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乾坤

作品数:7 被引量:132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态足迹
  • 2篇土地承载力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围垦
  • 2篇决策树
  • 2篇海涂围垦
  • 1篇盐分
  • 1篇宅基
  • 1篇宅基地
  • 1篇宅基地使用权
  • 1篇三维模型
  • 1篇身份
  • 1篇使用权
  • 1篇首位度
  • 1篇土地制度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盐
  • 1篇土壤盐分
  • 1篇足迹
  • 1篇维模型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市国土资...

作者

  • 7篇柳乾坤
  • 3篇靳相木
  • 2篇李艳
  • 1篇陈惠芳
  • 1篇张菡冰
  • 1篇史舟
  • 1篇李翔
  • 1篇李敏

传媒

  • 2篇国土资源情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决策树分类的滨海滩涂围垦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2013年
本文以浙江省上虞市海涂围垦区为研究区,运用基于C4.5算法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对研究区2001年和2010年两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数据。结果表明,两期影像的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均达到了90%以上,分类结果理想。该研究区是典型的农林养殖区,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和养殖场为主,共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4%以上,其中耕地(水稻田和旱地)、果园、菜地是主要的农用地类型。10年间,各地类间存在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水稻田转变为养殖场、养殖场转变为水稻田、水体转变为滩涂和滩涂转变为水体等多种转变关系。围垦较早的区域内耕地和建设用地比例较大,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由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围垦较晚的子区内水体较多,养殖场与耕地、滩涂与水体存在相互转变的关系。土壤盐分是造成海涂围垦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柳乾坤李敏李艳史舟
关键词:决策树C4土地利用
宅基地使用权去身份化改革的两难困局及其突破被引量:30
2015年
研究目的:通过对宅基地使用权身份化和物权化"两化复合"结构的事实关系进行理论提炼,揭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以身份化为内核、以"一户一宅"为表达形式的宅基地制度,保障了13亿人口大国的最大群体、最弱势群体的居住正义,但同时宅基地使用权的身份化"绑架"了物权化,使宅基地使用权无法成为真正的用益物权。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去身份化,但面临着市场化流转和住房保障的两难困境。研究结论:以继承环节去身份化作为宅基地使用权去身份化改革的突破口,积累经验之后,再沿着"管住增量—调整存量—双轨管理"的思路,分阶段、按区域、有步骤地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的去身份化改革。
张菡冰李翔柳乾坤靳相木
关键词:土地制度宅基地成员权物权
海涂围垦区土壤盐分时空变异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迅速,对土地的需求迅猛增加,导致农用地飞速流失,政府不得不想办法通过开发利用后备土地资源来解决这种日益严重的用地供需矛盾,对沿海滩涂进行围垦便是所采取的措施之一。研究海涂围垦区土壤...
柳乾坤
关键词:海涂围垦土地利用决策树土壤盐分
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土地承载力指数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生态足迹作为土地承载力评价的重要方法,按照一种“人→地”的路线,评价区域土地超载与否及其超载或盈余程度。本研究探索构建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土地承载力评价的技术路线及评价结果的表征体系。通过对生态足迹模型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
柳乾坤
关键词:土地承载力生态足迹三维模型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扩展的土地承载力指数研究——以温州市为例被引量:75
2017年
生态足迹模型是土地承载力评价的重要方法。通过将Niccolucci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中足迹深度的取值范围从大于等于1扩展到大于等于0,将生态盈余状态的分析纳入一个统一的三维模型框架,实现了自然资源消费对资源流量和资源存量占用程度在核算上的统一。以温州市为例,运用扩展后的三维模型计算了2000—2012年间温州市的生态足迹、足迹深度、生态赤字(盈余)。在此基础上,引入粮食压力指数、水资源压力指数、碳汇压力指数、建设压力指数和土地综合负担指数等土地承载力评价指数,判断当前市域土地是否处于超载状态,以及超载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2年间,温州市人均生态足迹从整体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人均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生态赤字严重且逐年上升,温州市土地承担着巨大压力;2000—2012年间温州市足迹深度在4—6之间,自然资源流量远远不能满足自然资源需求,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存量来支撑当前的发展和消费;温州市粮食压力指数、水资源压力指数、碳汇压力指数、土地综合压力指数均大于1,耕地、水域、林地均处于超载状态,且自2000年以来,温州市土地所承载的自然资源消费压力是其承载能力的4倍以上。
靳相木柳乾坤
浙江省城市格局和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应用Zipf法则和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技术,并结合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分别对浙江省的城市规模分布和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速度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浙江省城市规模的分布情况以及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浙江省内不同区域城市规模分布差异明显,浙北和浙东南地区城市规模集中性强、城市首位度高、城市化水平发展迅速,而浙西南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和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都较平稳、城市首位度低,显示出了明显的整体两极分化、区域空间收敛的特征。
柳乾坤李艳陈惠芳
关键词:首位度城市化率空间自相关
自然资源核算的生态足迹模型演进及其评论被引量:26
2017年
生态足迹模型作为从生态角度对自然资源进行核算的方法,其发展经历了从一维模型向二维模型,并从二维模型向三维模型的演进过程,论文从科学问题、模型内涵、应用指向和解释能力等4个方面对生态足迹模型演进作了梳理和评论。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足迹模型是自然资源核算的一个生物物理性工具,弥补了主流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自然资源价值核算的不足。2)一维模型开创性地引入生态生产性土地概念开展自然资源消费核算,以此来测算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占用情况;二维模型在自然资源消费核算维度的基础上,引入自然资源生态承载能力维度,开拓了自然资源承载力评价的新视野;三维模型进一步从流量和存量两个维度理解自然资源生态承载能力,以圆柱体体积表达生态足迹,生动刻画人类活动对所处区域的生态压力。3)一维模型是二维、三维模型的基础,但它们解决的科学问题各有不同,从而所适用的研究尺度、应用指向也有所差异。4)生态足迹模型属于静态分析模型,无法解释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动态变化情况;二维和三维模型属于封闭模型,其计算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区域生态的真实状况。最后,探讨了生态足迹模型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靳相木柳乾坤
关键词:生态足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