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造影
  • 2篇输卵管
  • 2篇输卵管造影
  • 2篇子宫
  • 2篇子宫输卵管
  • 2篇子宫输卵管造...
  • 2篇小结节
  • 2篇结节
  • 2篇肺小结节
  • 2篇X线
  • 2篇不孕
  • 2篇不孕症
  • 1篇影像
  • 1篇影像诊断
  • 1篇造影术
  • 1篇直接数字化摄...
  • 1篇软组织
  • 1篇输卵管造影术
  • 1篇数字化
  • 1篇数字化摄影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林林
  • 4篇汪洋
  • 4篇杨凯
  • 3篇陈林
  • 3篇谈旭东
  • 3篇吴捷
  • 1篇孙宗琼
  • 1篇王惠
  • 1篇江泓
  • 1篇秦方辉
  • 1篇秦方晖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矩阵影像诊断显示器检出肺部小结节(<10mm)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不同矩阵的影像诊断显示器对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DR)肺部小结节(<10mm)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选取100张DDR正位胸片,其中64张为CT和随访证实的直径<10mm的小结节,5位诊断医师分别在1K、2K和数字投影屏幕上阅读胸片,用5分法:肯定有、可能有、不确定、可能没有、肯定没有来判定结节的有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计算每位医师分别在三种不同的显示器上判定肺小结节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Z值)及其标准误,并进行比较。结果:5位诊断医师在数字投影屏幕上、1K和2K上判定肺部小结节的平均ROC的AZ值分别为:0.7894,0.8622,0.8859。随着显示器分辨力的提高,AZ值随之提高,但经ROC分析,不同显示器的检测效能无差异。结论:用1K显示器和数字投影屏幕结合放大影像后处理,显示肺小结节是可用的;肺小结节采用2K×2K高分辨力显示器更佳。不同显示器的配置可以获得较好的性价比和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杨凯陈林王惠谈旭东吴捷汪洋林林
关键词:ROC曲线肺小结节
DDR双能量减影软组织像检出肺小结节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双能量减影软组织像检出肺小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84例X线胸片发现肺小结节的患者进行DDR DE和MSCT的检查。结果:84例肺小结节检出情况:胸片1 96个,DDR DE软组织像1 57个,MSCT 1 6 0个。DDR DE与胸片相比排除肺小结节55个、增加肺小结节1 6个。其中排除肺小结节1 7例,增加肺小结节数1 2例,减少肺小结节数1 6例。MSCT与DDR DE相比排除肺小结节6个,增加肺小结节9个。结论:DDR DE软组织像比X线胸片明显提高肺小结节的检出率,减少了误诊。
杨凯谈旭东江泓陈林吴捷汪洋林林
关键词:肺小结节双能量减影直接数字化摄影X线摄影术
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过程中,数字化成像对减小医生和患者所受X线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对234例不孕症采用数字透视作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并连续记录3个月中病人每次检查所需的X线曝光时间。结果子宫输卵管均正常者86例(36.7%),单纯输卵管疾患112例(47.8%),单纯子宫疾患17例(7.2%),子宫粘连合并输卵管阻塞14例(6.0%),子宫畸形合并输卵管阻塞3例(1.3%)。连续记录86例每次检查X线曝光时间为63s~212s,平均106s。结论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配合造影方法上的改进,不仅可获得满意的诊断图像,并且可以大大减小医生和患者所受的X线辐射剂量。
杨凯谈旭东吴捷秦方辉汪洋林林
关键词:不孕症子宫输卵管造影数字化X线辐射
子宫输卵管造影逆流9例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分析9例子宫输卵管造影过程中造影剂逆流的类型、X线表现、临床资料。其中,间质一淋巴逆流4例,静脉逆流1例,混合逆流4例。造影时压力过大是主要原因。逆流与月经周期、造影时间、子宫形态、输卵管通畅性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形态不正常、输卵管阻塞易发逆流。继发不孕易并发逆流,造影时间以月经后5~7d为最佳。提示选择适当的造影时间、造影时流体压力,注意子宫形态等可以减少或避免逆流的发生。
杨凯陈林孙宗琼秦方晖汪洋林林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不孕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