26例行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外固定支架组),其中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2例,后孟氏骨折6例,经鹰嘴骨折脱位8例;20例行内固定结合可调节支具外固定治疗(可调节支具组),其中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0例,后孟氏骨折5例,经鹰嘴骨折脱位5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外固定支架组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固定,可调节支具组术后采用可调节支具外固定。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获得术后10~24个月(平均16.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外固定支架组愈合时间为(12.6±2.4)周,可调节支具组愈合时间(13.8±3.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支架组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为129.98°±12.59°,前臂平均旋转范围为142.15°±15.35°,MEPS评分平均为91分(58~96分),优21例,良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可调节支具组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为106.98°±10.36°,前臂平均旋转范围为121.32°±17.67°,MEPS评分平均为82分(55~92分),优10例,良4例,可2例,差4例,优良率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架可以使肘关节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
衡立松朱养均张堃张军段虹昊
关键词:肘关节骨折外固定支架
股骨粗隆间骨折经髓内钉治疗后骨不连的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经髓内钉治疗后骨不连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 年09 月-2015 年06 月 共收治18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经髓内钉治疗后骨不连患者,其中男12 例,女6 例,年龄57-75 岁,平...
衡立松朱养均张堃张军李忠庄岩段虹昊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骨不连内固定植骨人工关节置换
内固定结合可注射式磷酸钙骨水泥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评估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结合可注射式磷酸钙骨水泥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我院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LCP)结合可注射式磷酸钙骨水泥(CPC)治疗28例老...
衡立松朱养均张军张堃段虹昊
关键词:锁定接骨板磷酸钙骨替代材料肱骨近端骨折
手部骨肉瘤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研究
目的 比较手部骨肉瘤患者与四肢长骨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例手部骨肉瘤患者和40例四肢长骨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8-70个月。比较手部骨肉...
段虹昊何蔼民
关键词:骨肉瘤预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