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龙
- 作品数:62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Skp2在急性肝衰竭大鼠微囊化肝细胞移植肝组织中的表达
- 目的:观察大鼠肝功能和肝组织中Skp2(S期激酶相关蛋白2)的变化情况,探讨微囊化肝细胞腹腔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再生方面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SD大鼠正常肝细胞组、急性肝衰竭模型组、裸肝细胞移植组和微...
- 杨喆娟陈永平林海龙
-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肝细胞微囊化移植肝
- 文献传递
- 大鼠肝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混合共微囊化的体外研究
- 肝细胞共微囊化作为肝细胞移植技术的一种,是在微囊化的基础上将异种细胞与肝细胞混合共微囊化,以促进肝细胞在微囊内存活的技术。肝窦血管内皮细胞对体内肝细胞有强大的支持和保护作用,但由于在体外不易存活,限制了其在共微囊化中的应...
- 林海龙陈永平郑明华许烂漫黄榆胡万里
- 文献传递
- S期激酶相关蛋白2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
- 目的:探讨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256只,其中240只用D-氨基半乳糖溶液制备ALF模型,将大鼠分为ALF模型组、裸肝细胞移植组和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经腹腔分别...
- 杨喆娟陈永平林海龙
- 关键词:微囊化肝细胞肝移植疾病模型
- 文献传递
- 肝细胞与异种细胞混合共微囊化的研究进展
- 本文对肝细胞与异种细胞混合共微囊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异体肝移植与生物型人工肝是目前治疗急性肝衰竭较为有效和直接的方法,但它们都存在供体来源以及免疫排斥反应强烈等问题而限制了应用。肝细胞与异种细胞混合共微囊化技术是利用...
- 郑明华林海龙陈永平
- 关键词:肝功衰竭肝脏移植免疫排斥
- 文献传递
- 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对体外共微囊化肝细胞的双重保护作用
- 本研究将Sertoli细胞与肝细胞混合共微囊化培养,观察了其对肝细胞的营养支持和免疫豁免保护作用,并探讨了不同混合比例对微囊化后肝细胞功能的影响。
- 陈永平林海龙郑明华黄瑜许烂漫
- 关键词:肝细胞移植移植免疫学细胞培养免疫豁免
- 文献传递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CCR5基因表达的多态性研究
- 目的研究证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除了病毒感染以外,还与宿主的遗传易感性有关。本实验拟观察慢性乙肝病人和健康体检者中CCR5基因表达的多态性情况,以探讨CCR5表达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关系。方法实验组病例选自我院肝...
- 马海龙陈永平潘珍珍王风铃林海龙林镯王晓东
- 文献传递
- S期激酶相关蛋白2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肝功能衰竭(ALF)大鼠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256只,其中240只用D-氨基半乳糖溶液制备ALF模型,将大鼠分为ALF模型组、裸肝细胞移植组和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经腹腔分别注射RPMI1640培养液、裸肝细胞悬液、微囊化肝细胞悬液各2mL。另外6只作为健康对照组,另10只用于肝细胞分离。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肝细胞中Skp2蛋白的表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ALT、AST、TBil值,并观察各组生存率,多组样本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微囊化肝细胞腹腔移植可较裸肝细胞更好地降低ALF大鼠ALT、AST、TBil水平(P〈0.05)。造模36h时,ALF模型组、裸肝细胞移植组和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肝中Skp2-标记指数分别为(28.2±6.1)%、(41.4±10.5)%和(68.0±10.8)%(F=29.08,P〈0.05),三组各15只大鼠168h时各有4、6和11只存活。结论动态观察Skp2表达可较好地判断ALF肝细胞的再生情况。
- 杨菇娟陈永平林海龙
- 关键词:S期激酶相关蛋白质类微囊化肝细胞肝移植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CCR5基因表达的多态性研究
- 本实验拟观察慢性乙肝病人和健康体检者中CCR5基因表达的多态性情况,以探讨CCR5表达的多态性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易感性的关系。由于G503T、G999T变异频率分别是39.0%和9.5%,变异率较高,且突变均引起氨基酸...
- 马海龙陈永平潘珍珍王风铃林海龙林镯王晓东
- 文献传递
- 趋化因子Fractalkine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CX3CL1)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中的变化及其在肝脏炎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6只,模型组36只。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造模后分别在12、24、48、72、120和168h等6个时间点取大鼠血及肝脏标本,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FKN mRNA、核因子(NF)-κB mRNA的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相关性检验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造模后12h,大鼠血ALT、AST值明显升高,分别为(208.3±43.5)U/L和(375.2±117.3)U/L,显著高于正常组的(31.8±2.9)U/L和(90.8±3.1)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912和-5.935,P〈0.01),72h达高峰。造模后12h,FKN mRNA为0.086±0.009,高于正常组的0.044±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99,P〈0.01),72h达高峰,为0.333±0.033,120h则明显下降。NF-κB在正常大鼠肝组织中有少量表达,模型组随着时间推移,NF-κB水平逐渐升高,72h达高峰,为0.583±0.101(t=-12.607,P〈0.01)。FKN与NF-κB呈正相关(r=0.760,P〈0.01)。结论FKN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中的表达是肝损伤的重要因素,有可能为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
- 王凤玲陈永平林海龙潘珍珍郑明华马海龙黄瑜许烂漫
- 关键词:趋化因子类核因子-ΚB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疾病模型
-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4年2月—2007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预后。【结果】感染性疾病导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占50%以上,其中以生后感染为主。另一主要病因则是窒息,占27%左右,且是导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死亡的主要因素。此外,免疫、遗传等因素也占据一定的比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表现中皮肤瘀血瘀斑占25%,消化道出血占17%,但无临床症状者则占37%。大部分患儿经积极的病因治疗(抗感染及免疫治疗等)能好转,但存在窒息的患儿则可能由于原发病的因素导致预后不良。【结论】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多样化,应早期控制感染,加强围生期预防工作,并寻求积极的病因及支持治疗以改善预后。
- 陈洁林海龙林振浪
- 关键词: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宫内感染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