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民专
- 作品数:64 被引量:169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移植术后侵入性肾动脉曲霉病(附2例报告)被引量:1
- 2003年
- 赵明林民专顾新伟明爱民李民
- 关键词:肾移植术后病例报告
- 麦考酚钠肠溶片治疗肾移植后远期吗替麦考酚酯相关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远期吗替麦考酚酯相关慢性腹泻的药物转换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器官移植科于2010-05/2014-01收治的23例肾移植术后远期吗替麦考酚酯相关慢性腹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所用的吗替麦考酚酯转换为麦考酚钠肠溶片,并随访12 wk,对比转换前后这些患者的腹泻改善情况、血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钠、血钾、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采取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相关性分析,采取χ2检验评价计数资料,采取t检验评价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药物转换后患者的2 wk内的腹泻改善率为92.50%(111/120).血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钠、血钾等指标均要明显高于转换前,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 wk,未观察到急性排斥反应,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较转换前均有明显好转(P>0.05).治疗前采取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为2.3分±0.3分,治疗后GSRS评分0.5分±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远期吗替麦考酚酯相关性腹泻患者将吗替麦考酚酯及时转换为麦考酚钠肠溶片后腹泻症状明显减轻,有助于改善电解质紊乱,改善受损的移植肝功能,并未增加急性排斥反应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孟凡航郭雪坤陈志勇赖永通黄先恩林民专
- 应用钛环血管吻合器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被引量:8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应用钛环血管吻合器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 (OLT)模型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 80只 ,分为钛环钉法 (TS)组和三袖套法 (TC)组 ,行OLT各 2 0次。结果 TS组与TC组比较 ,手术时间、无肝期、手术成功率及 1周存活率差异均不显著。TS组修肝准备时间较TC组短 ,分别为 (19.5 5± 3.9)min和 (2 3.35± 5 .9)min ,两组比较 ,P <0 .0 5。吻合血管的阻塞率TS组低于TC组 (5 %和 35 % ) ,P <0 .0 5。结论 应用钛环钉行大鼠OLT操作简便 ,在肉眼或额镜下可操作 ,是建立大鼠OLT的可行方法 ,并为临床肝移植应用钛环钉吻合供肝各血管来缩短无肝期和减少血管并发症提供了依据。
- 林民专赵明高伟田超睿夏穗生
- 关键词:肝移植原位
- 肾移植术后新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二例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发展,肿瘤已取代排斥反应等其他肾移植术后并发症成为导致受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与普通人群相比,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2~4倍,且预后更差[2]。许多危险因素与移植后恶性肿瘤发病率升高有关,包括免疫抑制类型、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致癌性病毒感染和阳光照射。有数据显示,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时间>10年者,其术后恶性肿瘤发生率达20%,超过心血管疾病,成为影响肾移植受者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1,2,3]。本文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例肾移植术后新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受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近年来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恶性肿瘤的病理特征、临床诊治及预后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诊治水平和改善受者预后,现报道如下。
- 赵丽蔡瑞明赵纪强林民专陈志勇彭娟
- 关键词:肾移植肾细胞癌尿路上皮癌
- 机械通气治疗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孢菌重症肺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治疗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孢菌肺炎(PC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价值。方法:9例肾移植术后PCP合并ARDS患者,在早期抗卡氏肺孢子虫治疗、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全部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9例患者中7例有效,有效率为77.78%,2例死亡,死亡率为22.22%。9例患者治疗后2,12,24,48及72h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及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为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在短时间内纠正缺氧保证氧合,为治疗原发病赢得时间,在治疗肾移植术后PCP合并ARDS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赵国志刘阳赖永通陈志勇郭雪坤黄先恩林民专
- 关键词:机械通气肾移植术
- 人类胰岛细胞移植中的组织相容性关系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研究人类胰岛细胞移植当中供受者的HLA配型和胰岛细胞存活的关系。方法 将已知HLA配型的胰岛细胞分别加入到HLA配型组和误配组的血液当中去 ,观察混合培养 1h后的血液当中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变化 ,以及 1h和 2 4h培养后观察活性胰岛细胞的数量变化。结果 人类胰岛暴露于未经抗凝的人类血中 ,人类胰岛将诱发迅速血小板激活和消耗 ,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也被消耗 ,加入肝素后这种反应明显减轻。胰岛细胞在经过 2 4h培养后HLA配型组的存活要比误配组明显提高。结论 胰岛细胞移植入血后 ,将引发血细胞在胰岛细胞周围的类似炎症反应 ;
- 高宏君林民专李民范礼佩赵明蔡德鸿
- 关键词:组织相容性HLA配型糖尿病
- 抗CD25抗体在致敏受者肾脏移植免疫诱导治疗中的意义
- 2003年
- 目的 评价致敏受者肾脏移植应用抗CD2 5抗体 (赛尼哌 )作为免疫诱导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 6例接受尸体肾移植致敏受者 ,分为两组 ,赛尼哌组 18例 ,OKT3组 18例。所有患者免疫抑制维持治疗为普乐可复 /环孢霉素A +骁悉 +强的松三联疗法。赛尼哌组分别在术前 2 4h和术后 14d静脉内输入 5 0mg赛尼哌 ;OKT3组术后第 1天开始给药 ,5mg/d ,持续 5~ 10d。观察两组术后半年内急性排斥 (AR)、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DGF)、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有 7例患者术后发生AR ,其中赛尼哌组 4例 ,OKT3组 3例 (P >0 0 5 )。有 13例发生DGF ,其中赛尼哌组 4例 ,OKT3组 9例 (P <0 0 1)。在过敏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系统症状、感染等方面赛尼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OKT3组 (P<0 0 5 )。结论 赛尼哌是一种强效安全的免疫抑制剂 ,在致敏受者肾脏移植的免疫诱导治疗中效果满意。
- 明爱民林民专李民赵明顾新伟
- 关键词:肾脏移植免疫诱导
- 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诊治体会(附15例报告)
-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5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结核病,其中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28岁-73岁...
- 赖永通陈志勇黄先恩赵国志郭雪坤孟凡航蔡瑞明林民专
-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预测新指标:基于脑心双死亡供肾移植的多中心研究
- 孙其鹏周洪澜林民专华学峰洪良庆黄正宇纳宁蔡瑞明王刚孙启全
- 肾移植交叉反应组配原则临床应用分析
- 2002年
- 日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原则在临床肾移植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对传统配型原则Ⅰ类抗原错配(MM)2个以上位点的149例肾移植,采用CREGs配型原则选择供受者,观察其术后一年存活率及术后一月内急性排斤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在不考虑DR位点的情况下,按CREGs配型原则选择供受者,供受者HLA-Ⅰ类抗原0、1和2MM数分别为36例(24 16%),62例(41 61%)和51例(34 22%);术后一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 67%(6例)、27 40%(16例)和43.14%(22例);术后一年存活率分别为97 22%(35例)、93 55%(58例)和82 35%(42例)。结论:在传统配型不满意的情况下,对HLA-Ⅰ类抗原采用CREGs配型原则选择供受者,可以获得满意的移植肾一年存活率,减少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为等待供肾的患者提供了更多机遇,问时亦为获得配型良好的供肾提供了机会。
- 晏强赵明林民专李留洋刘春晓
- 关键词:肾移植人类白细胞抗原移植物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